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安地斯山發現古代天文台遺址

邱尚德


【正見網2006年05月22日】

最近科學家在秘魯發現了4,200年前的神廟與天文觀測台。這個與英國巨石陣一樣古老的建築遺址的發現改變了人們對美洲文明發展年代的認識。美洲先進文明的存在時間可能比我們估計的要早的多。

據密蘇裡大學的考古學家班佛(Robert Benfer)介紹說,這個古老的天文台坐落於一個33英尺高的金字塔頂端。這座金字塔的結構包含了精確的準線與視線,提供了農事所需的天文歷。

印加文明是眾所周知的南美古老文明,而這座天文台比印加文明足足早了三千年。究竟是誰建造了這個天文台,誰是那個文明的主人目前不得而知。因為已知的美洲最早的文字要兩千年後才出現,但是他們在藝術與科學上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水準。

很難想像這樣的一個高度文明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發展。對此,班佛介紹說:南美古文明在世界上很特別,他們沒有留下文字。「他們可能曾經用織物或繩節記錄一些信息,但那是後來了,很後來的事。」

「哭喪臉」雕塑位於神廟入口的附近

這次發現中最令研究人員吃驚的是個巨大的黏土製成的圓盤雕飾,還記得網絡上經常使用的「哭喪臉」符號嗎?這個土製圓盤簡直就是「哭喪臉」符號的古代版,只是兩側還各有一個動物肖像。這個圓盤在數千年的塵土與碎屑覆蓋保護下免於被洗劫,而它正標誌著冬至的位置。這一發現也證實,遠在公元前1500年燒陶時代開始之前,南美已經有高度發達的文明。2005年夏天,班佛的考古隊在發掘一系列通往看來是第二座神廟的平台邊緣發現第二個塑像,那是一個真人大小的吹笛人姿勢輕鬆的坐像。

以114度由正北方指向東南方的直線

當考古隊繪製完遺址地圖時,班佛觀察到當一個人站在神廟的入口,並從祭壇後方一個有窗蓋的窗子看出去時,正好與遠方山凹上的小型頭狀雕刻連成一直線。該線以114度由正北方指向東南方。

真人大小的吹笛人姿勢輕鬆的坐像

班佛不諳古天文學,因此他聯絡了小時候的朋友天文學家阿德金斯(Larry Adkins)請教他這個角度的意義。阿德金斯說,114度恰恰是指向南半球夏至那天太陽升起的地方,這是南半球一年中白日最長的一天。阿德金斯認為這個發現對於了解神廟的作用很關鍵。

夏至的來臨意味著種植時期的開始。因為安地斯山上的溶雪造成奇隆河一年一度的泛濫,泛濫帶來新土為作物添增肥料並降低家畜糞肥的使用。班佛認為,這個文明的主人南美沖積平原農業的先驅。

神廟內還有一條直線是指向一個在安地斯文化中被稱為狐的星座在夏至那一天的位置。不同於西方由星群構成的星座體系,某些安地斯星座所指的是沒有星體的黑暗區域。科學家一度認為銀河系中的黑暗區域沒有星體存在,但是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知道這是因為巨大的宇宙塵雲阻擋了遠方星體。

剩下的18英畝遺址上有著不同的建築物。大部分都是屬於後來的文化,包括一個儀式中心、有台階的金字塔以及象是上層階層的住宅,它們大都被洗劫過。一般家庭則可能住在主金字塔對面河岸的橢圓形房子裡,可能還有其它建築物在山坡的下方。研究人員說,奇隆河的泛濫常常會沖毀所有的建築物。

陶器的遺蹟顯示這個文明自那裡已經存在了數世紀。但是尚不清楚這個遺址是否又如何被放棄而成為廢墟。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生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