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3年05月04日】
二.「讓它咬誰就要誰,讓咬幾口咬幾口。」——韻律的力量
師父在《飛天大學中國古典舞教學講法》談到了舞蹈的韻律問題:「說起這個韻律,從修煉角度看,中國文化是神傳的,也是神照看的。」 「舞蹈范基本上是神韻自己的,自己的韻律了。」 附:摘錄的經文都是從經文網頁複製粘貼而來的,沒有任何改動。
同樣,語言文字的韻律也很重要。疫情期間,「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文字,之所以能暖人暖心,(除了上一節談到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語言富於美好的韻律。
相反,邪黨口號「帶病回鄉不孝兒郎,傳染爹娘喪盡天良」「今年上門、明年上墳」之類的標語,之所以能傳播甚廣、敗壞社會風氣,也是在利用這一規律,而且,邪黨幾十年來一直深諳此道。
初識韻律的力量
我家有一位老黨員,黨文化非常重。他經歷各種運動,他整過別人,別人也整過他,深知邪黨運動的殘酷。但是,我跟他講中共邪惡,他總是很牴觸。《九評》問世後,他看到「黨的喉舌是條狗,守在黨的大門口,讓它咬誰就要誰,讓咬幾口咬幾口。」這句話後,哈哈大笑,好像破防了他的所有恐懼戒備,由衷稱讚:「確實是這麼回事,順口有力!讓共產黨還不了嘴啊!」
我當時很震驚,怎麼這句話就打動了這個頑固不化的人呢?
多年後,我明白了,大概有兩點原因:一是比喻很形像,他年輕時經常為邪黨寫文章,知道邪黨媒體的哈巴狗特性。二是句子富於音律、朗朗上口,給人愉悅感,讓人神經鬆弛。而且,鏗鏘有力的音律賦予了句子諷刺威懾的能量,有一種氣勢,正好應對了他的「誰有力量誰就有理」的黨文化胃口,破除了他對邪黨的恐懼,讓人的本性顯露出來。
韻律,是人類的普遍需求。
上面談到的只是個人經歷,其實,韻律的力量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街頭或小劇場的藝人,往往在開頭說一小段定場詩,隨之,人群馬上會安靜下來了;在多人聚會和電視台的演講晚會上,主持人先朗誦一小段格律詩,正在交頭接耳的人們也會馬上安靜下來,而普通的發言就很難做到。
大家都喜歡相聲的貫口,比如傳統相聲《報菜名》,就是因為它其中的節奏感,能給人帶來一種愉悅。而且,逗哏人和捧哏人台上的所有語言互動,也都在「帶節奏」。兩人的聲音看似簡單的一應一和,捧哏人只是簡單的「是啊」 「那倒是」 「不錯」 「好啊」,其實,兩人的語言節奏是經過精心打磨的,好的聲音配合必然是長短相宜,諧音相配的,平仄起伏,非常有韻律感。
單單從聲音的節奏、韻律的把控方面來看,自媒體時評人文昭先生的節目就比較經典,這也是成為華人時評類自媒體粉絲最多的原因之一。不僅內容抽絲剝繭、邏輯推導好似斷案追兇,而且聲音行雲流水、清澈見底、一泄千裡;再有,姜光宇的西方藝術史和時評,語音明快似晴空萬裡,聲音圓潤華麗、親切可人;新唐人的《傳奇時代》之所以受到好評,不僅是文案結構緊湊、畫面精美,而且,主持人林瀾的輕重起伏的音節韻律恰到好處,透著一種純淨如水、清澈見底的生命內涵。
在西方,專業作家也早就發現和運用了韻律的潛在能量。有人曾做實驗,把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的第一部分朗讀出來,與《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一樂章的韻律幾乎一致;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說:我希望自己的代表作《憤怒的葡萄》,聽起來象伊戈爾·斯特拉文斯的《火鳥組曲》。
美國神經解剖學家保羅·麥克萊恩認為,每個人有三個大腦:一個主宰節奏,一個主宰情感,一個主宰認知。當然,這個說法未必完全正確,但人類普遍對節奏、韻律有強烈的本能需求是無可置疑的。文字的旋律和歌曲的旋律一樣,都能讓人得到感官上的快感,好似心理上的「按摩」,這是人的本能需求。
作為神傳文化的中國古代詩詞歌賦和各種經典,都是講究音節韻律的,這是神的安排。讀書人從小時候就在文字韻律的薰陶中喚醒了本能,懂得了如何運用其中的規律。只是到了「五四」白話文運動後,尤其邪黨控制大陸後,除了特別優秀的專業人士,一般的文字工作者對於人體本能的這些基本常識聞所未聞。
讓文字有「韻律」的方法
下面,我們總結了一些讓文字有韻律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韻律,可以是下裡巴人,也可以是陽春白雪。不論是街頭小販的吆喝聲,還是詩經的風雅頌,都感染人的身心。
1、順口溜
順口溜,不需要太高的專業知識,許多沒有上過學的老人就可以編出很多生動形像的順口溜(現在有人也稱作「段子」),這個方法門檻低,大家都可以創作。
街頭小販帶有韻律吆喝的攤位,被關注成度遠遠高於「沉默型」商人。因為他們的吆喝聲幽默風趣,帶有喜感,人往往會降低戒備心理,有興趣了解而成交。比如:十三香的吆喝詞,一元店、十元店的吆喝詞,只要有自己的特點和新意,一般都能吸引路過的行人。
值得一提的是,邪黨的很多標語口號,也都是在藉助文字的諧音、押韻,所以毒性都很強。
邪黨標語「帶病回鄉不孝兒郎,傳染爹娘喪盡天良」就是其中一例。歷史上,邪黨一直利用有節奏的短語來強化它的暴戾痞子氣。例如, 「共產邪黨好,共產邪黨好,共產邪黨是人民的好領導,說的到,做的到。」 「該流不流,收房牽牛。該扎不扎,全村結紮。」,雖然現在聽起來鬼話連篇、簡單粗暴、血腥,沒有任何道理可講,但是,因為押韻上口,再藉助官方媒體大量重複,放大了邪黨的恐懼氣勢。
一位痛恨邪黨和毛魔的反抗人士逃到海外多年,有時無意中還會哼唱起歌頌毛魔的歌詞,自己也覺的哭笑不得。可見,邪黨藉助旋律的力量和大量重複,對人的身心產生了深刻影響;相反,正能量文字的不斷重複,也會改變人的狀態。比如,類似「相信共產黨,跑進火葬場」的順口溜,簡單、直白、上口,易於傳誦。尤其是年齡小和受教育成度不高的人群,最容易被感染,接受的人多了,正念之場就會影響更多的人。
下面,我們再重點談談「重複」的方法。
2、重複,增加韻律感
例句:
邪黨標語口號:今年上門、明年上墳(重複「上」)
專家專家,專蒙大家。(諷刺中共的所謂專家)
中共的天性就是控所有不可控。(中共防疫的鐵腕清零)
邪黨口中喊的常常是「團結嘍」,潛台詞一定是「決鬥嘍」。(重複「嘍」)
邪黨標語口號:「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啊就是好」(粗鄙的反覆「好」)
(前面歷數中共罪惡)中共的迫害,我在幾分鐘之內一言難盡。正因為如此,大法的真相(資料),你應該一飲而盡。(一言難盡,一飲而盡,有韻律有力量)
這個哀婉淒懷的故事帶來的感傷,在我們的心裡鬱鬱成結,形成一種文化的烙印,刻在每一個渴望愛的心房裡,氤氳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脈中,形成一種文化情懷。(同修文章)
一段人生,主宰不了;一段情緣,挽留不住;一副皮囊,盈滿了情意,卻錯過了情緣,徒留一個悲傷的化蝶結局,讓人生感受到靈魂的無奈。 (同修文章)
我們不甘心把這錢通過紅十字會,那樣的話,老人們不僅喝不到牛奶,還可能成為紅十字會的奶牛。(奶,牛,牛奶,奶牛,在活潑的文字中,感到陣陣心酸)
我們老百姓僅求:一口無霧霾空氣,一杯無污染清水,一碗無鎘大米,一把無農殘蔬菜,一塊無瘦肉精豬肉,一袋無三氰奶粉...。
我們本地發放真相的數量非常大,大多數人經常看到真相資料。十年前,一位頑皮的初中生象說順口溜一樣,在班主任老師面前(故意調皮),反覆念叨「法輪大法好,三退保平安」 「法輪大法好,三退保平安」,象說快板一樣、富於節奏。學生們笑了,班主任老師看著他也沒有說話,一笑了之。在邪黨殘酷迫害和極力抹黑的氣氛裡,這是公開環境很難看到的場景。而且,當時的那個班主任並不認同退黨,也就是說,順口溜的快樂節奏「同化」了她。可見,重複再重複的節奏感,會改變人群的狀態(這是從人的層面分析,根本上是大法的力量)。
3、排比的節奏感,最容易帶動氣勢(句式重複)
例句:今夜,(香港)暴風雨終於來襲,我們就在這風雨飄搖中抱緊自由,為了一場心靈之救贖,為了一場道義之堅守,也為了明天就會示現出來的一切偉大的意義。
例句:政法委是法治的敵人,宣傳部是真相的敵人,發改委是市場的敵人,工會是工人的敵人,紅十字會是慈善的敵人,宗教事務局是宗教的敵人,教委是教育的敵人,國企是國民經濟的敵人。特色之國,一切均走向反面。撤銷一個部門,必將繁榮一個行業,消滅—個集團,興旺一個國家。
例句:我們看著你舉起鋤頭,我們看著你舞動鐮刀,我們看著你揮汗如雨,我們看著你谷滿糧倉。我們看著你流離失所,我們看著你痛哭流涕,我們看著你中流擊水,我們看著你重建家園。我們看著你無奈下崗,我們看著你咬緊牙關,我們看著你風雨度過,我們看著你笑逐顏開……我們看著你,我們不停地為你加油,因為我們就是你們的一部分。
例句: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精神抖擻,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種力量來自於你,來自於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
為甚麼我們總是眼含淚水,因為我們愛的深沉;為甚麼我們總是精神抖擻,因為我們愛的深沉;為甚麼我們總在不斷尋求,因為我們愛的深沉。愛這個國家,還有她的人民,他們善良,他們正直,他們懂得相互關懷。
例句: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讓往前走的繼續走,讓幸福的人兒更幸福;而我們,則不停地為你加油。我們不停地為你加油。因為你的希望就是我們的希望,因為你的苦難就是我們的苦難。
例句:那個時代,整個國家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你不可以說出你的本能——我餓了;你不可以說出科學的話,得承認畝產確實兩萬斤;你甚至不可以描述大自然——比如太陽很毒,那是影射領袖。
例句:歷史之上,西方的天空曾經迴響過耶穌的福音,東方的大地曾經留下過佛陀的足跡,各個民族都有先知與聖者來過,他們的布道,他們的神跡,他們的預言,他們的故事,他們的信徒,他們的磨難都已成為過往,而他們所留下的堅守正信的精神卻光華永住。(為歌頌大法弟子鋪墊)
例句: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小議:排比句給人撲面而來的氣勢,能量滿滿。
4、疊詞(比較容易製造一種氛圍)
例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聽長長的報告,睡香香的一覺。
在人們的印象中,那是一個哀婉的愛情故事,愛之可能、求之不得的情緣,使梁祝分開,他們的心心所想、念念所執,最終使倆人情化為蝶,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梁祝版本。
5. 仿詞:變化詞頭或詞尾,仿造出一個新詞,讓同音字重複。
按聲音相仿(音仿)
例句:要學此功,必先自宮。(「功」「宮」,同音字,產生幽默感,取自新唐人小品諷刺五毛)
例句:領導、代表、警方對此事都不需要交代,他們只需要招待。他們聽得見下面的掌聲,聽不見外面的風聲。所以,反面看是領導在強姦,正面看其實領導在堅強。(李承鵬的網絡時評)
例句:(中共)點燃抗疫鬼火,收穫抗議烽煙;(中共)抗疫假話連篇,抗議呼聲遍地;抗疫使得民不聊生,抗議使得官不能寐。
類義仿
改一個類義或反義的字,仿造出一個新詞。。
例句:中共的內循環後,外交家們都要回家,成為內交家了。
例句:以前事關龍體,現在事關國體。因為事關國體,必須掩埋車體。(諷刺中共掩埋相撞的火車)
例句:一個公眾領域沒有言論自由的國度,只有公公哪有公知?
例句:納稅人納的是一種權利,如果納出的是生命和尊嚴,就不是納稅人而是納粹人。
例句:這些農民寧可做盲流,也不想做人流。
例句:外面看,粉紅們很精神;裡面看,粉紅們很精神病。 例句:中共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露出來了!
例句:人家有背景,我們只能看著人家的背影。
例句:我黨所謂的研討會,其實就是請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不乾不淨的飯,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錢,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開一個不倫不類的會。(大陸網文)
例句:你寫的真好,說明你這腦子裡有不少藝術細菌。(「藝術細胞仿」仿為「藝術細菌」,幽默感)
6、仿句:仿句,一般都比較幽默,我們在談到「意外感」的章節中還有介紹。
床前明月光,人影一雙雙,唯我獨徘徊,心裡憋得慌。
「新冠」何時了,患者知多少?小樓昨夜又被封,孤城不堪回首月明中。糧油蛋菜已不在,啥都不好買。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百年長夜做死囚。
7、仿語體(仿一種固定格式):
例句(仿中醫藥方):
昆明華亭寺裡,有一張專治心病的處方,讀來令人目清腦醒。
藥有十味:好肚腸一根,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陽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用藥的方法是:不焦燥,去火三分……
用藥時還要忌:言清行濁、利己損人、暗箭中傷、腸中毒、笑裡刀、兩頭蛇、平地起風波。
例句(仿邪黨吹捧長征的樣本文章):霾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徹底破產;霧霾是宣傳隊,它向人民群眾宣布,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先污染假治理的邪路;霧霾是播種機,它播下的治理環境污染種子,發芽,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穫的;霧霾是照妖鏡,一切打著發展旗號、犧牲人民福祉的妖魔鬼怪,統統會現出原形。
小議:仿邪黨的樣板文章(人人皆知的文章),諷刺邪黨,可謂以邪黨之矛攻邪黨之盾,讓人喜聞樂見。
8、拈連(擬人化的重複):
利用上下文的聯繫,把適用於甲事物的詞語,順勢移到乙事物上,叫做拈連,又叫「順拈」。甲事物一般是具體的,位置在前;乙事物往往比較抽象,位置在後。
例句:(蠶)你默默的吐著絲,吐著溫暖,吐著愛,你吐出人間的錦雲綢海。
小議:基礎詞是「吐絲」,順承「發展」出「吐著溫暖」、「吐著愛」的拈連用法,整個句子自然流暢、順理成章,拈連賦予句子藝術美、韻律美。
例句:平民抽鴉片,官員抽鴉片,士兵抽鴉片,商人抽鴉片,整個大清朝抽成一片煙霧繚繞。
小議:「抽成一片煙霧繚繞」運用拈連很形像生動。
例句:我不僅僅成績突出,腰椎盤也突出。(產生幽默)
例句:微風吹著衣角,也吹著我的心。
例句:那年,我們走入大學的大門,也走入了知識的大門。
例句:她絕望的甩了甩頭,象撲火的燈蛾一樣撲向匆匆的人流。
9、四字短句的韻律
四字為一詞,前後兩組,模仿詩歌的韻律。
方法簡單,平時積累好詞好句是關鍵。比如,「邪黨官員個個都是身重如山,膝軟如泥」是平時積累了「身重如山」「膝軟如泥」這兩個詞,才能構思出來的。
下面,我們舉一些例句,開闊思路:
中共邪黨現在是四面樹敵、八方開懟。
江魔其人,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九評》出世,厲詞伐罪,以彰天討。
邪黨黨魁所到之處,崗哨林立、虎視鷹瞵,森嚴壁壘、如臨大敵。
看神韻演出時,《梁祝》喚醒了我的原始記憶,我知道了,這才是我經歷過的正劇:同窗三載,守身如玉,感君恩義,芳心暗許,神賜姻緣,佳偶天成,這是創世主締造的神傳文化中的一個典型範本。(摘自正見網,同修把修煉體會寫的如此之美,值得大家借鑑)
所以紅朝亂政數十年之今日,赤焰張天,黃毒遍地,山川脈斷,江河流污,血雨腥風,旱澇相替,冬雷夏雪,霧霾障日。……
神韻大幕拉開,帝王法駕,衛叢繽紛;群臣百官,班列如肅;武將猛士,氣宇軒昂;宮娥彩女,光儀淑穆……
廣樂鈞天,大舞既陳,創世主再次翩然而降,帶領上古諸王闊步而前,頭頂蒼天,腳踩大地,張開雙臂,這一刻,觀者感受到的是從未感受過的無所不包的洪大慈悲……
10、高低起伏的長句
我們試著大聲朗讀下面兩例文字:
例1「在陳子秀去世的前一天,逮捕她的人又一次要求她放棄她對法輪大法的信仰。在又一輪警棍打擊後幾乎失去了清醒意識的情況下,這個58歲的老人還是堅定的搖了搖頭。
暴怒的地方官讓陳女士赤腳在雪地裡跑。據其他目擊這一事件的監獄中的人說,兩天的折磨使她的腿嚴重淤傷,她的短短的黑髮上粘著膿和血。她在外面爬,嘔吐並因虛脫而昏倒。她再也沒有恢復知覺,並於2月21日去世。」
例2
請不要再辭氣閃爍,神情游疑,用堅定而勇毅的目光,來回應香港勇士們永無退轉的眼神,讓幾番磨滅的希望,幾度冷卻的赤誠,幾多頹廢的靈魂,受洗於此「香港精神」而重新燃起。要知道鐮刀與榔頭只能代表殺戮與野蠻,文明與道義才是永劫不變的鐵律。
小議:是不是體會到了其中的韻律? 例1的音律陰鬱綿長、寸斷肝腸。例2的音律振奮高亢,氣勢磅礴。
關於音律音節的規律,最快的方式就是多讀一些經典,大聲朗誦,體會其中的韻味、節奏。能「體感」音律的玄妙,夠用就可以了。這個過程並不難,就像跳舞要聽懂鼓點一樣,可能一兩次就明白了。
當然,如果還想在理性上有所認識,還可以搜索一些音律音節的經驗,包括古人的經驗,沈括和劉勰都有論述,這方面的論述也比較好找。
11、關聯詞
關聯詞往往是承載韻律的載體。
例句:這個世間,來過勇士,來過先知,來過覺者(排比),所有的故事都如此相似,在故事的開始,摩西在魔難中幾經困惑,耶穌在受難日的凌晨曾經發抖,插播勇士們以血肉之軀承受了生命的最大負重,而在故事的結束,摩西走出埃及的沙漠,耶穌走進天國的榮光,插播的勇士們用生命鋪就了回歸之路,他們冉冉上升,每踏過一步,腳下傳來撒旦魔域天塌地陷的轟響……
小議:三個「來過」形成的排比,增加一瀉千裡的歷史滄桑感。關聯詞「在…..的開始,在…..的結束」串起了過去和今天的故事經歷。韻律,增加了文章的詩意,彰顯了插播勇士的恢弘氣概。
利用關聯詞,把許多內容串連起來,讓眾多信息濃重,卻不失整潔。整體富於韻律,平仄起伏有韻致。
例句:
不幸的是,當瘋狂的時代終結,像他這樣的「風流人物」只能淪為炮灰。他被煤礦開除,成了拉板車運石頭的苦力。一次下坡剎不住腳,他被裝滿石頭的板車軋斷腿,從此殘廢。鄉村裡一個男人變成殘廢,就意味著整個家庭垮掉,就意味著他的女兒不得不去賣淫。他抱著誓死捍衛毛主席的決心投身革命,卻換來無盡的苦難。
小議:「 當…..」「像……..只能…….。」「他被….,從此….。」 「……. 卻…..」,關聯詞就像火車頭,拉起後面一節節車廂,滿滿的貨物卻非常整體規整。而且,韻律平穩,平仄和諧。
一位大陸知名主編在招聘記者的時候,第一要求就是「語感好」。語感好,我們可以理解為「能寫出有節奏有韻致的文字,進而寫出有情調的氛圍」。
例句:
「(故事開頭)在北京這個晴朗的早晨,梳著馬尾辮的朱平和成千上萬名旅客一樣,前往北京南站。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個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的大一女生,將在當天晚上19時42分回到她的故鄉溫州。」(火車相撞的新聞故事)
「在…….的早晨」「和……一樣」「如果…….,將在……」,關聯詞把許多內容裝在了一起,很整齊。整體語感非常輕鬆越快,卻隱隱的昭示和反襯著災難的降臨。(如果用常用的寫法「她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要回溫州老家了……」,就沒有這樣的美感,不容易吸引讀者)
第二段和第三段同樣也是持續著這種韻致:
對於在離家將近2000公裡外上學的朱平來說,「回家」也許就是她7月份的關鍵詞。不久前,父親因骨折住院,所以這次朱平特意買了動車車票,以前她是坐28個小時的普快回家的。
12個小時後,她就該到家了。在新浪微博上,她曾經羨慕過早就放假回家的中學同學,而她自己「還有兩週啊」,寫到這兒,她乾脆一口氣用了5個感嘆號。
句子都是架設在關聯詞上,而且,平仄的韻律非常雅致。
再看最後幾段:
例文:
23日晚上,22時左右,朱平家的電話鈴聲曾經響起。朱媽媽連忙從廚房跑去接電話,來電顯示是朱平的手機。「你到了?」母親興奮地問。
電話裡沒有聽到女兒的回答,聽筒裡只傳來一點極其輕微的聲響。這個以為馬上就能見到女兒的母親以為,那只是手機信號出了問題。
似乎不會再有別的可能了——那是在那輛永不能抵達的列車上,重傷的朱平用盡力氣留給等待她的母親的最後一點訊息。
小議:母親聽到女兒最後的一個電話,這是故事情感線的最高潮,但作者卻一直延用她平和的韻致、語態、語氣,反而把最悲情的場景凸顯出來,讓許多讀者為之潸然淚下,關聯詞構建的「韻」起到了絕佳的作用。
例句:(故事開頭)這是一篇縈懷於心而又一直不敢動筆的文章。是心中繃得太緊以至於怕輕輕一撫就砉然斷裂的弦絲。卻又恍若巨石在喉,耿耿於無數個不眠之夜,在黑暗中撕心裂肺,似乎只需默默一念,便足以砸碎我寄命塵世這一點點虛妄的自足。
又是江南飛霜的時節了,秋水生涼,寒氣漸沉。整整十年了,身寄北國的我仍是不敢重回那一段冰冷的水域,不敢也不欲去想像我投江失蹤的母親,至今仍暴屍於哪一片月光下……
小議:關聯詞串起了自己的心境的多個比喻,「這是.......而又......。是.......以至於......。卻又......,在......,似乎只需......,便足以......」
第二段的兩個「不敢」凝重了悽苦氛圍和詩意情懷,關聯詞「又是......,仍是......,至今仍……」 起到了承載內容和增強音律節奏的作用。
例句:(故事結尾)讀到此時,我在北京紫竹院初春的月夜下大放悲聲,仿佛沉積了一個世紀的淚水陡然奔瀉,我似乎也看見了我母親在陽光下為我留下的那把鑰匙……
小議:「我在xxx的xxxxxx,仿佛.......,我似乎......」關聯詞架起畫面,同時又賦予畫面的音律節奏,給人美的視覺聽覺,讓讀者在這悽美的氛圍中感受到作者的深刻痛苦而「大放悲聲」。筆者讀至此處,淚流滿面。
絕美的文字,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眾生之悲苦、惡黨之邪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