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書筆談(四十)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13日】

【原文】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字詞義解釋】

(1)壯:大,長大。(2)行:力行,實踐。(3)致:盡力。
(4)澤民:施恩澤於百姓,即造福百姓。(5)揚:顯揚。
(6)名聲:名譽、聲望。(7)顯:榮耀。(8)光:榮耀、光耀。
(9)前:指祖先。(10)裕:富足有餘,指福蔭。
(11)後:指後世子孫。
(12)遺:留下來。(13)滿:充盈、全部充實。
(14)籯:竹箱。(15)惟:僅、只有。
(16)一經:一部經書,這裡指的是《三字經》。
(17)勤:勤奮上進。(18)功:收穫。
(19)戲:玩樂嬉戲。(20)無益:沒有好處、沒有幫助。
(21)戒:警惕。(22)哉:語助詞,表示感嘆。
(23)宜:應該、應當。

【譯文參考】

一個人在年紀小的時候努力學習,長大後要身體力行,發揮所學。對上可以輔佐君主,為國家效力;對下造福人群,為百姓謀福利。這樣不但顯揚了自己的名聲,同時也榮耀了父母,而且能光耀祖先,福蔭後代子孫。

一般人留給子孫的是滿箱的金銀財寶,而我教導子孫們的,是要研讀三字經,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只要肯努力的學習,一定會有好的收穫,如果只顧著嬉戲玩樂不肯上進,必定沒有好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引以為戒,並且應該努力才是。

【讀書筆談】

這是《三字經》最後一課,也是勸學的最後一課。點明讀書做學問的主旨和目的,就是為了長大後能幫助國君管理好國家,救助百姓,為的是天下蒼生的福利。這本就是歷代儒生的目標和大志。也是這本《三字經》啟蒙學童的主旨所在,意思是說,今後要記住自己讀書的目的,要好好求學認真讀書才是,否則一生碌碌無為,毫無價值地活著。

《三字經》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遣。」作為開端,點明教育之本是為守護人的善良本性,也就是說,人讀書受教育,為的是懂得如何善良地做人。即使長大後做學問治理國家,也是基於這一點。因為進一步研讀四書五經成為有修養的品行端正的君子,然後研讀歷史,借鑑智慧和教訓,明治國要領,以高尚的道德發揮才智,這樣才能為國家百姓效力,終身致力於以德服人,行善事,救濟天下蒼生。此為儒生的大志,也是以善為基點的。

所以說《三字經》是一部通俗的《論語》,把孔子辦教育的宗旨,最後目標,以及如何一步步深入學習的順序和方法都寫出來了。並且十分通俗。使它可以成為自學儒學的指南針。

最後幾句,說的是教育的重要,讓父母和孩子都明白,學習經書懂得做人的道理,比金子更加可貴。以此勉勵勤學並作為結語。

整部經書就是圍繞勸善來勸學,也是傳統教育最本質的地方,從不把技能放在第一位,而今天的教育正好本末倒置,所以整個社會才出現了令人頭疼的諸多亂象和問題,看來回歸傳統勢在必行。

【故事天地】

師曠勸學

師曠是晉國的盲人樂師。他非常善於辨別音律。《呂氏春秋.長見》中記載:晉平公鑄了一隻大鐘,招來樂工鑑定,都認為音調是準的。唯有師曠說:「音調不准,請重新鑄造。」平公說:「所有的樂工皆認為是準的。」師曠說:「後世有知音的,會知道鐘的調不准。」後來經衛國的樂師師涓證實,果然鐘的調不准。

師曠不僅是一個樂工,他還常向晉平公勸諫,表達自己的治國主張。下面要講的是《說苑.建本》中記載的師曠勸學的故事。

有一天,晉平公問師曠:「我已經七十歲了,很想學習,但恐怕已是暮年,太晚了。」師曠說:「那您為何不點燃蠟燭呢?」平公說:「哪有做人臣的隨便取笑君王的?」師曠說:「我這個瞎子哪敢取笑國君呢?我聽說,年少時好學,好比初升的太陽,陽氣充足;壯年時好學,好比正午的陽光,光輝熾熱;老年時好學,好比燃燭的光亮。蠟燭的光亮雖不及太陽的光輝,但與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個更好些呢?」晉平公聽後,稱讚師曠「說得好極了!」

鐵杵磨成繡花針

李白是唐代有名的詩人。他小的時候很貪玩,覺得天天在學堂裡讀書很枯燥,所以常常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有一天,他又逃學了,一個人在外面邊走邊玩,後來走到了河邊,突然,他看到前邊有一位老婆婆蹲在一塊大石頭旁,拿著一根鐵杵在石頭上來回的磨。李白非常好奇,就走上前問老婆婆在做什麼?老婆婆笑著說:「我正在磨一根繡花針呢!」李白驚訝的問:「這麼粗的一根鐵杵,怎麼可能磨成很細的繡花針呢?」這時老婆婆抬起頭來,看著李白說:「是呀!這鐵杵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李白聽了老太太這一段話,忽然明白了。他想:「讀書不就跟磨繡花針一樣嗎?我為什麼不好好的用功呢?」從此以後,他不再逃學了,而且立志要好好讀書,後來成為一位有名的詩人。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