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白居易的俸祿(外四篇)

程實


【正見網2010年06月11日】

一、陶使再來天有眼,薛公不去地無皮

陶鑄,明朝鄞(今浙江寧波)人,名鑄,字垕仲。任監察御史,以正直敢言著稱。後任福建按察司使,到任後,遵從民意,冒險犯難,除誅贓吏數十人。他在任期間,興學重教,撫恤軍民,直至辭世。

陶鑄在福建擔任提刑按察使時,彈劾布政使薛大方貪暴,肆意搜刮民財。

薛大方反轉過來,誣告陶鑄。兩人鬧到京師,才使得真相大白,結果薛大方被判了罪。陶鑄奉詔,仍然回省任原職。

福建人民夾道歡迎陶鑄歸來,向他不住叩頭,說:“陶使再來天有眼,薛公不去地無皮。”

二、貧官修房,感動皇上

陳諤,明代番禺(今廣州)人,字克忠。曾任刑科給事中,彈劾無所顧忌,因嗓門大,被明成祖稱為“大聲秀才”。宣宗時,任鎮江府同知。

有一天,任吏科給事中(官職名,輔佐皇帝處理奏章,稽察駁正六部之違誤)的陳諤,領著眾同僚,向皇上奏事,因為當眾頂撞了皇上,而被降職,並受罰去修葺象房。

同僚們出錢僱人代勞,先修葺完工,即被降職而去。只有陳諤因為太窮,無力請人代勞,只好親自動手修房。

這天,陳諤又在繼續修房,弄得滿身泥巴。正巧皇上車駕來到,問是誰在修葺房屋?陳諤走上前,跪拜在地,陳述了原委。皇上顧念他的剛直正義,平時廉潔奉公,又憐憫他的貧困處境,當即下令:讓他官復原職。

三、爾土所生,非我有也

時苗(人名),東漢時的鉅鹿人,字德胄。建安中入丞相府,不久出任壽春令。後來官至典農中郎將。

當初,時苗任壽春(今安徽壽縣)縣令,他上任時乘的是一輛由黃母牛拉的車,車裡載了一些衣物、書籍,來此地上任。

過了一年多,他的母牛生了個牛犢。

到他離任時,時苗對父老們說:“這頭小牛,是在你們的土地上出生的,因此,它不能歸我所有,我現在離任而去,就把它留在這裡了。”

於是,時苗留下小牛而去。

四、只有一件布衫的官

縣官李仲謙,廉潔奉公,嚴於律己。每到休假日,便閉門讀節。

他的俸祿不夠用,只好讓妻子紡織,以助生計。

李仲謙只有一件布衫,需要洗滌、縫補時,非等到閒暇日不可。如果正巧,有客人來訪,就讓孩子去表示歉意說:“家父正在整治衣服,不能出來會客。”

五、白居易的俸祿

白樂天,唐朝下啁 (今陝西渭南)人,名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貞元進士。詩文並擅,為唐代著名文學家,盛唐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為官,從青年到老年,其俸祿的多少數目,都記錄在他的詩中,而且他廉潔奉公,以致晚年家無餘財的情形,也在詩中有所反映。

他在做左拾遺時,“月慚諫紙二千張,歲愧俸錢三十萬。”

他在做蘇州刺吏時,“十萬戶州尤覺貴,二千石祿敢言貧?”

他在做河南尹時,“厚俸如何用?閒居不可忘。”

做太子少傅時,“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閒人。”

(白居易在任職期間,總覺得自己的工資多,從不嫌少;總覺得自己的工作少,從不嫌重、嫌多、嫌苦)

退休以後,“全家遁此曾無悶,半俸資身亦有餘。”

(白居易退休後,心情十分愉悅。工資減少了,還自愧拿的錢多)

他臨逝世前,作《達城行》詩,寫道:“先賣南坊十畝園,次賣東郭五項田,然後兼賣所居宅,仿佛獲緡二三千。但恐此錢用不盡,即先朝露歸夜泉。”

(白居易在職時,不貪污,不受賄,無積蓄。退休後,日益困苦。以致於必須陸續賣園、賣田、賣居宅,才能維持生活,免於餓死。)

後世君子,如果仔細地玩味這些詩句,如果每天不喝貪泉的水,也會抑制住自己的貪心;知道先賢如此克己奉公,而不可輕舉妄動了。

(事據明代鄭瑄《昨非庵日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