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67):印宿白懷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7月28日】

印(ㄧㄣ?)。(yìn)

【歷史來源】

出自於姬姓,以祖字為氏。周宣王西曆前806年,封小弟友於鄭,建立鄭國,為伯爵。直到鄭穆公有位兒子姬斌(音滾),字子印,而他的子孫在鄭國為卿大夫,便以祖字為姓。鄭大夫印段,字子石,即子印之孫,其後人世代沿襲為印姓。

【郡望】

馮翊郡:漢武帝置「左馮翊」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改為馮翊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大荔縣。
  
【堂號】

禦侮堂:宋朝印應飛,官戶部侍郎,淮東總鄰,知鎮江府。元兵圍鄂,應飛率師往救,圍遂得解。能抵禦外侮,故名「禦侮堂」。

【歷史人物】

印光任

如今,印光任這個名字是鮮為人知的,而在澳門卻仍是婦孺皆曉。清乾隆年間,印光任正任廣東肇慶府同知,朝廷考察他精明能幹,即薦他擔任了首任澳門同知。

1744年(清乾隆九年),第一任澳門同知印光任走馬上任後,針對過去香山縣官府對澳門管轄不嚴的狀況,制定7條治澳的措施,以針對澳葡的管理和對洋船進出港口的控制。

其主要內容可歸納為四個方面:一是加強稽查途經澳門、出入珠江的外國商船;二是加強對在澳門的中國商販、工匠的管理;三是加強對在澳葡萄牙人的管理;四是協調附近駐軍對澳門地區的巡防。

此後,他還制訂了有關禁止在澳的中外人販賣人口的詳細條例;對犯罪的葡人應如何審判、處刑的條例;重申了清政府禁止華人入教的禁令,並採取了查捕來澳入教、禮拜的華人,限令在澳的中國公民於一年內「首報回籍」等措施。

在任期內,他採取的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加強了對澳門葡萄牙人的管理。隨後,又與繼任的澳門同知張汝霖合作,寫成第一部有關澳門的專著《澳門紀略》。這是一本地方志體例的著作,詳記了澳門的形勢險要,島嶼水道、社會風情,特別是與葡萄牙及其它歐洲國家交流的始未。書一刊刻,不脛而走,在當時很有影響,不久便被乾隆帝選入欽定《四庫全書》。

宿(ㄙㄨ?)。(Sù)

【歷史來源】

1、出自於風姓,是上古伏羲氏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根據《元和姓纂》、《左傳》的記載,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後,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其中遠古伏羲氏的後人被封於宿(今山東省東平縣東),並建立宿國。所比公族的後代便以國名為姓。

2、根據《北史》記載,南北朝時期,有朔方人叫若豆根的,被賜姓為宿氏。

3、根據《魏書》記載,後魏時,有位叫劉子義,由於對後魏有功,被賜為宿氏。

4、在北魏時,鮮卑族有宿六斤氏,進入中原後逐漸深受漢化,宿六斤氏也按照漢人單姓的習慣,便將姓氏簡改為宿氏。

【郡望】

東平郡:漢、晉時在古梁國之地置東平國,南朝宋時改為東平郡。相當今山東省東平、泰安一帶。
  
【堂號】

太原堂:漢朝時有宿倉舒,7歲時遇到了荒年,他怕父母餓死,就要求父母把他賣給了王家。王家仍然讓他姓宿。後來宿倉舒做了上黨太守,回家鄉尋找母親。經過太原南廊時,恰巧與母親相遇,遂迎母歸養。

【歷史人物】

○宿倉舒:漢尉氏(今屬河南省)人,出身貧寒,因饑荒,自賣給潁川王氏,後累官上黨太守。在尋找父母途中,忽遇母親,於是隨母回到老家。母親去世,他也悲慟而死。

○宿進:明夾江(今屬四川省)人,正德年間官至刑部員外郎。他為人忠耿,忌惡如仇。當時劉瑾專權,他曾三次彈劾,沒有結果,後來劉瑾圖謀不軌,張永參奏,才把劉瑾處死。這時,宿進除了彈劾依附劉瑾的大臣王敞等人外,並建議對因反對劉瑾而死的人要從優撫恤,揭發劉瑾罪行的人要給予獎勵,因此得罪了武帝,被廷杖革職。據載,宿進的後代因為宿的讀音與「粟」字相同,改為粟姓。

白(ㄅㄞ?)。(bái)

【歷史來源】

1、出自於羋姓,顓頊帝的裔孫白公勝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根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記載,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荊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西曆740年,荊君熊通自封為武王。他的兒子於西曆689年遷都郢,改國號楚。楚平王時,太子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孫子惠王即位後,楚令子西把熊勝招回國,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縣包信東南),稱為白公勝。可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發動政變,殺死子西,囚禁惠王,並著手改革朝政以爭取民心,但以失敗告終。他自殺後,世代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為姓。是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

2、出自於姬姓。周太王5世孫虞仲的後人百裡奚,生子孟明視。他有二子,一曰西乞術,一曰白乙丙。根據《元和姓纂》、《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記載,春秋時白乙丙官拜秦國大夫,所以後人便以名諱字為姓,就是秦國的白氏,是為陝西白姓。

3、根據《姓氏尋源》及《元命苞》記載,我國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領炎帝有一位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脈,因為疏通水道而有貢獻。所以他的子孫便以白為姓。

4、以地名為氏。根據《姓氏考略》記載,唐置白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一帶),國人以地為姓。

5、皇帝賜姓。如元時西域紇城人察罕,明時元人北鬥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賜姓白;又元代回回世家伯篤那丁,「其子察汗,賜姓白氏」。

6、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如回族白姓,由易ト拉欣之後裔,分別取其祖輩名字中的每一個字立姓而來。因易ト拉欣,亦譯伊白來金或伊白拉金,故後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根據《台北縣氏族略》所載,唐代突厥人白元光系改姓而來。猶太人留居河南開封之後裔中有白姓。裕固族斯娜氏、阿克達塔爾氏、巴依亞提氏,鄂倫春白依爾氏,土族白彥氏,漢姓為白。台灣土著、佤、東鄉、苗等族均有白姓。

【郡望】

1、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四年置郡。秦時相當於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以南、霍山以北地區。

2、南陽郡:戰國秦昭王35年始置郡。漢時相當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間和湖北大洪山以北應山、隕縣間地。
  
【堂號】

1、治生堂:源自戰國時白圭樂觀時變。他曾經說:「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吾治生猶伊、呂之治國,孫吳之用兵。」所有天下論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師。
2、香山堂:出自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別號「香山居士」。

3、白姓的主要堂號有南陽堂等。

【歷史人物】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世遷居下啁(今陝西省渭南縣),大曆七年(772)生於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他生活在官宦擅權、藩鎮割據、民不聊生的中唐時期。因西河兵亂,十一二歲則避亂江南,漂泊於蘇、杭、越中一帶。青少年時代刻苦攻讀,十五六歲到了長安,以《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嶄露頭角,得到老前輩顧況的賞識。

二十九歲那年,白居易考取了進士。元和元年(806)四月,憲宗策試賢良方正能言直諫科舉人。皇甫o>、牛僧孺、李宗閔在對策中苦詆時政,忤犯宦官,結果因宦官反對不得居上第,考策官、副策官亦遭貶斥。白居易憤然上書,主持公道。他因直言敢諫,為掌權者所忌。

元和十年,藩鎮李師道、王承宗遣人到長安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請急捕賊,以雪國恥,為掌權宦官進讒言,以莫須有的罪名貶江州司馬。自此淪落天涯。

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並從此心向佛、道。長慶元年(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又轉上柱國。先後任杭州、蘇州刺史。在杭州任上,他疏理六井、築堤蓄水,以利灌溉。離任之時,他還將治水要領寫成《錢塘湖石記》,刻於石上,使繼任者知曉。據說離開杭州時,他把官俸留在州庫,作為公家緩急之需。他為官認真,深得百姓愛戴,任滿離蘇時,父老泣別,相送十裡。

大和元年(827),改任秘書監,又回到了長安。大和二年正月,授部侍郎。次年,白居易五十八歲了,他深感年老力乏、宦途多險,便決意引退。春天,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自此長別帝京。

在東都洛陽,他過著讀書著述的生活。會昌六年(846)逝於洛陽。相傳他去世之後,在洛陽龍門過往的行人,都到他墓前瀝酒祭奠,以致墓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濘。

懷(ㄏㄨㄞ?)。(huái)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子姓,以邑名為氏。根據《中國姓氏大全》和《路史》記載,春秋時宋國始祖-微子啟的後人以懷為姓。

2、出自於姬姓。周文王姬昌的後代,以邑名為氏。西周初,周武王封文王子叔虞於懷邑(今河南省武陟縣),後來又把居住在晉國的夏遺民「懷姓九宗」封賜叔虞。叔虞的子孫,有的就以原封邑懷為姓。

3、出自於羋姓,戰國時楚懷王的後人有懷氏。根據《漢書.高帝紀》記載,懷姓是楚國大族之一。劉邦建立漢朝後,曾下令把楚國昭、屈、景、懷、田五姓公族遷於關中。

4、出自於無懷氏的後代。根據《姓氏考略》資料記載,上古中原地區有個部落叫無懷氏。那裡民風淳樸,人民安居樂業,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是古代理想中的社會。據說,懷姓就是無懷氏的後人。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名三川郡,漢高帝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轄二十二縣。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
  
【堂號】

懷姓的主要堂號有湖南堂等。

【歷史人物】

懷素

懷素,唐朝(西元725→785年)僧人,享年61歲。字藏真,俗姓缽,長沙人,幼時出家。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牆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是繼張旭之後的又一大草書家,有「顛張醉素」之稱。他的草書,出於張芝、張旭。

懷素小時候家裡很窮,年少時就出家當了和尚,誦經坐禪等佛事之餘,他對練字產生了興趣。因為買不起紙張,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

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這就是有名的懷素芭蕉練字。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