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0年09月22日】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每年陰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根據習俗,人們常常在中秋佳節這一天凝聚著美好的期待和祝福登高賞月。而遠在他鄉的遊子,也會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了傳統的活動。
到了唐代,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也成為了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每天都在砍伐它,可是無論怎麼砍下去,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這樣的情況周而復始,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修成之後,在天界觸犯了天條,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不分晝夜地砍伐桂樹,徒勞而無功,以示懲處。李白在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月亮在中秋獨具神秘色彩,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亮的皎潔,讓人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古時的文人墨客也常常在這一天借月抒情。蘇東坡在《水調歌頭》中寫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此時,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以求兄弟團聚。到密州後,願望仍無法實現。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轉眼已七年未得團聚了。此刻,蘇東坡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和對親人的思念。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元代,當時,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的壓迫,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光陰似水,日月如梭,每逢中秋之夜,一輪皓月便將這皎潔的月光灑向人間,訴說著亙古不變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