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1年08月13日】
【原文】
望切者,若雲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羿妻,奔月宮而為嫦娥;傅說死,其精神托於箕尾。 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事非有意,譬如雲出無心;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
【注釋】
雲霓之望:雲出現在雨前,是下雨的徵兆,即形容久旱非常盼望下雨。霓,即虹,出現在雨後。
雨露:古人認為夜氣之露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參商:參星與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互不相見。傳說高辛氏(帝嚳)的兒子中,老大叫閼伯,老四叫實沈,兩人都很聰明,但互相不服,爭鬥不已,於是高辛氏找到堯帝,請他下詔,把閼伯封在商地,主商星,把實沈封在大夏,主參星。參商常用來比喻兄弟不和,彼此對立,或形容親友隔絕,不能相見。
牛女兩宿:牛郎星和織女星。
傅說:商朝的大臣。
箕尾:兩個星宿名。傳說傅說死後精神寄托在箕尾兩個星宿之間。
沐雨櫛風:讓雨來洗頭,讓風來梳頭,形容經常在外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沐,洗頭髮。櫛,梳頭髮。《莊子·天下》:「沐甚雨,櫛疾風。」
陽春有腳: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有腳陽春》:「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譯文】
期盼之心殷切,好比大旱之年企盼天空出現雲霓;恩澤深厚,如同萬物得到雨露的滋潤;參星與商星此出彼沒,永遠沒有機會相見;牛郎和織女隔著銀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相會一次。 后羿的妻子嫦娥成仙后升天,飛奔到月宮裡;商朝高宗的賢相傅說,死後其精神寄托在箕、尾二星之間。 披星戴月是說早晚不停奔波,整日操勞,非常艱苦;櫛風沐雨是強調奔波在外,不避風雨地辛苦經營。 事情在無意中做成,好像浮雲的無心出岫;恩澤廣施,好像陽春滋長著萬物一樣。
【點評】
這部分內容,今天的人們看來,可以教孩子用詞脫離平庸,獲得文雅而貼切的表達方式。表達情感,形容兄弟夫妻等人生境遇,都會感到得心應手,文學素養得以迅速提升。
其實更可貴的是,雲霓之望,雨露之恩,參商二星,牛女兩宿,雲出無心等用詞,都很自然地將天文與人文合而為一,體現著相互關聯的關係。運用的如此自然,原因在於古人不會將天文與人文割裂,比如雨露之恩,就體現古人對雨露滋潤萬物的厚德的感恩,有著宏大的敬意,用詞之間,就會懂得感恩天地的恩賜,也會有謙卑敬畏的心態。
古人懂得效仿自然,順天而行。天人合一的思想與智慧,處處自然流露。貫通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行文與做人,體現「道法自然」的特性。比如「雲出無心」,出自陶淵明辭官歸隱寫下的《歸去來兮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表明自己做官如雲出無心,順其自然,做而無求,不戀權勢,順應歸真的自然天性,可以毫不猶豫地辭官歸隱。修道歸真的思想表露無遺。
【故事】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杜甫詩云:「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他在詩中以參商二星來形容人生的別離之苦,很多人甚至一生再不得相見,就像天上的參、商二星宿,永世不見。不過一開始的遠古傳說卻十分有趣。
參商二星的遠古傳說
傳說上古時期,高辛氏帝嚳(五帝之一)的長子叫閼伯,幼子叫實沈。他們居住在曠林(河南新鄉東北的林鄉城),平日相處很不友善。二人每天尋釁滋事,爭鬥不休,片刻不得安寧。
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排解他們的紛爭,帝嚳就將閼伯遷到商丘(河南商丘縣),令他負責辰星(大火星)的運行,他的後代子孫在此繁衍,商人由此而來,所以辰星也叫商星。帝嚳將實沈遷到大夏(山西夏縣東北的夏墟),命他負責參星的運行。
參星在西,於酉時(下午五點至晚上七點)出現;商星在東,卯時(早晨五點至七點)出現。二個星宿在星空此出彼沒,永不相見。後來參商二星被文人搬到文藝作品中,成為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彙。
使君夫婦為參商
白居易《天可度》有一句曰:「勸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婦為參商。」詩文引用典故出自《戰國策·楚策四》。昔日,魏王送給楚懷王一位美人。懷王夫人鄭袖看到夫君如此寵愛她,非常嫉恨,心生毒計。她先將最好的衣服,最好的宮室臥具等都送給那個魏美人,表現得比懷王還要喜愛她。當懷王認為鄭袖沒有妒嫉之心時,這時鄭袖轉而對美人說:「大王很愛你的美貌,唯獨討厭你的鼻子。以後你見大王時,記得把鼻子遮住。大王會更愛你了。」
魏美人信以為真,所以每次見到楚懷王,都會把鼻子遮起來。如此數次之後,楚懷王不解其意。於是去問鄭袖。鄭袖說:「魏美人好像討厭大王身上散發的臭味吧。」懷王最忌有人說他有臭疾,當即大發雷霆,竟下令割掉美人的鼻子。白居易以「參商」形容夫婦失和,失去比翼之情。
「參商」入文翰 如影隨形
參商除了比喻彼此對立,不相和睦,還用來形容親朋好友分離,距離遙遠,難以相見,甚至音信杳無。比如,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云:「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唐朝詩人杜甫《贈衛八處士》曰:「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這二處的參商指親友隔絕,難以相見。
而在《紅樓夢》中,「參商」也用得很巧。其第5回說:「就是寶玉和黛玉二人之親密友愛處,亦自較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這裡以「無參商」表達賈寶玉和林黛玉言語和諧,鮮有分歧。
儘管「參商」的用法,常常表達人世的缺憾,但是,上古時期,這對永不相見的兄弟——閼伯與實沈,終是被聰慧的後人撮合到一起,以詞彙組合的方式,意外地「合體」。在浩瀚的星空,他們此出彼沒,而在文海,他們則是同出同沒,如影隨行。
(故事出自:大紀元《這對永不相見的兄弟 在文海如影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