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山水憶「鄱陽」

楊紀代


【正見網2011年07月16日】

南朝宋・劉澄之《鄱陽記》

清灣──清灣,在縣東南七裡。隋開皇年中葉,太守梁文謙當官清廉、政風素潔,不肯動用公家水,自家另取此灣之水以自用。後人思念其德操,因此將此水稱號改為清灣。

沙堆──新昌水中有一沙堆,在縣東北五十裡。其形狀如翻覆的船隻,這沙特別潔淨奇異。每年如果稻作豐收,其沙在原地就堆積如往常。倘若砂堆移向岸邊,那麼那一年就一定欠收。自古以來都如此口耳相傳,而且是經常應驗的。

白雲城──白雲城在縣的西南面,旁側面對「干越亭」而兩相對峙。橫跨古城之危峻,飽嘗長江之深遠。隨州刺史劉長卿曾題詩云:「孤城上與白雲齊。」因此以白云為城名。

三鐵鑊──弋陽嶺上多的是密集的巨岩,宋(南北朝時的南朝劉宋)元嘉年中葉,有人瞅見其中有塊巨岩之內,有三大鐵鑊(鍋子),每鑊各可容納百斛(古代度量衡單位),鑊中生蓮花。改曰再去尋找,就無影無蹤不知所在。

望夫崗──鄱陽縣西面有望夫崗。往昔,縣裡有個人叫陳明,與梅氏有婚約,可未結成,卻被妖魔強行先去迎親而歸。陳明找不著人,就請卜者占卦裁決,說:向西北行五十裡可尋得。明就照他的話去做,果然看見一個大穴,深邃望不見底,於是用長繩懸垂進入,終於尋得其婦。然後就讓其婦先出穴,可不知何故,其婦左等右等,卻遲遲不見其夫上來的蹤影。這妻子就發誓,願堅持己志,等夫歸來完婚,於是日日登上此崗的崗頂,翹首盼望其夫,因此以「望夫崗」命名。

鄱陽縣的簡史與沿革

鄱陽縣是江西省上饒市所轄的一個縣,位於鄱陽湖以東。秦置番縣,屬九江郡。漢屬豫章郡,改番陽。東漢改鄱陽。三國吳孫權於建安十五年(西元210年)分豫章郡置鄱陽郡,為郡治。隋廢郡設饒州,鄱陽縣為州治。元為饒州路治。明清為饒州府治。

現在的鄱陽縣,曾先後隸屬鄱陽、浮梁專區,後又併入上饒專區至今。鄱陽縣轄十四個鎮、十五個鄉。北部、東北部為山區,多山地及丘陵,西部為鄱陽湖區,多湖汊、濕地。中南部為鄱陽湖平原。

結語

古代這些好山好水,總是與清官、名士或是古聖先賢,沾親帶故與扯上關係的,你看:清灣因清廉的太守梁文謙而得名;那神奇的沙堆,就能預示當年莊稼收成的好壞,因為它是另一類生靈,專門負責此事的嘛;那白雲城,因隨州刺史劉長卿曾題詩而聲名大噪……等等。

不是古代人特別愛牽強附會,也不是那時的知識貧乏而不會分辨、講迷信!而是當時的人誠而善,全心敬天信神而不疑。因此,神佛特別眷顧、仙道一心幫忙;因此,道術、神通常常毫無顧忌的展現於淳樸而虔誠的老百姓面前。因為他們信,所以沒障礙;因為他們信,所以時時施展、屢屢得見!

反觀今日,很大一部分人,眼中除了金錢、權勢、利益之外,就啥也沒了,尤其是無神論的毒害之下,人心大變、人性扭曲,這種變異的人類,絕不會再受神佛慈悲的呵護啦,肯定如此!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科技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