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實錄:菩薩的宿世口業,也得償還(共四文)

嚴自律 整理


【正見網2012年06月08日】

一、大度容人的一位官場新貴

清代,太倉縣知識分子王憲尹(官職名),名吉武,康熙壬子年的秋天,金榜題名。他在夜裡趕遠路步行回家,將近村口,忽然遇到一個酒醉顛子,抓住他問道:“你是什麼人?”拿起刀來,就要殺他。王吉武回答說:“我是王某,剛剛新科中考而歸。”

那個人說:“我正要殺新科王某!”說完,便更加瘋狂地向他撲來。幸虧鄰裡人,飛奔救護,王吉武才得以逃脫。

王吉武回到家中以後,不與家人說這件事。他一貫的作風,都喜歡息事寧人。

第二天,酒醉者醒來,回憶起昨夜的事,非常驚慌、恐懼,他怕王吉武會報告官府,將自己繩之以法。於是,急忙約同鄰裡數人,登門去請罪。王吉武關閉大門,只當沒事,好像昨天晚上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這些來人,以為他夜歸疲乏,睡了一覺,什麼都不記得了,也就放心大膽地退回去了。
   
周氏按曰:有道德的人,平時一定能夠寬容他人,因為他的涵養很深;有福氣的人,一定能夠忍耐,因為他的度量很大。王吉武這個少年得志的官場新貴,在晚上回家的時候,忽然遇到暴徒的攻擊,不僅不與他計較,還不使家人得知,原諒別人的一時糊塗。這是因為他已經進入以平等心待人、諒人的很高境界了。   

二、菩薩的宿世口業,也得償還

佛在祗園說法,有好幾個菩薩,一起來見佛,五體投地,悲淚如雨,求問自己前世的事情。佛說:“你們在拘留孫佛時,出家學道,道心漸漸消失。當時有一個很虔誠的施主,供養兩位法師,極其欽敬法師。而你們在這個時候,生起嫉妒心,對施主說法師的壞話,使他漸漸輕視、怠慢法師,這樣便斷送了施主的善根。因此,你們死後,墮落在四種地獄裡面。若干萬年後,才又為人,五百世中,都是瞎子,愚痴無智,常常被人輕視侮辱。你們將來在五百年後,還會投生到惡國惡人的地方,成為下賤的人,被別人誹謗,迷失本心。過了這五百年後,就滅盡了一切業障,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個時候,阿彌陀佛才會給你們授記成佛。”
   
周氏按曰:誹謗三寶,說“沒有因果報應”,這與殺父母、殺阿羅漢的罪,相等同,是最大的罪過。因為這種言行,會斷送別人的善根,消滅別人的慧命。世俗之人,看見有人齋供僧尼,總愛去講阻礙的話。這有兩個緣故:一是本性刻薄,以譏笑評論為才幹;二是不知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不知三寶是大福田。但是,不相信善惡有報的人,惡報卻會去懲應他。   

三、羅漢的口業餘報

罽賓國有一個羅漢,名叫離越,在山中坐禪。有人丟失了牛,尋到山中來了。當時正碰上離越煮草染衣,他的衣服自然變成牛皮,染汁自然變成牛血,煮的草自然變成牛肉,手裡的缽盂變成牛頭。失牛人就抓住他送官,官府於是把他關進了監獄。

離越在獄中十二年,一直為獄監飼馬、除糞。業緣將盡時,離越的弟子,在遠處看見了師父在監獄中,即來報告國王。國王命令獄中僧人出來,離越一聽,頭髮自然落下,飛身空中,作十八種神變。國王看見,心中慚愧,向離越再三道歉。

離越解釋說:“我在過去世,也曾經因丟失過牛,誣陷誹謗羅漢,誹謗了一天一夜,就墮落三途,受了無量的苦。因為業障未盡,所以,今世雖然已經修成羅漢,但還要被人誣陷誹謗,以此來償還余債。”

羅漢已經不受後來之身,但還不免有餘報,是因為他還有怨敵存在。不過必須知道羅漢所受的業果,與普通人所受的業果,是完全不同的。譬如天人同一處吃飯,飲食卻有精粗之分;三隻野獸渡河,水的深淺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四、綺語的現世報

清代,宜興縣的潘書升,又名宗洛,康熙甲子年的秋天,夢見到關帝殿參加考試,正在髮捲紙。喊第一個人到,馬上就把他踢下去,第二名就是自己,第三名、第五名都沒到。又看見牆壁上掛了一張黃榜,榜首的名字是“○為楫”二字,看不見姓。不久,一個紅面人,提起所戴頭盔,放到潘書升的頭上。

潘書升醒來後,感到很驚訝。後來,他正式參加考試。等到發榜,潘書升果然得了第一名。潘書升又到處訪問叫“○為楫”的人,不久就訪知是婁縣的傅為楫。他特意前往拜訪,得知傅為楫,平素很有文名,主考官果然曾經把把他定為第一名,開頭兩場考試的文章,評價很高。但是,莫名其妙的因為丟失了第三場卷,所以就取消了名額。

後來經過了解:原來傅為楫有口才,平生說了很多綺語(穢話,語含淫意)。喜歡議論別人的短處,所以得到這個報應。考試揭曉後,主考官由於很愛他的文章,還特意喊他來見面。以後,傅為楫就鬱鬱寡歡,非常苦悶,沒過多久,就因腹脹暴亡。他本來可以考中第一名的,卻因惡報,而淪落暴亡。
   
周氏按曰:文人的口業中,綺語占多數。別人刺心的事,他偏偏能在談笑風生中說出來,在他的嘴裡越是順口,在別人心裡抱恨愈深。常常看見一些聰明的文人,往往貧困潦倒,甚至還不如那做小生意的人:能夠滿足衣食之需。這樣的處境,難道全是前世的緣故嗎?如果能夠心存仁厚,常以隱惡揚善為懷,那麼口中所犯四種惡業,就會自然減少、不犯了。
 
(均據清代周思仁《安士全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