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范仲淹尊重百姓的常情(數文)

曾敬賢


【正見網2018年04月09日】

一、范仲淹尊重百姓的常情    

宋朝時,強盜張海,即將率領部下進入高郵,知軍(官職名)晁仲約,預料自己無法抵禦,就昭示當地富有的人,捐出金錢、牛羊、酒菜,去歡迎慰勞賊兵。事情傳到朝廷,朝廷十分震怒,富弼提議:處死晁仲約。范仲淹說:「郡縣的兵力,足以應戰或防守,遭遇賊兵不抵禦,反而去賄賂。在法理上,知軍必須處死。然而,當時實際情況是:高郵兵力不足,根本沒有辦法抵抗或者防守;而且百姓的常情,只要捐出金錢食物,就能避免殺戮搶劫,一定很高興。如果殺了知軍,就不符合立法的本意。」

宋仁宗於是放過了知軍。富弼生氣地說:「我們正要弘揚法令,你卻多方阻撓,這樣如何治理百姓!」

范仲淹私下告訴他說:「本朝開朝以來,未曾輕易處死臣下,這是一種美德。怎麼可以輕易地破壞呢?假如皇上做慣了這種事,不考慮百姓的常情、不從實際情況出發,而濫加殺戮,恐怕將來我們的性命,也不可保了。」

富弼頗不以為然。後來,兩人出巡邊塞,富弼從河北回來,進不了國都的城門,又無法知道朝廷的心意。整夜彷徨於床邊,感嘆地說:「范六丈(范仲淹)真是聖人啊!」

二、王陽明堅持正理,不牽就錯誤

明朝時,王陽明捉到叛逆份子朱宸濠。以後,江彬等人才到達。於是,江彬散布謠言,中傷(王)陽明公,陽明公不以為意。初次見面,江彬等人,把座位設在旁邊,要陽明公坐。陽明公假裝不明白,直接坐在上座上,而使人移其他位置於下首。江彬等人,立即惡語相向,陽明公則以例行的交際禮儀,心平氣和地曉諭他們。又有人為陽明公解釋,江彬等人,這才平息。

陽明公並不是爭奪座位,只怕一旦接受其牽制,則以後有事,都要聽他們的擺布、指使,就無法有所作為了。

三、程琳不願虧民

宋朝人程琳,字天球,任三司使時,有人認為:百姓們的捐稅,名目繁多(當時有大麥、織絹、綢鞋錢和食鹽錢等名目),恐官吏從中作假貪污,想除去繁多的名目,合為一項。

程琳說:「合為一項,以除去繁多的名目,一時是很方便;可如果以後有喜歡興利的官吏,必定會增加稅目。這樣,會更加重百姓的困苦!」

主張合併稅目的人,雖然口頭表示同意,心裡卻不認可這種看法。直到蔡京推行方田法,把所有稅收,合併為一,結果嚴重加大負擔,百姓苦不堪言,吃了大虧!這才想起程琳的話來,讚嘆他想得深遠。

四、唐文宗革除弊端,平心靜氣

唐文宗將在京城南郊,舉行祭天儀式。祭祀前,有官員進獻相撲藝人,組織大家看相撲(摔跤比武)。文宗說:『我正在清修齋戒,怎麼適合觀賞相撲之戲呢?」

左右的人說:「以往都有這種舊例。而且,他們(相撲藝人)已經在宮門外等候了。」

文宗說:「這大概是要領取賞賜。讓他們面向外邊,給老百性表演一下。然後,給他們賞賜,讓他們離開。」

又有一次,群臣們都想觀賞鬥雞。有個優伶,一直稱讚:「雞又大,又好!」

唐文宗說:「雞既然這麼好,就賞賜給你好了。」觀賞鬥雞的事,又取消了。
    
【馮夢龍評曰】
唐文宗既不追求好聲名,以顯揚前人的過失。又不好嬉戲,而打開諂諛之人、藉機為非的端倪。他察覺到弊端,便隨即棄除。但是又顯得平心靜氣。就這一點而言,他稱得上是聖明的君王。

五、皇帝假稱喝醉,大家都得平安

孔守正,擔任殿前都虞候時,有一天,在北園侍候宋太宗宴飲。孔守正喝得大醉,與王榮,在宋太宗面前,議論邊塞戰功的事,一時憤怒,爭吵而失態。左右侍臣,請求把他們交付官吏處置,宋太宗不許。

第二天,兩人一起到殿廷請罪。宋太宗說:「昨天,朕也喝得大醉,不記得發生過什麼事了。」
 
【馮夢龍評曰】
給人喝酒,而規定他不能亂性,很困難啊。假稱一起喝醉,又不失朝廷的體統,而且他們(兩個到殿廷請罪的人)也未嘗不知道警醒。

六、善者不変!蕭規曹隨

曹參奉召入朝為相,準備出發時,囑咐接替他官位的人說:「要時刻掛記著齊國的刑獄和市井。」繼任者問:「官府治事,難道沒有比這更重要的工作嗎?」曹參說:「監獄、市場,都是容納庶民的地方,如果管理不當,奸人容易為非作歹。」

後來,曹參當上宰相,一切事務都遵照蕭何的舊規辦理,自己則每天暢飲美酒。無所事事。賓客來拜訪他,都想勸說他一番:要他多管事,大顯身手!。賓客一來,曹參就請他們喝酒,只要賓客想說話,曹參就又請他們喝酒,一直喝到他們酒醉為止,始終沒有機會說話。

惠帝責怪曹參不管事,囑咐曹參的兒子、中大夫曹窗,私下去問曹參是何用意?曹窗借休沐的時候回家,勸諫曹參。曹參很生氣,打了曹窗兩百鞭!惠帝責備曹參說:「這件事和曹窗有什麼關係?是我要他去勸你的。」曹參脫下冠冕,謝罪說:「陛下自己覺得,你與高祖皇帝相比,如何?」惠帝說:「我怎麼比得上先帝?」

曹參又說:「陛下看微臣的才能,和蕭何比較,如何?」

惠帝說:「你好像不如他。」

曹參說:「陛下說得很對!高祖皇帝和蕭何,定天下,法令已經非常清明。如今陛下以無事治理天下,參等謹守職務,遵循前規,不是很好嗎?」

惠帝說:「老子說:『善者不變,不善者變。』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說!」

【馮夢龍評曰】
這不是在掩飾自己的短處,而是表現自己的長處。相國屬吏辦公的官署和相國的花園相鄰。群吏每天歡呼喝酒,聲音傳到隔壁。相府的侍衛希望相國能到花園裡來遊覽,聽見後管管他們。曹參聽說了這件事,就在花園裡擺酒設宴,飲酒歡呼,和隔壁的聲音相應和,侍衛就不再說了。如此極力鋪陳太平時期的景象,暗地裡又有減少近臣讒言的作用。

「善者不變,不善者變。」 這話很重要!

(均據明代馮夢龍《智囊全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