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7月11日】
朱元璋(1328~1398年),幼名重八,又名興宗,字國瑞,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人。他家世寒賤,少年時曾淪為乞丐,落髮為僧,後參加農民起義。短短几年間,他獨自發展勢力,吞併其他起義軍,又進行北伐,終於推翻元朝,成為明王朝的建立者,史稱明太祖。
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就帝王大業,倡導仁義,尊賢攬才,重視教化,是其重要原因。與其他農民軍不同,他對於有知識的儒生們優禮相待,經常聽取他們關於安邦定國的至理名言。如馮勝兄弟要他「倡仁義,收人心,勿貪子女玉帛」;李善長要他效法漢高祖劉邦,「行仁義,禁殺掠,結民心。」朱升要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些切合時宜的建議,在朱元璋創業過程中,都得到了採納和具體運用。結果,他先後兼併和擊潰了張士誠、徐壽輝、方國珍、陳友諒等人的勢力,統一了南方,奠定了推翻元王朝的基礎。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即皇帝位後不久,就向全國發布「求賢令」。令中強調指出:「賢才,國之寶也。」並形像的比喻:「鴻鵠之能遠舉者,為其有羽翼也;蛟龍之能騰躍者,為其有鱗鬣也;人君之能遠舉者,為其有賢人而為之輔也。」為了廣泛的羅致人才,他不僅多次下「求賢令」,貼「招賢榜」,設「禮賢館」,而且責令中央、地方各級有司(官府),要深入到下層和民間去,將那些「或隱於山林,或藏於士伍中」的人才,查訪出來,薦舉上來。
由於朱元璋心誠意篤,使在洪武年間「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勝數!」(《明史•選舉志》)。對於元朝的官吏,朱元璋也以「不以前過為過」的誠摯態度,留用了許多有真才實學的人,諸如劉基、宋濂、葉琛、張昶等人,使他們都成了明朝初期的重要朝臣。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十分重視人才年齡結構。據《明史•選舉志》載:他將入選的人才年齡,分為三個等級:「二十五歲以上、資性明敏,有學識才幹者,辟赴中書」,「四十以上、六十以下者,於六部及布、按兩司用之」,「年六十以上、七十以下者,置翰林以備顧問」。他認為:只要注意人才的年齡結構,就能做到「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於事。如此,則人才不乏,而官使得人。」
朱元璋還從國家長遠利益出發,強調學校建制和教育的重要性。他說:「朕惟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還說:學校是「國家資之以取人才之地也」。為此,他不但發展了中央的高級學府國子監,使在校學生,增加至8124人(止於洪武26年)。對於府學、州學和縣學,也設立教授、學政、教諭,並規定生員人數。甚至在鄉村,也由國家設置禮學,開展初級教育。
朱元璋能夠成為一代開國帝王,其主要原因,實繫於此。
(事據《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