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4年04月07日】
豎刁、易牙,都是春秋時齊桓公的近臣。豎刁(刁或作刀、貂)為取悅桓公,自宮為閹人;易牙長於烹飪調味,他曾烹其子為羹,以獻桓公。他們二人,與齊桓公的長衛姬和開方等人,相與為黨,蠱惑桓公,排擠管仲、鮑叔牙等賢人。桓公死後,豎刁、易牙為了專斷朝政,盡殺群吏,立公子無詭,齊國因之大亂。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們二人,終於落了個可恥的下場。
齊桓公本是一代雄傑,他在賢相管仲和鮑叔牙、隰朋的輔佐下,成為春秋時期各諸侯的第一位霸主。他有6個兒子,長曰無詭,二曰元,三曰昭,四曰潘,五曰商人,六曰雍。其中長子為長衛姬所生,三子為鄭姬所生。在6個兒子中,以三子昭最賢,在管仲的建議下,被立為太子。而豎刁、易牙,卻勾結長衛姬,共同謀立無詭為太子,並對管仲極為不滿,利用近臣的身分,多方毀謗管仲。
管仲病危時,桓公曾問管仲:“群臣之中,誰可相者(誰能擔任宰相)?”
管仲沒有正面作答。桓公問易牙怎麼樣?管仲說:“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意謂人情莫過於愛子,易牙殺兒子做肉羹以取寵,這種人是靠不住的。桓公又問開方如何?管仲說:“背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意謂人情莫大於愛父母,開方以衛國公子來齊國,父母去世也不回國奔喪,這種人是不會忠誠的。桓公再問豎刁怎麼樣?管仲說:“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意謂人情莫甚於愛己,豎刁自閹以求寵,這種人並不是出自忠心。管仲對這三個近臣,都進行了批判,認為他們所作所為不近人情,而是另有企圖,不可委以重任。這實際上也批評了齊桓公用人不當。
管仲死後,桓公先是任隰朋為相,但隰朋在位僅一個月就死去。桓公又任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卻堅持要斥逐豎刁、易牙、開方三人,才能居相位。但是,桓公最後還是召回一度被驅逐的豎刁等人,致使鮑叔牙憂憤而死。從此以後,豎刁他們便把持了朝廷大權。齊國也從此日益衰敗。
桓公由於年事已高,又多內寵,身體越發難支。周襄王九年(前643年),桓公終於一病不起。當時名醫扁鵲,見桓公病入膏肓,也只好搖頭告辭。
易牙既與豎刁狼狽為奸,原來又與長衛姬有私,便合謀趁機改立無詭為太子。他們先是假傳聖旨,不准桓公諸子和大臣入宮探視桓公的病惰,繼而掐斷了桓公的飲食,然後派出宮廷衛卒,要去東宮除掉太子昭。宮門雖多有衛卒把守,但朝中仍然一片混亂,百僚議論紛紛,宮裡宮外殺氣騰騰。太子昭也匆匆逃至宋國。
桓公被餓死(一代霸主,由於任用奸佞為重臣,而被餓死,真是教訓慘重!)以後,易牙他們秘不發喪,然後對雲集在宮門口的朝廷官員大下毒手。頓時,血肉橫飛,屍首遍地,一場宮廷政變終於發生了。接著,長公子無詭即位,其他諸公子亦各自擁兵對抗,爭相占據了左宮、右宮和其他重要據點,刀光劍影,兵刃相見,使整個臨淄城,成了一座人間地獄。而桓公的屍體,卻一直在床上停放了67天,沒人理睬,弄得腐臭不堪,從屍體上滋生的蛆蟲,竟爬出宮門之外。
轉年三月,宋襄公以支持齊太子昭復國的名義,聯合衛、曹、邾諸國出兵伐齊。易牙奉無詭之命,出城迎戰。這時,高虎與國懿仲兩位老臣商議,暗中在城樓上埋了伏兵,置酒宴請豎刁。豎刁不知是計,終於當場被殺。易牙得到消息,連忙帶了數名心腹,逃往魯國。長衛姬和開方等一批黨人,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於是,太子昭繼位為公,這就是歷史上的齊孝公。然而,齊國由於經過豎刁、易牙為首的一場動亂,雖然國祚仍甚綿長,但其國力,已遠非桓公為霸主時可比。
奸佞結黨誤國,危害可謂大矣!
正是:
落花流水春光去,
都是奸佞行詭計。
昔有豎刁今中共,
禍國害民難未已。
喚我華夏睡獅醒,
共傳《九評》淨環宇;
雷霆戰鼓轟轟響,
人兵天將凜凜齊;
號角長天正吹徹,
天滅中共即開啟!
(事據《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