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09年05月10日】

*正見網2009年4月29日下載、審閱,5月1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清平樂・讀明慧評論「解體中共、制止迫害」有感
十年魔舞,
謗法紅龍毒。
毀滅眾生神震怒,
邪惡滅亡定數。

神州要換新天,
即將法正人間。
戰鼓已經擂響,
法徒奮勇爭先。

修改與評註:此詞只有一字之差:第二句「謗法紅龍毒」中的「毒」字是入聲字(第十五部),其它韻腳(舞、怒、數)屬第四部,因此第二句得改一下。

原稿:投稿附言:請問可否不用標點符號?

簡復:對於作者這個問題,本來已經解決,因為作者沒用標點的作品已經登載了。但作一個一般性的回答似乎也是必要的。原則上我們不硬性規定用還是不用標點符號,但作為大法弟子的作者,是應該從與常人不同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的。我們寫詩詞的目的是講真相、救度眾生,因此應該讓儘可能多的讀者理解我們的作品。當今的讀者,許多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就是標點正確的詩詞也不一定能理解得很好,如果再取消標點,勢必添加理解上的困難。從這個角度來看,為讀者著想,還是加標點比較好些。讀者能從中受益,而我們加標點並不費甚麼事,何樂而不為呢?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作者們本身也須要不斷學習和提高。我們的作者們是否就已經能夠完全正確無誤的使用標點了呢?不是。在使用標點的作者中,經常還有誤用標點的情況,其中誤用比較多的就是分號(;)。即使完全能夠正確使用標點的作者,是否你對自己作品的標點就是最好、最恰當的呢?對這個問題,有的作者會感到奇怪了:我自己怎麼想、怎麼寫,怎麼打標點,不是最能體現自己的意思嗎?不一定。你能想和正確的表達自己,你不一定明白怎樣才能讓大多數讀者最好的理解你。不同的標點不但可能改變讀者理解同一篇作品的難易程度,而且可能改變同一篇作品內涵。為了明白這層意思,大家不妨找一些「採桑子」詞牌的好作品來試驗一下。這個詞牌很簡單,上、下片都是四句:七言,四言,四言,七言。而且我們可以把標點限定在逗號和句號這兩種。試著對一篇作品用不同的逗、句號組合去標註它。雖然不是每一個人,但相信許多人都能夠從中得到啟發和收穫。簡而言之,使用標點符號的作者有時會發現,自己的作品如果改變一下標點的方式,就更容易理解,甚至有不同的理解(實際上就擴大了原作的內涵)。這個現象的真正原因應該是:讀者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通常都會用句號去劃分作品的意群。怎樣劃分作品意群,就是古人講的「屬意」的問題。

反過來,不使用標點的益處何在?最好的理由可能就是說傳統的東西比現在的東西更好。從修煉的角度講,基本是這樣。但是我們不是在說怎樣修自己,而是在說怎樣讓現代人更能理解我們。要說傳統,中國的簡化字首先得回到正體字去。但大多數大陸人都不習慣讀正體(他們稱「繁體」)字了,我們一下子都只用正體字,讓他們看不明白,又怎樣給他們講得了真相呢?其實古人從小就學習「句讀」,那就是怎麼標點,也叫斷句。只不過他們的「句」和「讀(逗)」與我們現在的「句號」和「逗號」有差別。由於對文字的把握能力比較好,他們用不著許多標點符號。

原稿:投稿附言:想請教一下那個平水韻是怎樣個用法呀。謝謝!

簡復:如果作者現在能夠使用「詞林正韻」,那麼也能以同樣的方法使用「平水韻」。使用方法是一樣的,只是前者要寬一些,後者要嚴一些。也就是說,按「平水韻」押韻的詩,必然合乎「詞林正韻」的要求,而按「詞林正韻」押韻的詩就可能不合「平水韻」的要求,因為「詞林正韻」的大多數韻部中都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平水韻」中的韻部。比如「詞林正韻」第一韻部就包含了平水韻中的「一東」和「二冬」兩個韻部。如果你的一首詩有兩個韻腳,它們都屬於「一東」,那你這首詩就滿足了「平水韻」的押韻標準,當然也滿足了「詞林正韻」的標準;如果你的兩個韻腳一個屬於「一東」,另一個屬於「二冬」,雖然你的詩合乎「詞林正韻」的押韻標準,但就不滿足「平水韻」的押韻標準了,因為你的兩個韻腳分別屬於「平水韻」中兩個不同的韻部了。

*正見網2009年4月30日和5月1日下載、審閱,5月2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漁歌子十首

修改與評註:這十首詞登載了,因為它們滿足了《欽定詞譜》的要求。但對於這個詞牌的一些問題,還是需要給作者(包括其他一些作者)稍微談一下。(1) 這個詞牌歷來作者不多,而且所寫內容基本上都限定在漁家生活、歸隱、遁世的範圍內。因此,建議作者們如果用這個詞牌,還是最好把內容限制在上述範圍內。(2) 如果用這個詞牌,最好採用《唐宋詞格律》的譜。但初學者往往容易選用《欽定詞譜》的譜,因為它的活字特別多:全詞二十七個字,就有十六個活字!這樣定譜有它的道理,但初學者不明白,就很可能填出聲韻很差的詞來。(3)兩個三言句一定要成對。這一點作者是比較注意的,但有時也對得不好,比如:「世間住,法中看」(間-中;基本同義);「古未有,史無前」(內涵重複而結構不相對);「千載苦,萬年艱」(合掌:內涵和結構都重複了)。雖然都是些細節,但能注意到就儘可能做到。求其高則得其中;求其中則得其下;求其下則無所得。對自己要求高一點總是沒有壞處的。

原稿:投稿附言:以前寫的一篇稿中提到「瓜菜帶」,您改為「瓜帶菜」的問題,那個詞我也是從老人那聽來的,可能是那個年代的名稱、代號或是百姓的戲稱都有可能,…確切的說它是糠,是粗糠或說是柴火都可以,就是那種長玉米的棒子秸,還有板栗外邊那個帶刺的東西,叫栗撲棱,用石頭磨弄碎在加點糠攥成窩頭,當時的人都很餓,就吃這個東西,那個刺磨不爛吃到胃裡,扎死很多人啊。

簡復:修改的原因是「瓜帶菜」比「瓜菜帶」好懂一些。以後這種情況最好用加「注」的辦法:既能保持原詞語的地方風味,又能讓讀者明白其準確的內涵。象你上面那段話,壓縮精簡一下就可做為一個「注」放在詩後。你說那個玉米的棒子秸,我們叫「包穀芯」,還算有點營養的了。最不可思議的是「觀音土」,就是白色、細軟的泥土,煮來吃了拉不出大便,有些人就活活脹死了。如果只寫「觀音土」,讀者也無法明白,也得加注才行。

原稿:偉大的師尊

評註:這首詩很有激情和想像,也充滿對師尊的感恩和崇敬。在用韻方面也非常注意。但寫詩歌和散文很不一樣,不能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詩歌要用儘可能少的字表達儘可能多的內涵,因此對素材的選擇和凝練比任何一種文體都更考究、更需要思考。想到甚麼就寫甚麼,那基本上就是一堆素材。比如:「您告訴我們修煉沒有榜樣,修煉的路得自己開創!您從地獄把我們撈起,洗淨我們的骯髒,淨化我們的思想。您教我們學會忍讓和頑強。面對末劫時眾生的淪喪,您把濁世的我們清洗成高尚。」「您不分尊卑,不分洪微,普度眾生,拯救大穹。您教會我們返本歸真。」這些句子不是沒有意義,而是沒有詩歌所特有的精煉和深刻性質,因為它們沒有經過剪裁和凝練。類似的情形還很多。其次,因為是寫師尊,我們不可以按自己的想像去為師尊說話,因為這樣做客觀上就等於是把師尊拽到我們自己這個層次上來一樣。而且有些想像可能不一定對。比如:「您歷盡滄桑,層層下走把世界開創;您締造生命,呵護著生命孕育生長;您給予生命的不光是外在的形狀,還有生命內在的靈光。」這首詩開頭的這幾句就不太和師尊講的法吻合:師尊往下走不是來開創下面的世界,或者孕育生命,而是來拯救整個宇宙的生命和生命所在的整個大穹。「您用雙手牽引我們回歸的方向。您用慈悲歸正眾生的蠻荒,您用巨大身軀把生命丈量。」第一句中「用雙手牽引」的形像和內涵都不太好,修煉的路要自己走,師尊時時在為我們指引「回歸的方向」。第二句「用慈悲歸正眾生的蠻荒」在五千年文明的形成過程中或許可以這樣說,但第一句都說了「回歸」了,再回頭來說這句,時間關係就有些亂了。第三句「用巨大身軀把生命丈量」內涵不太明確。凡是寫師尊的,不能用內涵不確切的描述,以免讀者(特別是常人讀者)產生誤解,或是別有用心的人有意曲解。

我們覺得此詩內涵好,因此才希望其形式上也能更好一些,與其內涵相配。請作者仔細思考並做一些必要的修改:儘量刪改內涵上重複的句子;弟子中人人都知道的常識(比如上面引用的第一小段),如果不是表達形式特別新穎,就不必再說;描述師尊的句子一定要內涵明確、絕無產生負面岐義的可能。

原稿:組詩兩首
《九評共產黨》讀後心得--五言二十四首
《九評共產黨》讀後心得--五言十八首

評註:我們在前面的「評議」中已經說過了,請作者寧可少寫些,但在押韻方面好好改進一下,因為我們現在的時間很緊,不可能象過去那樣修改許多韻腳錯誤。再說,押韻是寫詩的第一關,老是不過也不行的。

這兩首詩的押韻錯誤,嚴格說來只有一個:「第一部東、冬」和「第十一部庚、青、蒸」的混押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在「評議」中說過許多次了,但至今有少數作者還經常出這個錯誤。我們也特別建議這些作者,把這兩部的韻字列印在一張紙上,放在手邊,經常用幾分鐘瀏覽一下,一旦用到這兩部中任何一部的韻字,就對照一下(這一部可在電腦上進行),看有沒有混押的情形。因為這個混押錯誤而詩歌不能登載的情形,時有發生,很令人惋惜。這兩首詩的韻腳涉及到這個錯誤的太多,有些地方簡直就是交替的用這兩個不同韻部,因此我們不可能修改或重組這些韻腳而不對內涵產生大的改動,最重要的還是沒有這樣多時間。請作者自己對照韻書把這兩首詩的韻腳修改一下。由於原詩較長,下面我們只把第一首詩的韻腳列出,使讀者明白我們說的是怎麼回事,也請有類似押韻錯誤的作者仔細看看,自己能否看出混押的地方,如果看不出,那就要特別注意並採取相應的補救辦法了。

第一首詩的韻腳:終、名、功 、升 、鍾、送、病、柄、封、奸、風、成、衷、逢、撐、騁、承、明、程、功、平、登、風、迎、升、明、英、峰、輕、情、寧、病、中、風、兵、升、傾、涌、中、史、燈、松、寧、重、風、容、生、空。

原稿:神峽賦--有感師尊於美峽谷靜觀世間法像
獨踞雄崖亙古威, 大峽兀自沐金輝。
背負穹宇守天戶, 身現光華籠地維。
八方來朝江河淚, 千仞護法神劍錘。
釋迦伏首聆經義, 莊周叩謝化蝶飛。
聖徒移尊問網首。 碧海青天師為誰?
托心低谷拯無間, 寄意寒星輔眾歸。
何方橫空立巨掌, 旋即結印聳慈眉。
素衣不掩凌雲志(金剛志)。 功貫洪微萬象回。

評註:此詩在思路和文字表達方面都比較好,但是在某些說法上很值得商榷。首句「獨踞雄崖亙古威」突出的是「雄」「威」,與師尊當時獨坐崖畔時心中關切之事是否合拍?(師尊在講法和洪吟中提到過那時的情勢),當然,這一句可以作為作者個人的感覺,不涉及到任何事實;但「八方來朝江河淚,千仞護法神劍錘」就是具體的事實的描述了,那就得有相應的事實為根據。至於「釋迦伏首聆經義,莊周叩謝化蝶飛」就更加具體而特別了:釋迦聽師尊講法,相信是有的;但「莊周叩謝」師尊而又「化蝶飛」去,就不可信了。「莊周」在歷史上的作用可不象常人社會所宣傳的那樣,其現在何處還很難說。「聖徒移尊問網首。 碧海青天師為誰? 」這一聯不太明白作者所言何事。「托心低谷拯無間」,這是作者的想法,但不能直接說成師尊的「心」意;「寄意寒星輔眾歸」中「寄意寒星」一語對大多數讀者都會感到含混的,而且人們知道這個片語基本上都是來自魯X的詩句,如果產生這種聯想,也是不好的。「何方橫空立巨掌,旋即結印聳慈眉」,這是對師尊的具體的動作描述,但卻是作者自己的想像和猜測,這樣寫是不行的。我們已經在「評議」中提到過,不要用自己的想像、猜想來描述師尊的言語和動作。這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當然,作者這樣寫我們是能理解的:詩人就是要發揮想像,把詩中的人物和事件寫得具體、生動一些嘛。但我們對師尊的描寫不能這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