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魏徵諫言 通古貫今

李義


【正見網2016年11月11日】

任何一個強盛的朝代,都是君臣一心,大臣忠心輔佐,君王勵精圖治的。魏徵援引隋朝末年的一件事來進諫唐太宗,可謂用心良苦。

貞觀四年,唐太宗談論隋朝統治的時候,魏徵對答說:“我過去在隋朝,曾聽說有盜竊案發生,煬帝派於士澄追捕。只要發現可疑的人,就苦苦拷打,被迫含冤承認自己是盜賊的有二千多人,隋煬帝下令在同一天全都斬決。大理丞張元濟感到奇怪,試查有關案件的文書,竟有六七人在盜竊案發生的那天,原先就關押在別的地方,盜案發生後才放出來,可也被審問拷打,受不了痛苦,自己屈認行盜。張元濟因此再進行推究,這二千人中只有九個人當時行蹤不清楚。官吏中有熟悉這些人的,證明九個人裡有四個不是盜賊。有關部門因為煬帝已下令斬決,就不把真相上奏,結果把這兩千人統統殺掉。”太宗說:“這不僅是隋煬帝暴虐無道,臣下們也不盡心辦事。他們應當匡正諫諍,不怕有殺身之禍, 怎能一味諂媚奉迎,不講原則地去討皇上的歡心和稱譽。隋朝君臣都是這樣,怎麼能不失敗?我依靠你們共同輔佐,就能使監獄空無一人。希望你們能善始善終,常像今天一樣。”

魏徵與唐太宗能夠一心都為大唐的昌盛著想,才是今天我們的表率。

原文:貞觀四年,太宗論隋日。魏徵對曰:“臣往在隋朝,曾聞有盜發,煬帝令於士澄捕逐。但有疑似,苦加拷掠,枉承賊者二千餘人,並令同日斬決。大理丞張元濟怪 之,試尋其狀。乃有六七人,盜發之日,先禁他所,被放才出,亦遭推勘,不勝苦痛,自誣行盜。元濟因此更事究尋,二千人內惟九人逗遛不明。官人有諳識者,就 九人內四人非賊。有司以煬帝已令斬決,遂不執奏,並殺之。”太宗曰:“非是煬帝無道,臣下亦不盡心。須相匡諫,不避誅戮,豈得惟行諂佞,苟求悅譽?君臣如 此,何得不敗?朕賴公等共相輔佐,遂令囹圄空虛。願公等善始克終,恆如今日!”(出自《貞觀政要》)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