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鎮朝野、安社稷之才,須從小處培養(外四篇)

吉光羽


【正見網2010年09月23日】

一、范純仁不落井下石

鄧綰,是北宋人,字文約。舉進士第一。擔任寧州通判時,由於會巴結奉迎王安石,被擢升為御史中丞。

鄧綰後來被降職,擔任淮東(長江下游一帶)的主管。諫官對他的政績,又大加抨擊。

范純仁說:“我也曾經是受到鄧綰的誣陷和打擊,而被降職的。今天,諫官們對鄧綰所陳述的過失,條條都屬實。但是,現在鄧綰已被降職,我認為:大家不能落井下石,一棍子把人打死。”

宣仁太后聽了范純仁講的意見以後,十分讚賞,就接受了這一建議,便下詔:以後不再追查關於鄧綰的事。

二、卓茂的馬

卓茂,是東漢時代的宛(今河南南陽)人,字子康。初任丞相府史事,後舉為侍郎。光武帝即位,訪求卓茂,任他為太傅。封褒德侯。

卓茂有一次出門在外,有個人認為:卓茂拉車的馬,是他的。卓茂問那人說:“你的馬,丟失多長時間了?”對方回答說:“一個多月了。”

卓茂的這匹馬,已養了好幾年。卓茂心裡明白:這不是那人的馬,但他還是把馬解下來,給了那人。自己拉著車子離去,剛剛走了幾步時,卓茂回頭對那人說:“如果這不是你的馬,希望你到丞相府來,把我的馬還給我。”

一些日子過去了,那人從其它地方,找到了自己的馬,於是到丞相府,歸還了卓茂的馬。

三、劉伯溫和李善長

李善長,是明初大臣。定遠(今屬安徽)人。參加朱元璋軍隊,深獲信任。洪武初,任右丞相,封韓國公。

劉基,也是明初大臣,浙江青田人,字伯溫。後參預朱元璋的用兵機要。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誠意伯。死後諡文成。

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因為某事,責備了李善長,打算對他進行處置。

劉基勸諫朱元璋皇上說:“李善長是有功績的舊臣,而且能調和將領們的關係……”

朱元璋皇上說:“他是多次想加害於你,你竟然還為他開脫!”

劉基說:“他是一位有功之臣,有用之材!”

四、謝安與桓溫

桓溫,是東晉時的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西)人,字元子。明帝婿。任荊州刺吏,掌長江上游兵權。後為大司馬,專擅朝政。

有一天,桓溫布置了許多兵士,然後,喚來謝安和王坦之,想在他們就坐時,立即把他們殺死。

王坦之進去時,已經驚慌失措,手版也拿反了,汗浸濕了衣服。

謝安卻神態自若,與平常的舉動,沒有差異。他抬頭看著四周,對桓溫說:“我聽古人講:有道的諸侯,是讓兵士守護四周邊境。你怎麼把這些人,藏在牆壁之間,你在守護誰呢?”

桓溫聽了,笑著說:“我原來以為不得不這樣做啊!”

謝安繼續與桓溫說笑。於是隔閡、戒備立刻消失,桓溫命令左右的人:當即擺宴席,請謝安與王坦之,共樂飲酒,笑語持續到第二天。

五、鎮朝野、安社稷之才,須從小處培養

謝安(320-385年,東晉著名大臣,孝武帝時位至宰相。他在東山(今浙江上虞縣南)的時候,有一天,與孫綽等人,一起泛舟海上。忽然颳起了狂風,波浪洶湧。孫綽等人大驚失色,都叫著趕緊返回岸邊。

謝安神情自若,吟詠、歌嘯,就是不說船返回的事。掌船的人,看到謝安仍是悠閒自得,就繼續向前划行。

這時風颳得更狂,浪更猛烈。其他人都喧鬧著站了起來。謝安慢悠悠地說:“象你們這種慌亂的樣子,大家都別想回去了。”

人們聽後,都老老實實,,回到原來的位置。過了一會兒,風浪漸漸的平靜了下來,一切都恢復正常。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謝安寬宏的度量,和他那處變不驚的沉著與堅毅,足以鎮朝野,安杜稷。反過來講:鎮朝野、安社稷之才,正是從小處培養得來。

(以上均據鄭瑄《昨非庵日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