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做人三則

福臨


【正見網2020年08月19日】

目前,在中國大陸育人教育方面普遍存在著嬌生慣養。特別是獨生子女,存在著小皇帝、小公主現象,表現在「為我獨尊、自私自利、不知道體貼別人。」中華五千的文明和傳統文化被中共褻瀆,尊老愛幼風氣蕩然無存。多數人愛聽好話、恭維話,聽不進批評直言。成年人在無神論的教育下,為人辦事只看利益,忽視道義。長此發展下去,與國於民都不力。現將育人、做人三則推薦給朋友,有益於孩子的成長、有益於成人為人處世和工作的指導,有益於社會的安定。

一、有理想和包容之心

做人要有理想、要學會包容。所謂有理想就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要有責任感。年幼時努力學習,掌握一些生活常識、為人之道、做人要有責任感。學好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為自立於社會打好基礎。對於同學、親人、朋友、同事都要看他們的優點,包容他們的缺點和不足,友好相處。對於家人要尊老愛幼,互相幫助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你擔當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企業等單位的主要領導。就要根據權限全面考慮問題,有擔當、勇負責、調動副手和各部門的主要領導的積極性,全身心的為民辦事。

如果你是副手,要有全局觀念,主要問題要請示一把手、多溝通、協調好主管單位領導的關係。勇於負責,但不越位。

如果你是一般工作人員,就要服從領導符合道德規範、法律法規的命令和指令,克服困難、認真的、按時完成交辦的任務。如果領導的命令不符合道德倫理和法律法規,或條件不具備完成時間要求,要建議領導不執行或緩期執行。如果完不成任務要向領導說明理由。辦事要善始善終。

如果人人都總記得別人的優點,忘記他人對己的不好,你一定是個快樂、向上、幸福的人。

二、沒有一帆風順的事,在挫折面前調整好心態,走出困境

凡事不能總慣著孩子,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看是否合理,根據不同年齡生理、學習、工作等實際情況,來判斷要求是否合理,即使要求合理,還要看家長或單位的經濟情況,來決定是否滿足他們的要求。不能滿足時,要耐心、客觀的說明不給買或不能辦的理由,達到孩子或下屬的理解。免得孩子及下屬鬧情緒或走極端,產生不好的事件。

特別是孩子不能總慣著他(她),寵著他(她)。在家裡可以(是不好的習慣),走向社會誰會讓著你、寵著你,在社會上一旦受到挫折,容易走極端(拚命或自殺),造成教育失敗。要使他們懂得世間有好人與壞人、善與惡、成功與失敗、陰陽平衡之理。沒有一帆風順的事,遇到挫折、困難,要理智、智慧的解決矛盾。聖人講:「退後一步天地寬」。

三、吃五穀雜糧  轉變觀念  健康長壽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要偏食。大自然的山、河、湖、海及任何植物、生物、動物等都是神提供給人類生活和快樂的產物,我們要知道感恩神的恩賜,愛護、保護好這些物種。合理安排食宿,保證身體健康。

從前有個老婦人,有兩個女兒,都出嫁了,大女兒家是經營油傘生意的;二女兒家是賣布鞋的。老婦人一遇到陰雨天,就愁二女兒家的布鞋賣不出去;遇到晴天她又愁大女兒家的油傘賣不出去,總是愁眉苦臉的。有一天一個過路的秀才看老婦人愁眉苦臉的,就問她:你遇到了啥難事?老婦人就講了上述的經過。秀才說:你換一個想法,到雨天你就想大女兒家的油傘好賣;晴天二女兒家的布鞋好賣。你豈不是天天的高興。老婦人一想也是。其實就是她轉變了觀念,只是換了個思維而已。

人要有理想,要把幫助別人當做樂趣,別人就會給你好的信息,對你的健康長壽有好處;反之,盡做壞事,別人會給你不好的信息(罵你或咒你),對你的生物場有不好的影響。就會對你的健康不利。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