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儒家「格物致知」的內涵,談傳統文化的凋零

觀心


【正見網2012年05月12日】

所謂傳統,就是仁義道德一統而傳承。文以載道,道以化人,就是文化的內涵了。但是,道分正邪,正文載正道,邪文載邪道,這是相輔相成的陰陽相生相剋之理。

儒家奠定的是一個做人的道理,這是三教中最低層次的學說。一個“儒”字包含了人應該遵循的一切正理,孔子儒學之集大成者,上下五千年傳統文明的承前繼後者。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這是百度的結果,也是現實社會普遍的認識。

了解了“格物致知”的“格物”兩個字,就能理解神傳之半神文化的傳統文化之修煉的本質了。

格:格開、格鬥的意思;
物: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心物一元”,用法輪大法揭示的道理就是“物質和精神是一性”!比如,現代科學發現,人的思維就是電波一樣的物質,人的思維指揮表面的物質身體活動,都是物質的不同表現方式,兩者是一性的。

佛家有一句話: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佛家把一切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物質都叫“色”,“色”包含了一切有形無形的一切物質。我們看得見一切物質是色,看不見的一切物質如電波、光線、思維活動等等都同樣是色,宇宙的一切一句概括:“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用道家的話來講就是“心物一元”!而儒家就是道家法理在人這一層面的具體表現。

明白了“格物致知”其中的格和物的含義,這兩個字組成的名詞的意思:分明思想中念頭的正邪與善惡,把那些邪念和惡念和自己的本性格開清除,棄惡從善,去偽存真!這實際就是儒家誠意、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基礎:用仁、義、禮、智、信之仁義道德來衡量事物和思想念頭,從思想中格開和清除那些不符合仁、義、禮、智、信之仁義道德的念頭而淨化思想!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才能分明那些干擾和破壞國家、社會和家庭的邪念及邪行而格物,從而齊家、平天下!

學習一詞本身就包含了學習與實踐要知行合一的意義。從儒家而言,古代中國文化的實踐就是“格物”。格物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清理思想中的那些邪念、惡念及不正的思想,這是自己淨化的部分;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觀察事物當然是明察分毫的,由此,又能糾正影響社會的一切邪行與觀念,這是建立在格物、致知、誠意、修身基礎之上的“齊家與平天下”的部分。人們現在都在普遍的談論修身、齊家、平天下,但是卻不知道,這是本末倒置!不格物而致知進而誠意的學與習之,哪有什麼修身、齊家、平天下?

把思想中和人的本性相違背的一切念頭和思想(物)清除後,人的本性智慧就顯現出來,這就是修出本性以後,看到事物本質的大智慧了,這叫“格物致知”。“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這句話說簡單一點就是:欲修其心,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必先明其心,格物明心,心明則意誠,這樣論述就好理解了。

以上是儒家做人的基礎理論和修養知識的入門基礎,但是,懂的人很少很少,末法時期的三教整體狀態都一樣。三教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多如牛毛,入門的鳳毛麟角。特別是被近代中共肆無忌憚的破壞和斷章取義的歪批戲說後,明三教理論而實際修心的基本絕跡,都是在賣弄辭藻而作名詞概念與遣詞造句之爭了,於己無益,於事無補!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