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虞母以口授教子(二文)

陸忍


【正見網2016年03月22日】

一、虞母以口授教子

元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虞集,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祖籍蜀郡仁壽(今屬四川),後遷居臨安崇仁(今屬江西)。他是宋代丞相虞允文的五世孫,元成宗大德初年(1297年),入京為大都路儒學教授、國學助教。元仁宗時,為集賢修撰,後升為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元文宗時,任奎章閣侍讀學士,與中書平章趙世延等編纂《經世大典》,篇幅甚巨,有八百帙。晚年以病辭歸。

虞集很有文名,能詩善文,與楊載、范梈、揭溪斯並稱“四大家”,著有《道園學古錄》五十卷和《道園類稿》等。

虞集能夠成為元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與他母親楊氏為他親授書籍是分不開的。虞集自小聰明過人,三歲便知道讀書。遺憾的是,當時正處在宋、元交替、兵荒馬亂之際,百姓大多流離失所。那一年,虞集的父親帶著妻子楊氏及兒子,全家老少為避戰亂,逃到福建、廣東一帶。當時正處於戰爭時期,倉促逃難中,哪裡顧得上帶什麼書籍!所以一旦安居下來,虞集家中竟無書可讀。幸虧虞集的母親楊氏,曾經熟讀古書,知書識禮,便憑著自己平時讀書的記憶,每天給兒子口授《左傳》、《論語》、《孟子》以及宋代著名文學大家歐陽修、蘇軾等人的名文,教虞集認真讀。虞集也十分聰明,又能刻苦向學,聽過母親的口授,幾乎就能夠背誦。憑著過人的天賦,在戰亂中,虞集就這樣讀了不少的口授之書。

等到戰事稍平,他們回到長沙,虞集正式跟從老師學習時,才能夠得到刊刻的書來讀。而這時候,虞集差不多已將古代的諸經讀了個遍,並且已經通其大義了。虞集母親楊氏的父親,精通春秋之學,而其族弟楊棟,又明於性理之學,楊氏還未出嫁時,就已經深受其父親和族弟的影響,精通春秋和性理之學,所以,教起兒子虞集及虞集的弟弟虞盤來,自然也就得心應手。因為這個原因,虞集及其弟弟,均在家中受啟蒙教育,達到很高深的程度。出外又跟從其父虞汲的好友、著名學者吳澄學習,淵源有自,打下了良好的學問底子,這是虞集後來成為著名學者、文學家的堅實基礎。終其一生,虞集寫了足有一萬篇文章,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多產的作家。他所作的詩詞、散文,有不少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虞母楊氏以口授的方式,教虞集讀古代典籍,這在中國教育史上顯得十分特殊,神奇!留下了一個珍希可貴的教育特例。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多有神奇。華夏子孫,都應該感謝上蒼的恩惠,並要努力學習、繼承,發揚光大,不負神意!

二、王冕廟中讀書通曉達旦

王冕是元代末年著名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飯中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諸暨(今屬浙江)人。他的一生並不順利,屢次參加科舉考試不中,到處奔波;謀求官職不成,失意回家。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進軍浙東,第二年,王冕在浙江金華(當時稱婺州)投奔朱元璋,任咨議參軍,不久便病死了(王冕逝世於1359年)。可以說,王冕一生在仕途上是坎坷潦倒的。

但是,王冕卻有很高的畫名和詩名,當然這些成就並非輕易得來。王冕出身於貧苦人家,所以從小就過苦日子,年幼的時候,每天都要出去放牛。但是王冕生性好學,不甘心天天過這樣的牧童生活,便時常偷偷到學堂中,聽秀才們讀書。他常常聽讀書聽得入了迷,以至到傍晚將要回家時,竟找不到牛了。王冕的父親,見兒子放牛竟然丟了牛,十分生氣,狠狠責打他。可王冕仍然醉心於偷聽讀書,放的牛常常照丟不誤。

王冕的母親,倒是比他的父親開通,見兒子如此沉迷於讀書,便對丈夫說:“孩子對學習痴迷到如此程度,為甚麼不遂了他的心願呢?”這樣,王冕才得到了更多的學習時間。

家裡實在太貧窮,晚上點不起油燈,王冕無法,便常常夜晚到附近的一所寺廟中去,坐在廟中佛像的膝蓋上,就著佛像前點的長明燈讀書。書聲琅琅,常常是通宵達旦。寺廟中的塑像,有一些是猙獰可怕的,王冕一個小小孩子,深夜獨處於其間,卻絲毫也不覺害怕。

後來,紹興的一位學者韓性,聽說了王冕的好學精神,深為讚賞,將他收為自己的弟子,悉心教育,王冕終於成為一名通儒。韓性不幸去世後,韓性的門人對王冕仍然很恭敬地侍奉,就像對待韓性本人一樣。

如果不是王冕的母親勸告丈夫,支持兒子讀書學習,王冕也就不可能成才。王冕母親雖然沒有親自對王冕加以教育(當然這其中也有客觀的原因,因為王家十分貧窮,想其母親恐也不可能讀書識字),但道義上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那位前輩學者韓性以及韓性門人的善良相待,也都是令人十分感佩的!

(《明史•王冕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