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楊布和狗,哪個錯了?(共四文)

嚴謹


【正見網2013年06月11日】

一、皮為之災

豐狐長著一身火紅色、豐滿而高貴的軟毛;文豹呢,也有一張黑黃相間、十分美麗的花皮。

它們棲息在幽靜的山林,踡在深邃的石洞裡,時時刻刻警覺而多疑。白天,它們總是一聲不響地躲在洞中,夜深人靜時分,才外出覓食。再飢再渴的時候,它們也不敢到村莊附近去覓食,只是悄悄跑到人跡罕至的深山裡,尋些小鼠,捉個野兔充飢。

但是,儘管它們如此的時時防範,處處小心,卻還是常常被獵人追捕,不是落進專門為它們設下的陷阱裡,就是被卡在鐵夾上。

豐狐和文豹總是想不通,自己到底有什麼罪過,使得人類要這樣仇恨它們呢?

當然,它們不會想到,那完全是由於它們那一身美麗的皮毛,給自己帶來了如此巨大的災難。

(出自《莊子•山木》)
   
【附言】

“皮”與“災”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聯繫。美麗的皮毛,之所以會帶來災禍,是因為少數獵人,貪得美麗的皮毛造成的。

這個故事,莊子用“皮為之災”的比喻,來說明:凡是好事,都可能會變成壞事。自己要認真把握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勿張揚,勿誇耀,以免引起少數人(特別是手中有武器、貪慾極大的當權者)的妒忌與陷害。

二、楊布和狗,哪個錯了?

楊朱的弟弟,名叫楊布。有一天早晨,楊布穿著一件白布褂子,上街買東西。天忽然下起陣雨,楊布的白布褂子,打濕了,他就脫下外衣,穿著裡面的黑布襯衣,回家去。

楊布剛走到家門口,他養的一隻大狗,仿佛看見陌生人似的,對他呲牙裂嘴,汪汪狂吠。楊布見了,無名火起,拾起一根柴棍,追上去要揍它。

這時,楊朱從屋裡跑出來一看,說道:“不要打它,你怎麼能怪狗呢?如果讓你的狗,出去時一身白毛,回來時變成了一身黑毛,你能夠不奇怪嗎?”

(出自《列子•說符》)
 
【附言】

以外形、顏色等特徵,去識別事物,是狗的本能。楊布的衣服換了,狗也就不易識別,這是很自然的道理。前者是原因,後者是結果。楊布不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卻怪狗不認識他,把原因和結果顛倒了,當然是沒有道理的。
    
明明是自己的立場、觀點、行為,突然出人意料的改變了,有的人卻埋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改變了,他所犯的是與楊布同樣的錯誤。恰如有個政治人物,突然在重大問題上,一反常態,致使昨日硝煙戰友,瞠目結舌,大失所望;當年風雨故人,洞察遭騙,大驚失色。不得不斷袍割席,決然離去。其人卻責戰友背叛、罵故人無情。噫!豈不謬哉?

所以,我們無論出了什麼問題,遇到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查找原因,而不要一出問題,就先責怪別人。

三、紀昌學射

甘蠅是古代一名神箭手,利箭所向,飛鳥落地,走獸伏倒。他的學生飛衛,勤學苦練,技巧超過了老師。
    
有個人名叫紀昌,又來拜飛衛為師。飛衛對他說:“你先要學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眨眼睛的本領,然後才談得上學射箭。”

紀昌回到家,就照著飛衛的話,仰面朝天,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雙眼死死盯住穿來穿去的梭子。這樣苦練兩年後,就是有人用鋒利的錐尖朝他眼睛刺去,他都不眨一眨眼。於是,他高興地跑去告訴飛衛。
    
飛衛搖搖頭說:“還不行,你還要練好眼力,才談得上射箭。當你能把極小的物體,看得很大;將模糊的目標,看得很顯著,那時候,你再來找我。”

紀昌回到家,立即捉了只虱子,用牛尾巴毛拴住,吊在窗口上,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轉睛地盯著。十多天過去,虱子在眼中漸漸顯得大起來;三年以後,竟顯得有車輪一般大。回頭看看其他東西,都象山丘一樣巨大。他便用燕國牛角做的弓,搭上朔冬蓬杆制的箭,朝虱子射去,弦聲響處,利箭穿透虱心,而牛尾毛還好端端地懸在空中。於是,紀昌又跑去告訴飛衛。
    
飛衛聽了,高興地說:“好,你的學習成功啦!”

 (出自《列子•湯問》)
 
【附言】

飛衛不僅是一名神箭手,也算得上是一位精通教學規律的老師。他十分重視基本功的訓練,要求紀昌用五年時間,來苦練“不瞬”和“學視”。看上去,不眨眼和練眼力,並不是射箭,但這些,卻是射好箭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夫,如果讓紀昌一開始就學射箭,未必能有這樣好的效果。

在學習中,只有老老實實地打好紮實的基礎,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取得“貫虱之心”的成績。

 四、歧路亡羊

楊朱有個鄰居,這個鄰居走失了一隻山羊,連忙召集全家老小去追尋,又請楊朱派他的家僮門人,去幫忙。

楊朱奇怪地問鄰居道:“咦,只走失了一隻羊,何須動員這樣多的人去追呢?”

鄰居答道:“岔路太多了。”

過了半天,去追羊的人,都垂頭喪氣地回來了。楊朱問:“羊找到了嗎?”鄰居答:“找不到啊。”楊朱又問:“去這麼多人,怎麼還會找不到呢?”

鄰居回答:“這條大路有岔路,岔路上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羊跑上了哪條岔路。人再多也無濟於事!”

楊朱聽完這番話,頓時戚然變容,半晌不說話,整日見不著笑容。

(出自《列子•說符》)
    
【附言】

大路上因為岔路太多,而走失山羊;工作和學習,也因為行業、學科太多,而易使人們分心旁騖,不得要領;一個問題,也常常因為眾說紛紜,各執一端,而難以得到正確的結論。總之,一切事物都是很複雜的,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努力的方向和正確的指導思想,不深入實際,去具體分析,就會分不清現象和本質,辨不出主流和支流,因而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中,迷失方向,誤入歧途。

人生的大路上,歧路很多,誘惑也千變萬化,炫人心目。唯有端正身心,目標專一,凝志不移,至公至正,方能功成圓滿,達於上乘。

可不要誤入歧途啊!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