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4月01日】
茅山,位於江蘇省西南部,地跨句容、金壇、溧水、溧陽等縣境。其平均海拔370米,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和二十八池,風景獨特,古洞深幽,頗有仙氣。
茅山古代稱句曲山、地肺山,又名岡山。因為它山勢曲折,象漢字的“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稱“句曲之金陵,是養真之福境,成神之靈墟”。西漢景帝時,有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來句曲山修煉,同時給當地百姓治病,人稱“三茅真人”;後三人得道成仙。人們遂改句曲山為三茅山,簡稱“茅山”。在道教中,它被列為第八洞天和第一福地。
自古就有修煉人在茅山修行。相傳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高辛氏時期,就有展上公在句曲山伏龍地(今茅山鎮玉晨村)修煉。先秦時,有燕國人郭四朝在玉晨觀修煉;秦時,李明真人在古煉丹院(今乾元觀)修煉;西漢時有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此修煉成仙。西晉時,女道人魏華存修道於茅山,後被尊為茅山宗開山太師。東晉許謐、許歲羽父子曾在茅山修煉,並與楊羲合造《上清經》,創立了茅山上清派。後來得道成仙的葛洪也在茅山抱朴峰上修煉,並著書立說。晉末至宋、齊、梁時期,茅山修道者日眾,比較著名的有馬朗、馬罕、陸修靜、孫游岳、錢妙真、陶弘景等。
陶弘景,南朝著名道士,在茅山修行40餘年,是茅山上清派的主要傳承者。後來他游遍了各個名山,尋求仙藥。有時他一個人獨自去山泉、岩石的地方遊覽,遠遠看到他的人都以為是神仙。陶弘景身長七尺八寸,性格謙虛禮讓,心胸寬闊、度量宏大,見解清晰,任何事情一眼就能看透。梁武帝取得皇位後,和大臣們商討定國號的事,但一直沒有統一的意見。陶弘景就按照各種卦書推算,建議國號定為“梁”。他又為梁武帝卜算出登基的日子,也十分吉利靈驗。梁武帝即位後,國家每當遇到吉凶、征討等大事,都要派人去他那裡諮詢,因此當時的人們把他叫做“山中宰相”。梁武帝有一次寫了一封親筆信請他入朝作官。陶弘景就畫了兩頭牛,一頭無拘無束的散漫在水草之間非常自由自在,另一頭戴著黃金籠頭,被人用繩子牽著,還用棍子驅趕著。梁武帝看了也笑起來,知道他絕不會出來作官,也就打消了迫他出山做官的念頭。
陶弘景在梁武帝(中)大同二年(丙辰年)三月十二日癸丑去世,當時八十一歲,死時臉上容顏仍像活著一樣,四肢柔軟能屈能伸就像平常一般,室內的香氣積聚好幾天都不散去。三月十四日,在雷平山給他建了衣冠冢(只埋葬他生前的一兩件衣物)。梁武帝下詔贈給他“中散大夫”的爵位,還追賜他“貞白先生”的諡號,並派官員監辦他的喪禮。馬樞在《得道傳》裡說,貞白先生成仙后被天界任命為蓬萊仙洲的都水監,有好幾百弟子。弟子中有些是得道的,如王遠之、陸逸沖、桓清遠等人,都繼承了貞白先生高尚的道德節操。
隋唐五代,茅山道教進入興盛時期,有大批道士在此山修道,比較有名的有: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韋景昭、黃洞元、孫智清、吳法通、劉得常、王棲霞等。他們亦多有仙跡留於世間。此時期來茅山修道學經者常達數千人。宋元時期,茅山道教繼續發展,比較知名的道士有成延昭、劉大彬、劉混康、徐希和、蔣宗瑛等。明清時期,茅山仍是江東道教聖地,知名道士有鄧自名、薛明道、陳德星、任自垣、王克玄、沈祖約、蔣德王宣、徐祖諫、戴紹資、任紹績等。據說明代“天下乞靈於名山者,東岱嶽,南武當,東茅峰,奔走士女,地無遠近,而歲無寧息。”道士笪蟾光撰成《茅山志》。
因為茅山高道輩出,香火隆盛,所以被稱為“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元代文士趙世延《茅山志·序》評價茅山是“詔誥之隆,仙真之異,洞府之邃,壇籙之傳,人物之偉,樓觀之盛”。
茅山上修道之人眾多,自然也建有許多宮觀。南朝齊梁之際,建造的主要宮觀有:積金山上的華陽上、中、下三館,陶弘景隱居的道靖館,在雷平山上的朱陽館,郁岡玄洲齋室,嗣真館,女真人錢妙真修煉之地燕洞宮等。笪蟾光《茅山志》載:“齊梁之際,知名之館凡五十餘,精舍十餘,皆羽流居,宮觀盛築。” 隋唐時期,建造的道觀有太平觀、崇元觀和紫陽觀,都是唐太宗敕建。宋元時期,茅山建有大批宮觀,同時還修葺了一些建築,如宋代的崇禧觀、集虛庵(後改名為乾元觀)、五雲觀、清真觀、白雲崇福觀、抱雲觀等,元代的德祐觀、仁祐觀。後世所稱茅山“三宮五觀”(即元符宮、九霄萬福宮、崇禧萬壽宮和乾元、玉晨、白雲、德祐、仁祐五觀),都在唐時開始建造,完成於宋元。明清時,主要致力於宮觀的修復。抗日戰爭時,“三宮五觀”大部分的建築毀於戰火。
此外,茅山的二十六個溶洞,都與修道之人有著緊密的聯繫,比較著名的有華陽洞、玉柱洞、仙人洞。相傳西漢時茅氏兄弟三人與西晉時的汗澆及東晉時的許明,均曾於華陽洞內隱居修煉過,齊梁時的陶弘景也曾隱於該洞中修行。
宋代著名文學家王安石曾登臨茅山,作了《登茅峰》三首詩,抒發了對山景的留戀,對仙人的追憶:
(一)
一峰高出眾峰巔, 疑隔塵沙路幾千。
俯視煙雲來不極, 仰攀蘿蔦去無前。
人間已換嘉平帝, 地下誰通句曲天。
陳跡是非今草莽, 紛紛流俗尚師傳。
(二)
悠然杖履出塵囂, 雞犬無聲到穴廖。
欲見五芝莖葉老, 尚攀三鵠羽翰遙。
容溪影轉迷橫徑, 仙幾風來得墮樵。
興罷日斜歸亦懶, 更磨蒼蘚認前朝。
(三)
捫蘿路到半天窮, 下視茅州杳靄中。
物外真游來幾席, 人間榮顯付苓通。
白雲坐處龍池杳, 明月歸來鶴馭空。
回首三君誰更似, 子房家世有高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