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大災即臨 趙汴救民

陸文


【正見網2009年04月10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他寫了一篇記敘趙汴的文章,筆者認為很有現實意義,特將全文內容,介紹如下: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夏天,吳越一帶大旱。九月,資政殿大學士、右諫議大夫、主持越州政事的趙公(即趙汴),在大災即臨、而百姓尚未餓羸之前,就抓緊時機,寫書信詢問他的下屬地方官員:己經遭災的有多少鄉?百姓能自食的有多少戶?應當由官府發給糧食的有多少人?溝渠城防等建築,可僱傭百姓去治理的有多少處?府庫的金錢和倉庫的糧食,可以發放的有多少?富人家可募捐出粟的有多少家?和尚、道士吃食後多餘的糧食登記在名冊中的,其中都還存了多少?命下屬各地方官員,用文書回答,趙公據此迅速而又謹慎地作好了救災的準備。

州縣官吏記錄老百姓中孤老疾弱不能自食的,有二萬一千九百多人上報。按舊例:每年發糧食給窮人,應當給粟三千擔就停罷。趙公收集富人輸送的糧食,以及和尚、道士吃後多餘的糧食,獲得粟米四萬八千多擔,佐助當中的費用,使從十月初一起,災民每人獲得糧食一升,小孩給一半。趙公考慮到災民眾多,可能會造成互相擁擠蹂躪,便下令接受粟米的災民,男女不同日來領取,並且每人接受兩天的口糧;又憂慮災民將會流亡,就在城市和郊區野外,設立給粟處所,總共五十七個,使各處災民能夠方便的獲得救濟糧,同時通告已經離開家園的人,不發給粟米。估計官員不夠用,就征取吏卒不在職、但住在越州境內的,給他們糧食,任用他們參加救災工作。因此不能自食的人,就有了這些食物;能夠自食的人,為救濟事勸告富人,不得關閉出糶米市。

趙公又為了救災撥出官糧,共得五萬二千多擔,用平價賣給百姓,開設糶糧處所共十八個,使買口糧的人自己感到方便,好像是領取救濟糧食一樣。

又僱傭百姓修治城牆四千一百丈,完工三萬八千個,計算他們的勞力工錢,又成倍再給與粟米。百姓借取有利息錢的,通告富人儘量給予他們,等待莊稼熟了,官府責成償還。丟棄的童男幼女,派人收留撫養他們。

第二年春,瘟疫大流行,趙公又及時的開設病坊,使疾病無歸的人,能夠有居住之所。招募了兩個和尚,把巡視醫藥飲食的事,託付給他們,使病人不流離失所。還規定:凡是死了人,各處都必須隨時收斂埋葬。

按法規發糧給窮人,到三月底就應當停止,但這年到五月底才停罷。

事情有不方便行文的,趙公則一切自理,不以此煩累他的下屬。有向上請求的,有的適宜,多即施行。趙公在這個時候,起早摸黑,心力疲憊,但從不稍微鬆懈,事情不論大小,都必定親自處理。發給病人的藥物吃食,多是趙公自己掏腰包,出私錢。

這次,百姓們不幸遭遇上大旱瘟疫,卻能夠免於流徙死亡。即使死了,也能夠立即得到收斂埋葬。

這些都是趙公的力量呀!當時旱災疾疫,覆蓋全吳越,老百姓由於飢餓疾病,死亡的人幾乎一半,災難沒有比這次更大的了。

天子對各地官員慰問犒勞,州縣官吏尊崇傳布聖上恩德,人人儘自己的力量。趙公所撫慰之處,百姓尤其能夠得到妥善的安置,百姓都願意來依靠和歸附趙公。所以他經營越州綏靖和睦。先後始終之際,底細原委,點滴熟知,沒有什麼不備辦的。他的恩施雖然只在越州,但他的仁義足以昭示天下;他的事跡雖然只實行了一時,但他的方法足以傳給後世。

大概災害的流行,盛治之時,也不能使它不發生,但能夠為災害的發生先作準備。百姓病患後才去圖謀,跟事前作出計劃,那就有很大區別了。不去熟悉社會,卻要有所作為,跟平素就深得民情的,那也是有很大區別的。我之所以來到越州搜集材料,了解趙公所推行的仁政,並樂意為此記寫其中的詳情,難道只是用以慰藉越州人對趙公的思念?我是想:趙公的行為堪稱楷模,他將會使官吏中有志於治理百姓的人,不幸遇上災難年歲,去學習趙公的品德和處事作風,使某些法令條規在不甚完備、不甚合理、甚至傾斜時而能用官員自身的努力,使之完備而利國惠民;那麼趙公的恩澤,就是十分宏偉、十分深遠了!

趙公在元豐二年,以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銜退休,家住在衢州城。他剛直端正的道德品行,表現在朝廷,有目共睹。他那平易近人的事實,體現在自身的,我(曾鞏)這篇文章都未能去敘述。只寫了他在荒年時的政績,以供後來者去學習。這就是我寫《越州趙公救災記》的用意。

(依據宋・曾鞏《越州趙公救災記》譯述)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