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94):晁勾敖融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9月05日】

晁(ㄔㄠ?)。(cháo)

【歷史來源】

1、源自於姬姓,以祖名為姓。周景王的太子早死,景王非常疼愛小兒子王子朝,打算將他立為太子。只是事情沒辦完時景帝因心臟病突發而離世。沒想到景王的另一個兒子丐早謀得王位,於是他便乘這個機會暗中勾結晉國的君臣作為外援,景帝一死,他便和王子朝爭奪王位。這時,執政的卿士單氏和劉氏擁立另一個王子猛作為國君,稱為周悼王。王子朝發動周都部分貴族和失去官位的舊貴族的子弟起兵,趕走悼王。這時晉國出面干涉,派兵送悼王歸國復位。不久以後,悼王暴病而死,王子丐繼位,稱周敬王。第二年,王子朝在貴族尹氏的支持下再次起兵趕走了敬王,自立為王。三年以後,周敬王在晉軍的幫助下復位。王子朝帶著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國。王子朝的子孫後代後來並以朝為姓,稱為朝氏。晁是?、朝的古字,因而又寫做晁、?氏。晁與?、朝古代的時候音同意通,都有早晨的意思。

2、出自於史姓,也是以祖名為姓。春秋時期,衛國有位大夫名叫史晁,他的子孫便以晁作為他們的姓。

【郡望】

1、京兆郡:及國都直轄區。漢武帝太初元年設置京兆,相當於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以東至華陰市一帶。

2、南陽郡:秦昭王三十五年置郡,相當於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一帶。

3、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設置,以潁水得名。相當於今天的河南省許昌市一帶的地區。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禹縣。
  
【堂號】

智囊堂、學書堂:漢代晁錯,為太學掌故,文帝派他跟伏生學習《尚書》。人稱他為智囊。景帝的時候他是御史大夫。

【歷史人物】

晁補之

晁補之(1053-1110)北宋詞人。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人)。少即能文,為蘇軾所讚賞。

《宋史.晁補之傳》云:晁補之為「太子少傅迥五世孫,宗愨之曾孫也。父端友,工於詩。」從這幾句簡短的記載裡,可知晁補之生長在書香門第。他從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薰陶,加上他聰敏強記,幼能屬文,日誦千言,故早負盛名。

晁補之少時即受到蘇軾知賞,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晁補之19歲時,從父遊宦杭州,觀覽錢塘風物之盛麗,山川之秀異,於是寫了《七述》一文。此時,大文學家蘇軾正做杭州通判,喜歡杭州美景,欲作杭州賦。晁補之以《七述》謁見蘇軾,蘇軾「讀之嘆曰:『吾可以擱筆矣!』又稱其文博辯雋偉,絕人遠甚,必顯於世,由是知名」(《宋史》本傳),具體原文為「於文無所不能,博辯俊偉,絕人遠甚。」(《晁君成詩集引》) 

這是二人訂交之始,此後直貫終生,對晁補之影響極深遠。熙寧八年,父親晁端友病卒京師昭得坊,最終官至著作佐郎。補之因家貧,竟不能以時葬,引為終身憾事。這年他才二十三歲,即奉母歸巨野故裡,耕讀度日,常常為衣食困窘嘆息。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晁補之27歲時「舉進士,應試開封及禮部別院,皆拿第一。神宗閱其文曰:『是深於經術者,可革浮薄。』」(是個深入鑽研經術的學者,可以革除官場歷來的浮薄歪風。)後調澶州司戶參軍,改充北京國子監教授。

元佑間調至京師,歷任秘書省正字、校書郎、後派任揚州通判,又召回秘書省等職。紹聖初,出知齊州,後來因修《神宗實錄》失實罪名,連貶。後退閒故裡,嘯傲田園。晚年,朝廷又起用他任泗州知府。死於任所。

晁補之一生嗜學不倦,文章名重一時。《宋史》本傳云:「補之才氣飄逸,嗜學不知倦,文章溫潤典縟,其凌麗奇卓出於天成。尤精《楚辭》,立論集屈原、宋玉以來之大成;賦詠有《變離騷》等三書。因朝廷對安南用兵,又著有《罪言》一篇,大意是說,計劃選擇具備仁厚、勇略才幹的官吏為五管郡守,及修葺海上諸郡的武備等等,評議者認為他的見解通達世務,頗有見地。」

晁補之散文流暢,其政論、論史之作,比較注重「切中實務」,並對空泛、迂腐、不切實際的議論,有所嘲諷。他除善文之外,亦工詩詞書畫。其所作詩文凡70卷,名《雞肋集》,另有收錄晁補之詞作的 《晁氏琴趣外篇》6卷。

勾(ㄍㄡ)。(gōu)

【歷史來源】

1、以官名為姓。根據《山海經》記載,有困民之國,勾姓。為此姓之始。勾又寫作句。其實此姓最早是見於《山海經》,「困民之國,勾姓」。此外,帝少昊的一個兒子名重,死後被封為木正,為五行神之一,掌管天地萬物的生老病死,號稱勾芒。他的後世子孫便以勾為姓。勾姓在南宋時是為了避免與宋高宗趙構的名諱,而改為句(音為ㄍㄡ)、鉤等姓。

2、以官名為姓。根據《路史》記載,少?氏的第三個兒子重,曾經是勾芒官,為五行神之一,為木正,主管樹木。於是重的後代便用此官名勾作為姓。至今另可寫為句。

3、出自於為避帝諱所改。南宋時,為避高宗趙構之諱,勾氏改為句(音為ㄍㄡ)氏;有些是加草字頭,改為苟(音為ㄍㄡˇ)姓。

4、出自少數民族姓氏句龍氏所改。東漢時,南匈奴有句龍氏,進入中原後便逐漸漢化,所以句(音為ㄍㄡ,古時是寫為勾)為姓。

【郡望】

1、平陽郡:三國的時候魏國所置。在今天的山西省臨汾縣西南一帶。

2、渤海郡:西漢置。在今天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海灣沿岸一帶。

【歷史人物】

勾踐

勾踐,春秋戰國時代,越國君王,生年不詳,西元前496--前464年在位。

勾踐即位後不久,吳王闔閭乘機攻越。越軍於~-李大敗吳軍,闔閭被創身亡。闔閭臨終遺囑其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即位為吳王之後,勵精圖治準備攻越報仇。勾踐不聽范蠡勸阻,倉促下搶先出兵攻吳,在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大敗。吳軍占領越都會稽,將勾踐圍困在會稽山。范蠡建議勾踐用卑辭厚禮向吳求降,如若不允,就由勾踐親自去吳國做人質。勾踐採納了這一建議,一面準備死戰,一面派文種向吳王求和,用財寶賄賂吳太宰伯?海?⑾咨廈琅?魘?7蠆鈐誆?喝八迪掠朐焦?楹停?示?毓?9醇?蛟焦?濟襝綸?錛海?緩筧ノ夤??蠆鈄髖?停?壯⒎啾悖?鈧掌?梅蠆畹男湃危??旰蟊皇頭嘔卦焦??p>勾踐回國後發誓復讎滅吳,臥薪嘗膽,休養生息,重用范蠡、文種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史記•貨殖列傳》說:「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又說:「修之十年,國富,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強吳,觀兵中國,稱號五霸。」一年,越國向吳國進貢蒸熟的種子,使第二年吳國大飢,削弱了吳國的國力。

西元前482年,勾踐趁夫差北上黃池爭霸,趁虛而入,攻入吳都姑蘇,殺吳太子。夫差返國後被迫向勾踐求和。勾踐不久後再次攻吳。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越軍圍困吳都三年後終於破城。夫差困於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亡。勾踐隨後北上遷都琅?,與齊國、晉國等諸侯會盟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經周元王正式承認為霸主。

敖(ㄠ?)。(áo)

【歷史來源】

1 出自於古帝顓頊的老師太敖的後代。太敖,另一方為大敖。太敖的子孫便以祖上的名字為他們的姓。

2 出自於羋姓。春秋時期的楚國國君,凡是被廢弒而沒有得到諡號的,都被稱為敖,因此這些國君的後代,也被稱為敖氏。

【郡望】

譙國郡:東漢建安年間將沛郡分出一部分設置了譙郡。相當於今天的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地區。治所在譙縣。

【堂號】

采庵堂:宋代有位叫敖陶孫的學者,從小不受約束,胸懷大志。當時的奸臣韓?胄當權,大儒朱熹遭貶。陶孫正遊學太學,他首先做詩為朱熹送行。趙汝愚死在被貶的地方,他又寫詩哭趙。韓?胄聽到這些以後很生氣,於是下令逮捕敖陶孫,陶孫改名換姓逃掉了。後來陶孫中了進士,做了溫州通判,著有《采庵集》。

【歷史人物】

敖陶孫

敖陶孫(西元1154-1227年),字器之,號攀庵、攀翁,南宋長樂(今屬福建)人。

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敖陶孫鄉薦第一,不久「入太學」。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曾從龍榜進士。歷任海門主簿、漳州教授、廣東轉運司、平海節度判官、溫陵僉判等。理宗即位(1125年),轉奉議郎,賜緋魚袋,主管莘州西嶽廟。寶慶三年(1227年)去世,享年74歲。
  
敖陶孫原籍江西。寧宗年間(1195年),理學家朱熹被朝中當權者貶謫。因敖陶孫尊重與仰慕朱熹的學問和為學態度,有一次去探望他,並贈詩表達自己的心跡,不想因此得罪了宰相韓?胄等人。韓?胄四處捉拿敖陶孫,敖陶孫不得不化名走上逃亡之路,最後隱居福建省福清縣東塘(今後山頂瑞亭村)。韓?胄死後,敖陶孫方恢複姓名。

據說,一直到南宋寧宗時,敖陶孫方才名滿天下。史載,敖陶孫 「少倜儻有大志氣,為文援筆立就(拿起筆來,立刻一揮而就)」。他「內負摩雲沖鬥之氣,而外自蟠屈寢趨平夷然。長身龐眉、軒昂驚俗……知者以為質,不知者以為亢」。意思是說,敖陶孫英華內斂,外表平和,濃眉高個,氣宇軒昂,志向遠大,人格高尚,知道的人,認為他內質優秀,不知道的人,會誤認為好張揚。其實他是一位「胸蟠二萬卷,筆落五千言」的人物。

據記載,敖陶孫「侍奉雙親極盡孝道,對手足有恩意。娶崑山沈氏,夫婦相敬如賓。室內並無妾媵傭婢,夫人每日親自執掌家務、炊事,其日子過得清苦如此。晚年稍稍有點俸錢積蓄,立即取出在故山築宅所在地區,買田百畝……」晚年深居謝絕賓客,惟與同鄉林公遇、連江李韶、莆田劉克莊相過從。

敖陶孫不僅詩文俱佳,同時兼擅詩評,其《攀翁詩評》用比擬手法來形像地說明魏晉唐宋詩人風格,很受後人推許。如說「魏武帝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風流自賞」等,鑑別裁定精緻、造語雋永絕妙。

敖陶孫著有《江湖集》、《江湖後集》、《攀翁詩集》、《攀翁詩評》、《知不足齋叢書》等。另有《敖器之詩話》1卷。(事見《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攀庵敖先生墓志銘》。)


融(ㄖㄨㄥ?)。(róng)

【歷史來源】

出自於顓頊帝高陽氏的後代。顓頊的後代有祝融氏,帝嚳為部落首領時,祝融為五行神之一的火正,後世尊稱為火神。祝融部族原本居住於中原,後來搬遷於江南,與少數民族雜居,其中有羋姓。後來建立楚國,祝融氏後人分為祝姓和融姓兩支,所以歷史上稱祝、融二姓同宗。

【郡望】

1、南康郡:晉代從廬陵郡分置南康郡。相當於現在江西省南康、贛縣一帶地區。

2、高陽郡:本戰國時高陽邑。北魏置青州高陽郡,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

【堂號】

古皇堂: 《白虎辟儒通義》中,以伏羲、神農、祝融為三皇,早於黃帝,故融姓又稱「古皇」。


【歷史人物】

祝融

綜合上古史料,我們可以知道,祝融氏是神農氏時代,或者早在伏羲氏時代出現的一個以善於取火、管火、用火而聞名的部落,並逐漸遷移到南方生活,促使中華民族的先民們,用火技術有了提升與發展。到五帝時代,「祝融」又因此被用作官職名稱,其實更準確地講應該是一個行業名稱。
《國語.鄭語》:「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史記.楚世家》:「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這是古人對「祝融」一詞的解釋。

「祝」字在甲骨文的字形,像一個人跪在神前拜神、開口祈禱,其本義指男巫,是祭祀時主持祝禱的人,引申用來表示對人對事的美好願望。

「融」字是個形聲字,從鬲,蟲省聲。鬲是古代一種烹飪器。「融」字的本義是炊氣上升,引申為長久、明亮、通達、流通、顯明、昌盛、和樂、恬適、和煦、暖和等義。所以,「祝融」一詞表示在炊器旁用火,給人們帶來希望的人,是掌管用火的人。

正因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應用到兩軍對壘的戰爭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記載如下:「(成湯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閒,西北之隅。」降火助戰,這可能是首次把火運用於戰爭中。祝融有一弟叫吳回,又稱回祿,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聲沒有祝融大,因此人們把火災稱為遇「祝融之患」或是遭「回祿」之災,就是由此來的。

關於祝融的傳說不少,這裡選出幾則:

之一:祝融是中國帝王。他以火施化,號為赤帝。相傳,祝融還是一個音樂家,他經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揚動聽,感人肺腑的樂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奮,情緒高昂,對生活充滿熱愛。祝融死後,葬在南嶽衡山之陽,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南嶽最高峰稱為祝融峰。

之二:上古帝嚳在位時,有一個叫重黎的人,是顓頊的兒子,他的官職是「火正」,即火官。重黎忠於職守,努力為帝嚳和廣大黎民服務,當火官有功,帝嚳於是賜以「祝融」的封號。「祝」是永遠、繼續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徵,就是希望重黎繼續用火來照耀大地,永遠給人帶來光明。祝融死後,葬在南嶽衡山舜廟的南峰,即今之祝融峰下。

之三:黃帝時期,黃帝南巡,分不清方向,於是請「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應該說,衡陽的南嶽,最先是由祝融分辨出來的,他因此擔任了司徒的職務。後來,祝融被封楚地,成為楚國人的始祖。今衡陽南嶽祝融峰頂還有一座祝融殿。古人認為,南方屬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徵。

之四:堯帝時期,洪水滔天,浸山滅陵,黎民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堯帝下令鯀(大禹之父)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過去了,毫無成效。後來,鯀知道天上有一種稱為「息壤」的寶物,只要用一點投向大地,馬上就會生長起來,積成山,堆成堤,於是鯀想辦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間。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終於漸漸看不見洪水蹤跡了。但是,天帝知道息壤被竊,就派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把鯀殺死,並奪回餘下的息壤。天帝還命祝融監視人間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權。由於祝融屬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為一神,兼任南海之神了。

之五:北水神王與火神祝融戰鬥,被祝融真火煉死。從此,祝融成為水火之神。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