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悟「王」字及與「王」相關的字

金先


【正見網2020年02月07日】

《道德經》中經常提到「王」字,如「江海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宇中有四大,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宇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等等。筆者以前認為,《道德經》是一本講道家修煉的書,而「王」是世俗中的一種地位,怎麼會在修煉的書中這麼多次被提到呢?後來仔細了解「王」字後才發現,他有更深層的含義。

一,「王」字的涵義

筆者發現,「王」字的涵義與其他字不同,並不是越古老越好。
從網上查找到的「王」字的字形演變是這樣的:


 
根據很多文字學家的分析,從商到西周的「王」字字形其實是一把大斧的形狀。而大斧象徵著征戰和殺伐,意味著「王者」的地位和權威是由征戰和殺伐而來,同時也由征戰和殺伐來維護。筆者並不否認這種解說,或許在人世間,在真正的王道沒有傳播出來之前,「王」字的涵義就是帶著暴力、血腥,是一種非常負面的文化。

然而不正的文化是應該被歸正的。從「王」字的字形演變來看,從春秋開始,下部象徵著大斧的那個部件被一橫畫代替了,秦朝統一文字後,「王」字就一直是三橫一豎的字形;不僅在字形上「王」字原有的負面因素被削減,在文字涵義上,對「王」字的解說也賦予了天差地別的內涵。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引用了董仲舒和孔子的說法:

「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

從《說文解字》來看,「王」的三橫分別代表著天、地、人三才,而中間的一豎則表示參通了天、地、人。由此看來,「王」字的新涵義(真義)不在於殺伐和征戰,而在於其對「道」(或「法」)所證悟的境界。只有自身對道的證悟達到了參通三才的境界,才能叫做真正意義上的「王」。一個是正面的,一個是負面的,這是「王」字涵義的一次大反轉,同時也關係到人類正統文化的一次更新。或許讀者們會想,自古以來,不論中外,世界上的「王」者為獲得統治地位,或為維持其地位權威時,何時少了征戰殺伐?人世間的情形或許是這樣的,但筆者認為「王」字被先賢們賦予正義和真義,應是讓正道行於世間的努力,同時也在通過「王」字告訴世人高於人世間的理。在人世間之外還有更高更美好的社會,那裡的王不是靠權威來統治,而是靠道和法來統治,是「道王」或「法王」。《道德經》中提到「宇中有四大,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為什麼《道德經》中的「王」是「四大」之一,能與道並列?因為這裡的「王」就是「法王」。筆者認為,「王」字被先賢們帶來新的正義,一是引導人世間的人(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向道向法,而不是崇尚武力;二是或許也在藉此告訴世人,人世間的「王」其實有更高的身份和使命!其實在《聖經》中也提到過,「基督將親自為王」。
當然,筆者還有另一種理解,「王」字在以前曾經代表著殺伐和征戰,是負面的;而後來則被更正為參通天、地、人三才者,是正面的。這一正一負的變化,也許就是宇宙中陰陽正負對立存在、相生相剋的表現。因為人世間有好的王、正的王,同時也有壞的王、邪的王;高層次中有法王、同時也有魔王,有恐怖大王等等。對於魔王來說,其行事方法主要就是殺伐、征戰、暴力、惡、亂等表現。本文中對「王」字主要採取正面內涵。

二,「主」、「皇」

在人世間當統治者的叫做「王」,統領一方轄地。然而在「王」之上還有更高的存在,叫做「主」或「皇」。從字形上來看,「主」或「皇」就是在「王」字上還有一個點或一個「白」,(「白」字在古文字中有頭或首的意義),那就意味著他們比「王」的層面還要高。這在中國的傳統中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例如周朝有很多諸侯國,如晉國、燕國、宋國等等,每個諸侯國都有一個王;然而,整個周朝還有一個首領,叫周天子,周天子的地位是「天下共主」,各諸侯國的「王」都要歸順周天子這個共「主」。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天下的首領叫「皇帝」,「皇」其實也是「主」的意思,在王之上。但是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實行了郡縣制,後世在「皇」下面被封「王」的現象也有,但很少,而且很多都是虛有其名號,而無其實權。我們都知道,天下是非常大的,一個主來親自管理是管理不過來的,所以分為很多王來分管各自的轄地才比較合理;那麼自秦始皇后,沒有了王,我們發現每個皇朝的文化卻更加的豐富和燦爛,這是為什麼呢?筆者認為,皇之下的王仍然在,只不過他們的使命不單單是在政治上,同時更多的向文化上延伸。中國人講究「真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可見很多有本事的人並不是把自己人生限在搞政治當中了,而是各自在自己的某一個社會領域裡做出自己的建樹,為後世奠定豐富的文化,如文學、藝術、工藝、廚藝、醫藥、音樂……,那些在某領域做出傑出建樹的人,可以叫王,也可以叫「聖」(聖也與王相關),如藥王、茶聖、詩聖等。而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個現象,那就是任何一種文化形式,到了高層次中都會上升到「道」或「法」的層面去,道或法才是某種文化真正能夠提升的根本。例如「庖丁解牛」的寓言裡,庖丁神乎其技的刀法背後,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也」;民國弘一法師在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院創立《白陽》雜誌時,為其寫的《白陽誕生詞》第一句也是「技進於道,文以立言」,即告誡廣大師生所學習的聲樂器物技法的背後,其核心是道。中國傳統文化或許告訴了我們,要想成為王,一定要修道。

三,「聖」

上文提到了「聖」字,「聖」字也是與「王」字密切相關的字。從字形上來看,「聖」就是「王」字上多了一個「耳」和一個「口」,因此「聖」字或許有比「王」更豐富的內涵。

首先,「聖」字是以「王」字為基礎,則意味著「聖」者應首先在修道方面已經有了極高的成就,「聖」者也首先是一個參通天地人三才者。孟子認為「聖」者應是在某方面的修養達到了極高的境界者,他認為「聖」者可以有很多種,《孟子•萬章》中寫到,伯夷是「聖之清者也」,柳下惠是「聖之和者也」,伊尹是「聖之任者也」,這三人分別是在清、和、任這三方面修到了極高的境界,因而被稱為「聖」;而孔子因為在很多方面都修到了極高的境界,所以「孔子謂之集大成」,就是聖中的集大成者,故後世亦把孔子稱為「大成至聖」。

其次,「聖」者有傳遞教化的使命。「聖」字就是「王」字上一個「耳」和一個「口」。「耳」通常是用來聽的,而口是用來說的;但筆者認為耳不僅僅是聽,理解為接收或許更準確;口不僅僅是用來說,理解為宣教或許更準確。那麼接收和宣教的對像是誰呢?筆者認為應該不會是接收人世間的信息傳遞到更高層次去,因為更高層次的生命「神目如電」,人世間的情形盡收眼底,沒必要專門安排人去傳遞。那麼「聖」者就應該是接收高層次的信息,然後傳遞和教化給世人。大唐貞觀年間,玄奘法師從天竺取經歸來,太宗皇帝親寫一篇《大唐三藏聖教序》以嘉表其功業,在此太宗皇帝用了「聖教」二字,我們知道,玄奘法師歷盡艱辛,帶回大唐的是佛家修煉文化,我們可以理解為是把高層次的佛家修煉文化帶到了大唐,向大唐的子民宣教,可當得起「聖教」二字。

有意思的是,古人有時候把皇帝也稱為「聖」,例如李白在《上雲樂》裡寫到:「中國有七聖,半路頹洪荒。」即說中國曾出現了七位了不起的帝王。還有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一同上朝,被稱為「二聖臨朝」,康熙被稱為「清聖主」等等。筆者理解,或許這些帝王們其實也肩負著傳遞高層次文化,教化人世間的使命。這或許是「王」字的涵義發生大轉變的原因之一,同時這也與《聖經》中提到的「基督將親自為王」暗合。

 「聖」字或許還有更高層面的內涵。上面所說的是人世間的「聖」者,肩負著向人世間傳遞高層次信息的使命,西方不叫「聖」,叫「先知」。還有一種「聖」者,他們是覺者,直接親自來到人世間渡人,直接向世人講法傳道。此「聖」者的耳是用來接受世人解脫的需求,而口則是親自宣說無量妙法。這兩種「聖」者在東西方都有,例如西方同一時代的基督耶穌和先知約翰,就分別是這兩種「聖」者。

四,「豐」

筆者發現,還有層面更高的一個字,那就是「豐」。說到「豐」,讀者們可能立馬就想到了張三丰!

筆者了解到,張三丰是這個「豐」,而不是這個「豐」。在大陸的確很多地方的「豐」字都被換成「豐」在用,但張三丰的確是這個「豐」。筆者在網上發現清朝的《張三丰先生全集》影映本和民國的《三豐全書》影映本中,都是這個「豐」而不是這個「豐」。

對於張三丰名字的解說有很多版本,如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張三丰是個道人,所以「三豐」二字與卦象有關,「三」是乾卦,而「豐」字是乾卦中間被一豎打破,那就是坤卦,所以三豐就是乾坤的意思。筆者不否認這種理解,但筆者認為或許還有另一層涵義。結合上文對「王」字的理解,「王」字就是參通天、地、人三才者,那麼「豐」與「王」的區別是什麼呢?二字一對比就發現,「豐」與「王」相比,上面出了頭,下面也出了頭,那意味著什麼?「王」雖然參通了天、地、人,但上被天所蓋,下被地所載,是不能超出天地外的,而「豐」字不僅貫通了天、地、人,而且超出了天地之外,所以「豐」是層面更高的字。

既然「豐」字中已經包含了天地(即乾坤),那麼「三豐」二字就不是乾坤之意了,那麼「三」字又表示什麼呢?筆者理解,「三」字或許表示張三丰的「道」,因為一個法門的覺者往往會用三個字來概括其道或法,如釋迦牟尼法門的法是用「戒、定、慧」三個字來概括的。張三丰的道,既貫通了天、地、人三才,同時又超出了天地之外。

評論:

開天斧是極高層空間神界巨形法器,有開天闢地之神力。
黃帝平蚩尤,是人間的集中演繹,武本為正除邪。
世間的斧與王早期是一個字,是這種體現而已。
後世人的道德不行了,對武的理解都偏離了法的本真意味,對王與斧的理解自然也就亂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