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選粹:古人的道德與智慧(二十)(數文)

陸善


【正見網2018年10月26日】

一、家家禱告、戶戶追念周文襄

周忱,字文襄,任江南巡府時,蘇州拖逃稅款達七百九十萬石。周文襄查閱文書,非常奇怪,詢問父老鄉民,都說:「蘇州富戶財力雄厚,但不繳損耗附加稅,把這部分稅,全轉嫁於貧民頭上。貧民無力支付,紛紛逃亡遷徙。」有見於此,周文襄創建平米制度,官田、民田都加征損耗附加稅。蘇州稅額二百九十多萬石。周文襄與知府況鍾,仔細核算,清除減免八十多萬,按老規矩,團局不能收稅糧。周文襄責令成立便民水路運輸線,每個鄉鎮推選富裕而有勢力的一人為糧長,負責徵收本地夏秋兩次田稅,加征損耗附加稅不過十分之一。又在糧長中選擇財勢較差的負責押運。根據路程遠近難易,適當撥出一定數量的稅糧做運費。臨清、淮安、南京等地倉庫,分等確定支付運費額,填報收、支、餘數字,把餘糧分別存入縣倉,稱為余米。米有多餘、或減少,第二年徵收原損耗附加稅的十分之六,第三年徵收十分之五。這樣做還有剩餘。正統初年(1436)淮、揚地區遭災,鹽稅虧征。周文襄巡迴視察,奏請朝廷核准,責令蘇州等府調撥剩餘米,每縣撥一、二萬石,運到揚州鹽場儲存,做為該縣來年田租。鹽戶上繳私鹽換米。當時米貴鹽賤,官府得以存鹽,鹽民得以充飢,公私兩利。周文襄在江南二十二年,每遇水旱荒年,便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相應的臨時濟民措施,用余米做調濟。正賦以外,沒有任何雜稅,而每年上繳朝廷多達百萬。至於一些公共場所、學校、賢祠、古墓、橋樑,河道修繕、整治、疏理的經費,都仰賴余米。周文襄離去江南後,這裡的百姓,家家禱告、戶戶追念周文襄。
    
【馮夢龍評曰】
其後戶部說助農余米,失於稽查考核,奏請派主管部門全部收歸官府。於是徵購混亂,拖逃稅糧越來越多。余米備用,本來是以緩和、救濟災情為主。後來收歸官府,官府不能使余米增加,而百姓又失去了依靠,試想當今春秋兩稅的損耗附加稅,何止十分之一,實徵稅額高達十分之五、六。從前為甚麼能徵收少還有剩餘,現在加派多反而不足?江南百姓怎麼能不家家禱告、戶戶追念周文襄先生呢?

何良俊說:周文襄做江南巡撫十八年,經常駕著小船,沿村逐巷,隨處詢訪。遇到鄉鎮老農,就請到一起,坐在竹塌上,考察地方政務、風土民情,所以制定記糧加耗的制度。然後又針對金花銀、粗細布等項生產,適當加稅,斟酌補益,減輕田稅,各項措施,真可說是盡善盡美!顧文僖說:「 遵循周公(周文襄)的制度,稅政就得到治理,違背周公的措施,稅政就要混亂。」這種評語,並非空話。從歐石岡變更論田加耗之法,遂使國稅虧損,遺禍無窮。有地方責任感的人,能不留心嗎?

 二、百姓稱讚知府是神仙!

陳霽岩,任開州知府,正趕上崇禎己已年(1629)水災,他責令主管部門,規定最困難戶,救濟口糧一石,差一些的救濟五鬥。務必讓災民得到實惠。

發放救濟糧時,編號、打旗,領糧的按順序,進倉領取。災民近萬人,無人吵鬧。陳霽岩知府,親自坐在倉庫門旁的小棚子裡,執筆點名,注意觀察衣著容貌,把最困難戶,暗記下來。次年春,上司公文,責令再次救濟最貧困戶。辦事人員,提議頒布告示,讓個人申報。陳霽岩知府說:「不用了。拿出前次點名冊,查出其中的暗記就行了!」於是立即看冊,直接通知重災戶領糧。

百姓得知其事,都把知府,當成神仙,讚嘆道:「陳霽岩知府料事如神,他準確知道誰最窮困,最應該補助。太精準了,真是神仙啊!」其實是前次領救濟糧時,人們都沒有偽妝,真態盡顯。因為去年他早就在名冊上做了記號。
   
 三、濟民有方,一舉數得

陳霽岩在開州的己已年(1629)冬天,倉庫存糧用光了,撫台命令各州縣動用庫存白銀二千兩,收購糧食.這時糧價飛漲,每石白銀六錢。各州縣遵命執行、派大戶認領購糧,出價五錢一石,大戶自己陪一錢,另增損耗一錢。水災之後,大戶怎麼能承受得了?而入倉糧僅有四千石。

陳知府堅央不執行,竟因此被彈劾。因為災年,免予處分。到第二年秋天,全州豐收,附近州縣年景也好,糧價降到三錢一石。這時陳知府才申報撫台批准動用庫存白銀二千兩,派大戶分別認領購糧。報價三錢,如數支付。此後糧價更降到二錢五分一石,大戶請扣除多餘的差價,知府笑著回答:寧增加購糧數,不能減少糧價銀.這樣比上年買糧.增加三千多石,全部退還上司所撥外,淨餘七百餘石,全部發給流民,讓他們安家,恢復生產。
    
以前本州有土城十五座,因連年大雨澆灌,有十幾處崩塌。第二年秋天,有人主張修復,派鄉民出工,知府不准。曾經兩年遭災,流亡的百姓,聽說免除了災年糧稅,都想歸還故鄉。因此知府發布告示,招撫流民說:「歡迎儘早還鄉種田,官府一定發放救濟,幫助你們安家種麥。」於是指令以前大戶所購的餘糧,限期發放給還鄉流民。同時在各城門一裡地外,豎上木牌,讓流民將領來袋子裝滿土,背到城上,填補崩塌之處。由鄉鎮保甲長,在臉上蓋印,然後到倉庫驗印發糧。發放了救濟糧,招回了流民,又修復了城牆,一舉數得。

四、深入實際,仔細摸底

北方州縣,只有審理公平承擔徭役,是理政治民的首要任務。三年審理一次,召集一州八十八裡的百姓,集中在院子裡,校實勘定。從最富到最窮,定為九等,賦稅、勞役,都據此攤派。其中主事人有裡長、老人、書記官,根據他們的意見審定。這三人,因此得便攬權索賄。

陳公(陳霽岩)到任,按期審理均徭,尚待一年以後。便取出舊卷宗,逐冊查看。自上上至下下七等,按名單、籍裡分冊填寫。每日上堂,隨身攜帶,或假日、或斷訟、或清理雜務,遇到懂事而且樸實的人,出其不意,召到辦公桌前,問明是何裡人,就挑出該裡的大戶,詢問其家境如何?近年誰是暴發戶,哪家逐漸衰落等等,按回話人的答覆,親自記錄在冊。記錄的情況,還要多次核實,被詢問者的回答,大體一致。

有一天,又點查農民,集中本州二百多人,各發給一張紙,讓他們分別寫上本裡自萬金至百金的富戶名單,嚴格告戒:不要謊報欺瞞。又趕上朝廷聖典,先聲稱要點齊各裡民工,屆時全部集中,就讓裡長,老人、書手,到察院分坐三處,分別發給紙筆,讓他們開列大戶近年之消長,殷實厚道者不列名單。以上的專題採訪,編成底冊。審理時全保甲人,一齊在堂下,陳公親自考核。選擇其中一兩個老實忠厚的人,做為公正,與裡長一同匯報大戶中誰該升、誰該降。這些人因為底冊記錄甚明,所以都據實舉報。於是斟酌審定,費時不久,便可編出服役名冊。這樣,一天審理四、五個裡。經常是州官等待百姓,而不讓百姓等待州官。方便了百姓,又合理地分擔了徭役。這種深入實際,仔細摸底的調查研究,為執行政策,提供了依據。實在是好!
 
五、糧價穩定,大家太平無愁

趙清獻在熙寧年間(1068—1077)出知越州。兩浙地區,遭受蟲旱災害,米價飛漲,因飢餓而死的人,不絕於路。各州都在通衢大道,張貼布告,明令禁止抬高米價。

唯獨趙公(趙清獻)張貼的告示相反,讓米商「增價買糧」(多多買糧,賣糧時可以增價)。米商們買糧食多了,集中到米商手裡後,糧價反而降了下來。外地鬧飢慌時,這裡的米商仍有米賣、賺錢,百姓不缺飯吃,大家太平無愁。

【馮夢龍評曰】
一般說來,物以稀為貴,多則賤。趙清獻的政策是不求賤,而求多。多了以後,自然會便易下來。這真是聰明人。
    
六、分散安置,災民很受感動

鄭公做青州知府時,河北遭水災。百姓為了找吃的活命,到處流竄。鄭公宣傳「濟困扶貧,善惡有報」的天理,動員本地區百姓出糧,增加官倉儲備,分別存放在十幾處,同時考慮到吃水燒柴的方便。官吏有資望的、等待補缺的和寄居本地的,都用自己的俸祿,捐助救災。把逃來的難民,分別集中多處安排,又派人帶著酒肉飯菜慰問,並指派窮民中的老弱病殘人員,負責領取救濟品。一切安排熱誠周到,災民很受感動。

於是人人盡力,開墾山林坡澤,生產自救。凡有死傷,都採取措施,幫助埋葬治療。

第二年小麥豐收,災民生活更加改善,青壯年中,主動應招募當兵的,有上萬人之多。

皇帝得知青州安置災民的情況,成績優秀。便派特使,去嘉獎慰勞。以前救災,都把災民集中在城鎮,設立粥鍋,統一管理。因此有的生病,發生瘟疫;有的喝不到粥,領不到救濟糧,竟然餓死。這種做法,名為救濟難民,實際是致他們於死地。鄭公救濟災民的這種辦法,簡便易行。朝廷號召各地,都以他的辦法為範例。
 
【馮夢龍評曰】
鄭公能在貧弱的環境中,創造出富強來。這才真正是經國大手筆!

七、災民到這裡,就像回了家!

滕元發擔任鄆州知州,正逢災年饑荒,他向淮南借米二十萬石,做儲備。當時淮南、京東地區都缺糧,他便向城裡的富戶宣布:災民將要流竄到這裡,沒辦法安置,要發生瘟疫,勢必涉及到你們。這樣會對大家都不利。我想在城外廢棄的舊營地,搭些席棚,安置他們。大家都贊成。

於是,搭起二千五百間,臨時住房。災民陸續到來,按到達先後,分別撥給地種,安排鍋灶,發放器具,並按照軍隊的辦法,編制組織。年齡小的燒火,青壯年砍柴,女人打水做飯,老年人在家休息。災民到這裡,就像回了家。

皇上聽到後,特意派工部郎中 王右,來視察。王右看到,災民住地房屋、街道整潔,男耕女織,如同軍隊的營盤,非常吃驚,他畫了圖,向皇上匯報。皇上特意發布詔書,通令嘉獎。   

【馮夢龍評曰】
祁爾光說:滕元發處理流民的辦法,與鄭公大體相似。但鄭公的辦法,是分散而不騷擾;滕元發的辦法,是集中而能善管,二者都值得效仿。
    
八、討伐不如安置!

成化初年(1465),從陝西到荊、襄、唐、鄭一帶,都是高山大谷,綿亘千裡,卻無人治理。於是,這裡就成了逃亡、盜匪、流寇集聚、窩藏的地方。李千斤就是在這裡作亂的,以後還有李鬍子。這些流民聚事者,不下萬人。

都御史項忠,下令主管部門追捕,好多人被打死。祭酒(官職名)周洪謨,很同情,作《流民說》一文,大意說:東晉時,松滋縣百姓,逃亡到荊州,荊州為他們安置到滋縣,即以滋縣命名此地,給逃亡來的百姓置居。陝西雍州百姓,逃亡集聚到襄陽,於是在襄水邊設置南雍州。以後松滋便隸屬荊州,南雍併入襄陽。至今有一千年,平安無事,這是前代處理流民辦法得當的結果。現在若是允許流民,靠近縣城的可以加入戶籍,離縣城遠的可以設置州縣,派定官吏,編制裡甲,放寬徭役,使他們安居生活,流民便可和一般百姓一樣,為甚麼要驅逐他們呢? 為官者應當愛民如子,討伐不如安置!  

李賢 很贊成這種主張.到成化十一年(1474),流民又一次逃聚到這裡。李賢便引述周洪謨的說法,上奏章給皇上,派副都史原傑,到當地處理此事。原傑一個個地到各郡縣的深山窮谷,宣布皇上的善意,訪問流民父老,他們都高興興地願意加入當地戶籍,做良民百姓。於是召集湖北、陝西、河南三省官員,稽查流民,共有十二萬三千多戶,都分給他們土地,讓他們開墾種田,上繳賦稅徭役。建立州縣,加強管理。便劃定竹山地區,設置竹谿縣;劃定鄭津地區,設置鄭西縣;劃分漢中洵陽一帶,設置白河縣。把西安的商縣,提升為商州;又把商州,劃分為商南、山陽二縣;又分割唐縣、南陽、汝州的土地,設置桐柏、南台、伊陽三縣。這樣使流民和當地人,參錯雜居。又就鄖陽城,設置鄖陽府,以統轄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山、津縣等六縣之地。又在鄖陽設置湖廣行都司、鄖陽衛,以為保安措施。

因為善於選用賢能之士,擔任太守、縣令,使流民都得到安居樂業。
 
【馮夢龍評曰】
當今招撫流亡遷徙的百姓,都是一紙空文。即使有地,卻沒有住房;有田,也無法耕種。百姓怎麼能夠歸服?難怪他們變為流寇了。假如能拿出討伐山賊經費的一半出來,選擇一個實心幹事的人,專管招撫,籌劃百姓謀生之計,百姓便慶幸有了生存之路,誰樂意當賊寇呢?專門用錢財、兵力,去鎮壓流寇,去維穩;不如拿些錢去安置流民、貧苦人,使百姓安居樂業,為上上之策。

九、百姓作揖,感謝清官!

治平年間(1064—1067),河北災荒,接著又發生地震。百姓一粒糧食沒有,往往賤賣耕牛,以苟延歲月。這時,劉渙擔任澶州知府,撥出公款買牛,次年地震平息了,逃亡的百姓陸續回來,但沒有耕牛種田,市場的牛價,上漲十倍。劉渙把所買來的牛,按原價,賣給百姓。百姓作揖,連呼:「青天老爺!」感謝不盡。

所以河北一帶,只有澶州百姓,沒有流離失所。

十、丁謂先挖路,再復修,事半功倍

北宋真宗趙恆 祥符期間(紀元1008—10I6年),皇宮中,起了大火,燒毀宮殿,甚為嚴重。當時的丁謂,負責主管被火燒毀宮室的重修工作。丁謂憂慮取土建殿的地方太遠,多有不便,於是就命令建築工人,挖掘附近的重要交通道路,取土。用了沒有多長時間,就把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挖成了一條巨大的深溝。並把汴水的堤防掘開,引用汴河的水,都流進這一巨大的深溝,成為一條小運河,調遣各地的竹木筏及船隻,運輸各種建築材料,所用各種建築材料,都是通過小運河,運進來的。這樣,重建的工程,就迅速方便。

等到丁謂把重建宮室的重大任務完成後,就用原來拆除的被燒宮室的破磚爛瓦和廢土,再填進水溝裡去,重新修成重要街道,恢復了原貌,並且煥然一新。這樣做,是一舉數得!用水運比陸路運費低、用人少,還可為建築宮室提供水源,計算起來,可節省的費用很多,可以用億、萬來計算。又大大的節省了時間。朝廷內外,都稱讚其策劃精良,有創造性。
 
【附錄:歷史人物大辭典】(此系筆者所附)
丁謂(966~1037)北宋臣。字謂之,一字公言,蘇州長州(江蘇蘇州)人。淳化進士。《宋史》言其「機敏有智謀,險狡過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為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與王欽若,迎合真宗,大造宮觀、屢上祥異(多次講天降祥異,是聖皇之福:亂吹捧皇帝)。五年(1012)任參知政事。天禧四年(1020)排擠寇準去位,拜相,封晉國公。勾結宦官雷允恭,獨攬朝政。後被貶崖州、雷州。死於光州。

(筆言附言)馮夢龍的《智囊》中,選擇了少數奸佞人物,在某個時期,所做的好事。用古人的話說:這叫做「不以人廢言,不以言廢人。」

這是筆者所選擇、留下的一篇,以窺見馮夢龍的風格。

(以上均據明代馮夢龍《智囊全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