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6年03月29日】
《漢書•列傳第六十八》記載:
王賀,字翁孺,漢武帝時,任繡衣御史。他拘捕到魏郡群盜首領——堅盧的屬下以及因為怯懦而執行捕盜命令不力的人,約上萬人,都減刑不殺。而其他大行政區的御史暴勝之等人,上奏要斬首的人,上至兩千石、千石俸祿的官員,下至因給盜賊提供飲食而受牽連的百姓,加起來有上萬人。這些事在《漢書•酷吏傳》中,均有記載。
王賀因“不稱職”(指他對 “約上萬人都減刑不殺”事)被罷免。他慨嘆道:“我聽古人說:救活上千人的人,其子孫後代必能封侯。我救了上萬人,我的後世家族,也許會興旺發達吧?”
中國古人有一種“承負”的觀念,他們認為父輩積德,來不及得到善果,可將其轉給子孫後代享用,如同遺留財產一樣。王賀的情況,大概就屬於此類。他頂著壓力,挽救萬餘無辜,免於一死,最後卻落得個被免職的下場,就其個人來說,確實是因積德而失富貴了。
不過,他的家族,卻一直很興盛,據《漢書》記載,王賀後代之中,有九人封侯,五人官至大司馬,最後還出了一位皇帝——王莽。值得注意的是,更始帝從王莽手中,奪回政權後,除誅殺王莽一家,並未牽連王氏宗族的其他人!這在連坐制度盛行的封建社會,是非常少見的,因為王莽所犯的是最嚴重的“大逆”之罪,按慣例是要株連九族的。
在史書中,“承負”現象,屢見不鮮,其道理何在呢?這可以用“道德傳承”來解釋:家族的先輩,有美好的德行,必然影響到子孫後代,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後代或多或少地繼承先代的遺德,也就能或多或少地取得相應的成就。另外,因先輩而得利受益的人們,必然感恩相報,若不能報之於恩人,也會報之於恩人的後代。緊要關頭,有一人相助,都可能改變命運;何況多人一起,相助於恩人的子孫呢!由於以上原因,大德之人,即使自身未發達,其家族後代,也容易興旺,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承負”不是必然的,子孫後代若秉承先代留下來的德行很少,自己又未能再積新德,等先人遺留的恩惠耗盡,富貴、地位也就一去不復返了。所以,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因此,父母若真為子女的前途著想,除讓他們接受種種技能培訓外,也該為之廣積福德,並以德相授:教育好子孫,讓他們自己能行善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