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裡的「鉤心鬥角」與故事外的人生

宇明


【正見網2023年07月15日】

生在紅塵喧囂,人的內心情感是最不易把控的,尤其生氣的時候,往往會感到心被鉤住般帶動攪擾,憤怒的急於發泄,大多數人則會陷入爭鬥而不能自。這般複雜的心理該如何形容呢?

古人用「鉤心鬥角」四個字,既生動展現了此種內心的狀態,又形像的揭示了另外空間事態的本質。其實在傳統文化中,對此還有一段傳神的故事,精彩且蘊味頗深。

《西遊記》第五十三回<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中,那破兒洞的道人因與牛魔王有親,言說給侄子紅孩兒復仇,守住井不准大聖取水。巧的是大聖也曾與牛魔王拜過兄弟,看來這場相遇也非偶然,魔性對撞的同時正可祛心猿的火氣。再看那道人與大聖角鬥時,用的兵器也很特別,正是那「如意金鉤子」,這鉤會將心猿如何?

話說大聖卻才尋出吊桶來,正自打水,又被那先生趕到前邊,使如意鉤子把大聖鉤著腳一跌,跌了個嘴哏地。大聖爬起來,使鐵棒就打,他卻閃在旁邊,執著鉤子道:「看你可取得我的水去!」

大聖罵道:「你上來!你上來!我把你這個孽障,直打殺你!」那先生也不上前拒敵,只是禁住了,不許大聖打水。大聖見他不動,卻使左手輪著鐵棒,右手使吊桶,將索子才突魯魯的放下。他又來使鉤。大聖一隻手撐持不得,又被他一鉤鉤著腳,扯了個躘踵,連井索通跌下井去了。

就這麼,心猿雖是大聖卻被鉤子跌絆兩跤。可修煉人的心也正需如此,只有在事上魔煉才能生出智慧。後來大聖悟到與悟淨配合,終於巧妙取水成功。所以面對矛盾,能否將心從煩躁中靜下來,先解除自心那形同鉤子的牽絆,才是找回理智的關鍵,釋懷的同時氣也就自然化解消除了。否則因氣而爭鬥,心也許會被鉤扯跌絆,誤失了好的機緣。

想想人這一生:年少時,內在空乏卻往往自以為是,躍躍欲試;到了青年,為滿足心頭慾望,很多時候好勇爭鬥且欲罷不能;中年時期,開始學著放淡人生所求,少了年少輕狂,但內心難以清淨,仍存咄咄逼人的氣勢;直到老年,驀然回首,發現生命的盡頭即是生命的來處,於是諸般執念終棄之如履,內心歸於寧靜。

真是生命的輪迴好似一場修煉啊!要達到氣定神閒,不浮不躁,或許「悟空」也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猿。就是說,心若是空了,那鉤子還有爭名奪利的角鬥場嗎?正所謂「無為乃有為,無往而不勝」對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