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幼學瓊林(十二)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1月12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冬至百六(1)是清明,立春(2)五戊(3)為春社(4)。寒食節(5)是清明前一日,初伏(6)日是夏至第三庚。

【注釋】

(1)百六:第一百零六天。
(2)立春:春季的開始,是每年的二月四日或五日。
(3)五戊:第五個戊日。戊,古時算日子的單位,天干之一。「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常與「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用來計年、月、日、時,一個周期是六十,稱「一甲子」。
(4)春社:古代春秋兩季要祭祀土地神,春祭稱為春社,秋祭為秋社。
(5)寒時節:在清明的前一天,禁止生火煮東西,只能吃冷的食物(寒食)。
(6)初伏:伏,指金氣伏藏之時。庚屬金,金怕火,而夏天是火盛的時候,所以每到庚日必伏藏。夏至起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四庚為中伏,立秋逢庚日為末伏,合稱「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語譯參考】

冬至後第一百零六天是清明,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是春社。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初伏日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

【說故事時間 】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用來指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周期,以補救中國以前使用陰曆日期,無法配合季節變化的缺點,綜合了天文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為中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

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與太陽有著密切的關係,簡單的說就是地球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二十四個點,描述了地球因太陽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現象。因地球繞日一年轉三百六十度,將地球公轉太陽的軌道每十五度定一節氣,每個節氣約十五天,這就構成了二十四個節氣,反映出一年中各個不同時期的氣候變化。

一年分為四季,「立」表示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而「分」與「至」表示正處於這季節的中間。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完全以春夏秋冬來劃分,明顯的指出氣候變化,雨水多寡和霜期的長短。在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書中的天文訓篇裡,二十四節氣已齊備且和現在的名稱完全相同,由此可斷定在兩漢時二十四節氣就已完備了。

為了便於記憶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及順序,人們將每個節氣名稱取一或二個字按次序組成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冬至與夏至

大約殷商時人們已知道立竿測影來定季節,古代人們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節所見到中午時太陽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並不相同,人們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根據全年觀測的結果發現,夏季時其陰影似乎較短,冬季時則較長,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竹竿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其長短會跟著變化,因此取中午時竿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至就是到頂的意思〉,又稱日北至或日長至;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冬至,又稱日南至或日短至。

冬至是以陽曆而論,每年的冬至約在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冬至的白天最短,晚上最長,所以也叫「最長的一夜」,過了這一天,太陽直射位置漸漸往北移,白天就慢慢地變長。由於冬至是氣候寒暑交替的轉捩點,所以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這一天,成為重要的節日,民間稱為「冬節」。周代已有冬節,漢以後,冬節更被重視,據《唐書》記載:「元正,歲之始;冬至,陽之復,二節並重。」唐代冬至與新年並重,所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的應節食品,北方多吃水餃或餛飩,南方多吃湯圓。中國人也有在冬至進補的習慣。在寒冷的天氣裡,為了抵禦嚴冬,身體會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熱量。因此,以高熱量的食品進補,是很符合養生之道的。

寒時節與清明節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

「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在《淮南子》一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這時萬物潔淨,欣欣向榮,風和日麗,所以叫做「清明」。

在古代,清明的重要性還不如其前一日的寒食節,掃墓也是較晚才出現的活動。古人掃墓通常沒有特定時間,一直要到宋朝,人們開始有了在清明日掃墓祭祖的習俗。一方面是此時的天氣良好,適合出外踏青,一方面趁機將墳墓四周整理乾淨,免得雜草因綿綿春雨到處生長,破壞祖先的墳墓。由於寒食與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動,往往沿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彼此的習俗便漸漸融合,形成了今日的清明節。

寒食就是禁火,只能吃冷的,或事先煮好的食物。相傳春秋時代,當時晉國有一奸人慾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便連夜護送重耳離開晉國。重耳和他的隨從們,在外流亡了十九年之久,終於回國當上國君,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重耳和他的隨從們,在外流亡了十九年之久,終於回國當上國君,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論功行賞,竟然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也不主動請賞,就帶著母親隱居在綿山。文公多次派人請他出山,他都不肯。這時有人獻計放火燒山,以為這樣可以逼他出來,然而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仍不見介子推出現,等火熄滅了以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抱著柳樹被燒死了。晉文公非常傷心悲痛,就下令每年的這一天,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子推的忠誠。

第二年,晉文公率領群臣到綿山祭拜介之推。一行人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介之推抱過的那棵柳樹,已經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一見,心中忽有所感,便走上前去,折了一枝柳條,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下看了,也紛紛仿效。晉文公把這棵柳樹賜名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晉國人民在寒食節禁火,清明節插柳,這些習俗代代相傳,後來就成了全中國的傳統節日。

動動腦、想一想

中國幅員廣大,各地的清明習俗都不相同,找一找資料和大家分享。
學學古人的立竿測影,觀察不同時間影子的變化情況。

【附錄】

相關的詩詞

1、唐・韓劣《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2、唐・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備註

本段原文參考三民書局發行之《幼學瓊林》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