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九則:中狀元的「秘訣」

古道


【正見網2024年03月29日】

中國古代有很多「福善禍淫」的故事,證實了「天佑善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萬惡淫為首」、「祖上積德」等天理的真實不虛。

本文整理了九例《壽康保鑒》中「福善案」,由於拒色拒淫而自己及子孫得中狀元的故事。希望讀者朋友們讀懂後,都能切實把握好這個令自己及子孫科舉成功、仕途順利、家道興旺的「秘訣」。

故事一:曹鼐

明朝宣德年間,曹鼐考中貢生後,授國子監學正(大學管事),他沒去。改任泰和縣典史(管公安的官員)。在捕盜時救得一很美麗的女子。晚上這女子願意服侍他,曹鼐立刻告訴她:「你是處女,我怎可侵犯你!」於是拿出紙來,在紙上寫:「曹鼐不可」四字,將紙焚化。次日又召請該女子的母親將她領回。後來,他在朝中考對策時,忽飄來一紙,上書「曹鼐不可」四字,於是文思澎湃,考取狀元。

故事二:馮商

歷史上很有名的宰相馮京,他父親馮商到了中年還沒有兒子,太太便勸他納妾。後來馮商路過京城,買了一妾,已經寫好契約,付清銀錢。問該女從哪兒來的,女子只是哭泣,再三問後才說,她父親因為公事欠債,才賣她還債。馮商聽後動了惻隱之心,立刻將該女歸還其父,也不討還銀錢。

回家後,馮妻問丈夫,買回的妾在哪裡呢?馮商便把經過告訴太太。太太聽了,說道:「你的善心陰德如此好,不必擔心沒有兒子。」果然經過數月,馮妻竟然懷孕,而且即將分娩的那天傍晚,鄉裡鄰居,都看見一群鼓樂隊,鑼鼓吹樂,說是護送一個狀元郎到馮商家。當晚所生就是馮京。馮京後來連中三元,官做到宰相,政績很顯著,太子都拜他為師。

故事三:孫繼皋

明朝江蘇無錫人孫繼皋,在某大戶人家教書。一日,主人的妻讓婢女送一杯茶來,杯內放著一枚金戒指,孫假裝不知,叫婢女拿回去,當天深夜,婢女在房門外扣門,說主母到了,孫趕緊拿來大木板,頂住房門不開。第二天,孫便辭去家教返鄉。有人問他為何辭教,孫不願揚人之丑,只說是學生不受教導,始終不露出原因。後來孫到京考試,得中狀元,而且子孫也都做了大官。

故事四:周旋父

溫州人周旋的父親,家貧子女多。鄰人卻富而無子,想讓小妾向周父借種。有天晚上,富翁把周父請來飲酒,中途裝醉退席,單讓小妾作陪。小妾提出向周父借種的事,周父十分驚愕,急速起身,奈何門已緊鎖,無法脫身。只得以手在空中寫下:「欲傳種子術,恐驚天上神。」意思說,就是我想傳給你生兒子的種子,也怕老天爺不肯原諒。寫完,面向牆壁,再不作理睬。

正統乙卯年,周旋參加鄉試,榜上有名。太守夢見迎接新科狀元,此人即周旋。彩旗上寫的是:「欲傳種子術,恐驚天上神。」太守莫名其妙。丙辰年,周旋果然高中狀元。太守前來祝賀,談起過去夢中所見。這時周旋的父親才告訴他:「這兩句話確是老夫二十年前對空書寫的。」至於具體的當事人則始終沒有透露出來。

故事五:謝遷

明朝人謝遷,年輕時曾在毗陵某家教書。那家人的女兒乘父母外出,奔到謝遷房內求歡。謝勸告她:「姑娘未婚失去貞操,是終生的污點,使你父母、夫家都沒有臉面。」嚴詞加以拒絕。女子滿面羞慚而退。第二天,謝即辭職回家。後來謝遷考中成化乙未年狀元,官至宰相,死後諡號「文正」。他的兒子謝丕也官至侍郎。

故事六:唐皋

唐皋,年輕時在燈下讀書,有女子勾引他,故意將紙窗捅破。唐皋把窗紙補好並題詞於上:「掐破紙窗容易補,損人陰騭最難修。」後來一個僧人經過他家,見門上掛著狀元匾,左右掛兩燈籠,上寫著那兩句話,感到奇怪,就去問他原因。後來唐果然狀元及第。

故事七:趙秉忠父

明朝萬曆戊戍年狀元趙秉忠的父親,在縣裡協助縣官做事。有個世襲將軍的後代受冤枉,趙秉忠的父親盡力為他平冤出獄,將軍很感激,又沒辦法報答而覺很慚愧,於是想將女兒送給趙父作妾,趙父搖手說:「你們是名門之後,使不得!」對方再三懇求收下,趙父又搖手說使不得,終究不從。這事沒有成功。後來秉忠上京應試的路上,有人拊著他的轎子說:「使不得的中狀元。」連說好幾遍。考取後回家告訴他父親,趙父感慨地說:「這是我二十年前的事情,從未告訴他人,神明卻告訴了你。」

故事八:羅倫

明朝羅文毅公倫,去參加會試,船經蘇州時,夢見宋朝范文正公(范仲淹)告訴他說:「明年你將中狀元。」羅倫謙虛地說不敢當。范公說:「你某年在某樓所發生的事,感動太清,所以用此回報你啊。」羅倫回憶當年曾經在此樓拒絕奔女。後來羅參加殿試,果然考中狀元。

故事九:徐立齋

清朝順治己亥年,崑山徐立齋剛中狀元不久,當地有一個傳聞,說有人到城隍廟燒香,宿於廟中,半夜看見城隍威嚴升座,把他叫到面前對他說:「你知道徐立齋中狀元的原因嗎?徐氏家族世代沒發生邪淫的事,久積陰德,感動上天。這回中狀元才是好報的一個開始。功名之事,雖然奧妙難測,而因果報應卻是很明顯的。世上那些迷戀於萬惡之首的人,可以醒悟了吧!」城隍說完,即鳴鑼開道走了。那人記下城隍的話,廣為傳播。後來徐的兩個弟弟健庵、彥和分別中了庚戌年、癸丑年的狀元。同胞三弟兄,中了三名狀元。他們的子孫都接連不斷地登科。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