你需要「憤怒管理課程」嗎?

怡悅


【正見網2009年02月28日】

讀書豈只為了考試,吃飯豈只為了裹腹,對一個懂得生活的人而言,生活絕不是「如此而已」;人生有如萬花筒,聰明的人會隨時把它轉動一下,以期看到一個多采多姿的世界。就如畫家在作畫中常會往後退幾步來觀察自己的作品,研究如何能使自己的畫更有深度。相同的,在人生旅途中,要學會時時冷靜一下,審視自己的心境、調整異常的情緒、觀照個人的身心,方能有繼續前行的本事。

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心臟醫學會期刊》公布的結果顯示,憤怒和其它強烈的感情會引發某些脆弱的人潛在的致命心跳。

過去的研究顯示,地震、戰爭,甚至自己喜歡的足球隊在世界盃中失利,都會引起心臟停跳、導致心臟停止供血,增加死亡率。研究小組還特別發現,那些引人憤怒的問題,真的加大了這些病人的心臟不穩。

之後他們跟蹤這些病人三年,看看哪些病人事後心臟停跳需要心臟起搏。「那些高度易怒的人需要心臟起搏的機率是其他人的十倍。」研究小組的成員如是說。

研究發現憤怒可以致人死命,至少對那些心臟原本就比較脆弱的人是如此。「憤怒真的會影響心臟的電力系統,並可能導致猝死。」這是他們目前的結論。

現在他們正在研究,是否憤怒管理課程可以幫助減少類似危險。

其實,古人雖然不懂這些所謂的「憤怒管理課程」,沒有現代的新潮思維與模式,可比我們聰明睿智多了,他們留下了不少的處世秘方與哲理、情緒控制與紓解的良方,都足以讓我們這些尖端科技時代的人借鑑與運用的:

你可曾注意到?在兩段火車鐵軌之間必定會留有空隙,以免鐵軌受熱膨脹而彎曲變形。為人處世不也是如此嗎?當我們得意之時,不可做得太絕。如此不但能給別人留點餘地,也能給自己留步退路。這就是古人所持的「退一步海闊天空」、「不鑽牛角尖」的名言。這種態度不會使自己的情緒失控,隨時隨地總保持著慈善、祥和的心態,面臨變故就有緩衝的餘地,情緒的起伏、波動度不至於過大而引發身心的不良變化。

「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這確實是先民們修身的格言!自古以來,人們都認識到精神甚於一切、統馭一切、影響一切,因此一個人只要重視道德操守的提升,只做好事不做壞事,自然心安理得,坦蕩磊落,自然獲得快樂,自然將快樂養成習慣,以快樂的心情去看每一件事、去說每一句話、去過每一天的生活,沒人會找你的碴,是非遠離了你,災禍不近你身,當然日日歡喜,夜夜安眠???p>相同的糖果,給小孩子吃,小孩會吃得津津有味而高興不已,但如果給大人吃,則大人可能會覺得只是好吃罷了,這就是為甚麼大人難以快樂的原因所在。人的一生可以充滿快樂和姿彩而歡喜愉快的過,也可以填滿悲哀和苦痛而傷心憂愁的活,其間的差別不在於境遇的優劣,而在於我們是以何種心情去面對。

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使得當時的人們依著四時的嬗遞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充分利用土地而樂於接近自然,在天地的陶冶與呵護中,心情寧靜,與世無爭,大地資源俯拾即是,沒有解決不了的事。各行各業都講究調息、靜心、打坐,也因日夜徜徉大自然中,所以拓寬了視野、提高了視角、擴張了心胸而抑制了魔性,這種如「老僧入定」般的狀態,因此接觸不到「激動」因素,啥都不動心,自然有了古代所倡導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修為。

其實,快樂是一種心境,它既不在天涯,也不在海角,所以無需刻意去追求,也追尋不著。要快樂很容易,只要我們能以快樂的「稚子之心」去看每件事情,去處理周遭事物,則快樂必將時時充溢於你我的生活當中。這「稚子之心」就是人先天的本性──「善」。它就像擁有了一顆柔軟的心,無論何時,不管是誰,以何種角度去壓擠,都能回應一份愉快、欣喜、朗然與自在。

那麼,時時充滿了童稚的善性,常常流露著孩子的天真,如此一來,平和喜樂取代了憤怒悲苦,心胸寬廣就拒絕了計較自私,恬淡情緒就能如古人說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而造就出健康的體魄了!

這時,你不會曾因別人的遷怒遭池魚之殃,而把心中的怨氣發泄在無辜者身上;你不會去培養那種心情大起大落的不良嗜好;你更不至於涉足那些不良場所;你也不可能沉迷於觀賞那些瘋狂的競技。良好的修養,高超的道德,快樂的心境,善良童真,寧靜平和,就是一個情緒成熟的人,不會受外界環境所污染、帶動,更不會去帶動、污染他人。從此遠離激動、憤怒與心臟停跳、不穩或猝死,更不用上「憤怒管理課程」啦!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生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