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晏嬰

曾敬賢


【正見網2019年05月11日】

晏嬰(?一前500F)春秋時齊國臣。名嬰。字平仲,諡平。人稱晏子。夷維(今山東高密)人。前556年,父叫晏弱(亦稱晏桓子),卒,晏嬰得襲為大夫。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曾為齊景公相。以「節儉力行」,為齊人所尊重。其身不滿六尺(古制),處相位而不敢居傲,且食無二種以上葷菜,衣冠僅夠換洗,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妻妾無絲織之衣。祭祀時,祭品少得不夠裝滿祭器。前552---前550年間,曾屢勸齊莊公,勿失信、而插手晉國欒盈之亂,以免得罪強晉、而陷國家於危難。齊莊公不聽,攻入晉國,歸途折兵且負傷。前548年,崔杼殺齊莊公,晏嬰不願為齊莊公而死,認為:「君若為社稷死,則吾甘為之死;君若為私死,則不然。」晏嬰自認無罪,故不逃亡。又不肯依附於崔杼。崔杼礙其深得民望,終不敢加害之。史稱「晏子不死君難。」
    
前545年,齊相慶封(人名)及心腹盧蒲嫳,欲殺齊惠公孫子雅、子壅,盧蒲嫳請謀於嬰,嬰推託、部屬不中用,而且自己智不足為謀,但表示願保守該秘密,後慶封被殺,前因崔杼之難,而流亡之群公子皆返,齊景公歸還各自封邑,亦將鄴殿六十邑,賜給嬰,嬰不受。

子尾問晏嬰:「富,是人之所欲。而你為何獨不受?」嬰答:「慶氏之亡,在於貪慾。今吾邑本不多,若受鄴殿,則欲貪而將亡。吾非厭惡富裕,乃恐因此失去原有之富。「利過則敗」,「富如布帛之有幅,須有所限度。」齊景公遂給較小之北郭,佐六十邑。嬰方受之。於是子尾、子雅亦仿效之。齊景公見其忠,故寵用之。

前544年,吳公子札(亦稱季札)訪齊,晏嬰從公子札言,通過田桓子交還政柄、及食邑於齊景公,從而得避後來欒、高之難。前539年,為齊景公娶繼室於晉,對宋執政叔向預言齊國將歸田氏,認為齊景公厚斂民人之大半,府庫多朽蠹之儲,而百姓有凍餒者;刑罰苛密,民遭刖刑(斷足之刑)者多,使「踴貴履賤」(本成語典出於此)。然田氏雖無大德,卻大鬥出,小鬥進,故齊人愛而歸如流水。

此前,其家處鬧市,擁擠嘈雜,齊景公欲為其更宅,給他換一套好房子。嬰辭卻言:「祖居已覺過侈。而且處鬧市,亦有所便利。」齊景公於是問市面物價,晏嬰乘機以「踴貴履賤」諫之,齊景公於是減省刑罰。後,齊景公乘嬰為己迎娶於晉之機,拆民居,而為嬰建新居。晏嬰返,拆新居,而修復民宅。仍住舊居。齊景公初不許,晏嬰托田桓子代請,方獲准。前532年,田桓子及鮑氏攻欒、高氏,晏嬰保守中立。欒、高氏奔魯,田、鮑分其家產,晏嬰勸田桓子,上繳齊景公。田桓子從之,且隱居於莒(今山東莒縣)。齊景公遂賜田桓子高唐(今山東禹城縣西南)之地,田氏之勢於是愈壯。

前522年,齊景公患瘧疾不愈,佞臣梁丘據等,勸齊景公殺祝、史以謝諸侯,齊景公徵詢於晏嬰,嬰乘機借歷史故事諫其「行寬政,毀關卡,除濫禁,薄賦斂,廢舊債。」齊景公悅而從之。同年,齊景公感嘆群臣中唯梁丘據「和」合於己,晏嬰卻認為只能稱「同」.(一味順從)而不可稱「和」。敢以逆耳忠言,使君臣同歸於德政,且以五味之羹、及琴瑟之和弦、為喻,諫齊景公「遠諂諛,近諍逆。」宴間,齊景公又問古代傳說中長生不死者之樂趣,晏嬰以齊國先祖代代相繼之史實,證明古無長生不死者,諫止齊景公求不死之志欲,棄求長生不死之妄圖。

前516年,彗星現,齊景公欲行祭,以除不祥,晏嬰認為:行祭無益於事,不過是自欺而已。彗星之現,屬天道規律,不可改變,何苦枉費心機?君若無「穢德」,何慮彗星?何必行祭?  若有「亂德」,民將流亡,行祭亦不能補救。  於是,齊景公悅,而止其念。

同年,齊景公憂田氏勢壯而嘆,嬰分析其中成因:「田氏有德於民,民歸之矣。不必耽心。」齊景公問:「我該怎麼辦?才能穩固國家?」嬰指出「禮可以為國」,唯建立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姑婦間,承順秩序,以禮儀來維繫,即能穩固家、國。

傳世之《晏子春秋》,為戰國時人,整理編輯其言行而成。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