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長孫儉一臉正氣

翔風


【正見網2011年09月25日】

長孫儉,南北朝時代河南洛陽人,北魏太尉長孫嵩五世孫,本名長孫慶明。長孫儉方正有操行,神彩嚴肅,即使在自己家裡,也終日儼然。他生性不亂交朋友,不是與他志同道合的人,就算是達官貴人登門造訪,他也不與其相見。長孫儉初任員外散騎侍郎,代理東夏州防城大都督平亂有功。宇文泰到夏州後任命他為錄事參軍事,深為尊敬器重,視為心腹。討平侯莫陳悅後任命他為秦州長史善後。

東西魏分裂後,西魏渭州刺史可朱渾元投奔東魏,河渭間人心離叛。刺史李弼命令長孫儉暫且鎮守渭州。長孫儉率十餘騎冒險奔赴,隨機應變,安撫人心,使羌人喜悅敬服。後來長孫儉轉任夏州刺史,甚得人和。當時西夏州還沒有歸附西魏,東魏派許和為刺史。長孫儉用信義招降他,在長孫儉人格魅力下許和舉州歸附,權相宇文泰隨即任命長孫儉為西夏州刺史,總統三夏州。

西魏取得荊襄地區後,宇文泰上表請皇帝任命長孫儉為都督三荊等十二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東南道行台僕射。他屬下縣令鄭泉璨被百姓起訴,經審理情況屬實。長孫儉於是大規模召集屬下官吏,說:“這是由於刺史教誨不明,信義沒有澤被萬物。這是我的罪過,不是鄭泉璨的罪。”於是在公堂之前裸露上身自罰杖刑三十下來教育圍觀官吏,沒有追究鄭泉璨的責任。官吏們受了這次教育後都肅然自新,沒人敢犯法。魏文帝因此寫信慰問他,感謝他的苦勞,宇文泰聽說後讚嘆不已,很久說不出話來。

荊襄地區少數民族舊風俗少不敬長,長孫儉殷勤勸導,使風俗大革。長孫儉一邊努力促進農業生產,一邊修繕武備,因此邊境太平無虞,人民安居樂業。荊襄官吏百姓上表請求為長孫儉構建清德樓,樹碑刻頌,朝廷討論後同意這麼做。荊襄官吏百姓又唯恐長孫儉任期滿後會被別人代替,進京請願請求讓長孫儉留任,得到朝廷讚許,長孫儉因此在荊州為官七年。

長孫儉後來被朝廷徵召為大行台尚書,兼相府司馬,在京城經常陪王公大臣坐而論道。一次長孫儉告退後,宇文泰長舒一口氣,對左右大臣說:“此人閒雅,我每當和他說話,常常肅然敬畏,唯恐有所過失。”宇文泰連皇帝都敢弒,面對一個下級卻肅然起敬,長孫儉的正色可見一斑。他日,宇文泰對長孫儉說:“名實必須相稱,尚書你志向安於貧素,可改名叫儉,來表彰你高雅的節操。”升他為尚書左僕射,加封侍中。

後來長孫儉被任命為東南道行台僕射、大都督十五州諸軍事、荊州刺史。當時侯景之亂,梁岳陽王蕭詧歸附西魏,派遣的使者到達荊州。長孫儉在公堂陳列軍儀,身著戎裝,以賓主禮接見使者。他容貌魁偉,聲如洪鐘,大聲說鮮卑語,讓人翻譯來問答,使者惶恐不敢仰視。傍晚,長孫儉才換上裙襦紗帽,請使者來到別齋,那裡已經擺上豐盛宴席。長孫儉於是用漢語娓娓道來梁國喪亂、朝廷招攜之意。使者非常高興,心悅誠服,出來對別人說:“我所不能測啊!”

魏廢帝二年,長孫儉被任命為東南道大都督、荊襄等三十三州鎮防諸軍事。梁元帝在江陵嗣位後,據江陵不願東下,與西魏邊境不遠,同時與西魏外交發生裂痕。長孫儉秘密上書攻取江陵的計劃,宇文泰於是征長孫儉入朝詢問,對他的謀劃深以為然,命令他回荊州秘密籌備。宇文泰隨即命令柱國於謹伐江陵,破城擒獲梁元帝,將江陵擄掠一空。宇文泰賞賜給長孫儉奴婢三百口,委託他鎮守江陵招撫流民善後,進爵昌寧郡公。

長孫儉後來移鎮荊州,被任命為總管荊襄等五十二州諸軍事、行荊州刺史。周閔帝初年,趙貴等策劃誅殺宇文護事泄,長孫儉長子僧衍被牽連處死。宇文護於是征長孫儉入朝擔任小冢宰。保定四年,長孫儉被拜為柱國。朝廷討論認為長孫儉操行清白,勳績隆重,於是皇帝下詔褒獎他,並予以賞賜。天和初年,長孫儉轉任陝州,總管七州諸軍事、陝州刺史。長孫儉曾經進京奏事,當時大雪,長孫儉在雪中等候批示,足足從清早等到傍晚,長孫儉竟沒有倦容,他是如此敬業。後來長孫儉因病回京,皇帝因為長孫儉舊居狹隘,下詔賜給他一棟豪宅。

長孫儉在夏州總管任上逝世。他臨終遺言用普通衣服入殮,用無裝飾的車子載棺柩,不設儀仗,親友饋贈一概不要接受。他的兒子們都奉行父命。長孫儉又寫遺書請求安葬在宇文泰陵墓側,並且將皇帝賜與的豪宅歸還公家。皇帝下詔同意,追贈長孫儉為夏州總管兼涼瓜等十州諸軍事、涼州刺史,追封鄫國公,諡號“文”。荊州人儀同趙超等六百九十七人進京請求為長孫儉立廟樹碑,皇帝下詔允許。建德元年,皇帝下詔命令將豪宅仍然歸還長孫儉的妻兒,以表彰長孫儉的清正。

古代正人君子一臉正氣。一臉正氣的人讓旁人肅然起敬,邪心歹念頓消。一臉正氣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威力,因為古代君子的一臉正氣並非邪黨文化中政工幹部用來訓斥別人、沽名釣譽、掩飾自己腐敗的面具,而是君子品行操守的自然流露。古代君子嚴肅又寬容、清廉又有才幹、敬業而不媚上,這是黨文化中靠“一臉正氣”混飯吃的人難以企及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