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幼學瓊林(十三)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4月26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原文】

端陽(1)競渡(2),吊(3)屈原(4)之溺水;重九(5)登高,效(6)桓景(7)之避災。

【注釋】

(1)端陽: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
(2)競渡:賽船。
(3)吊:悼念。
(4)屈原:戰國時楚國人。
(5)重九:農曆九月初九,也稱“重陽”。
(6)效:仿效。
(7)桓景:東漢時人。從費長房學道,費長房之師為壺公。據南朝梁人吳均《續齊諧記》載: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繹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

【語譯參考】

端午節比賽划龍舟,以悼念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九月九日重陽節插茱萸,是仿效桓景躲避災難。

【說故事時間】

端午節的傳說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重午、午日、夏節,與中國新年、中秋同屬中國最重要的三大傳統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但最為一般人接受的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他雖一片忠心卻被放逐到江南,因不忍心看著自己的祖國逐漸走向淪落滅亡,在五月初五這天懷石自沉於汨羅江。

據說屈原投江的消息一傳開,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蜂擁至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駕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粽子、雞蛋丟進水中,說是把魚蝦餵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一個老醫師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要用來制江裡的蛟龍,防止它們傷害屈大夫。

過了一會兒,水面上果真浮起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保護孩子們,使他們不受那些毒蛇害蟲的傷害。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事實上,許多端午習俗在此之前即已流傳,中國人早就有此反應季節變化與天氣特徵的節日了。在古代,五月俗稱毒月,或稱惡月。因為五月氣候轉為炎熱,食物容易腐壞,蚊蟲蒼蠅孳生,百毒齊出,很容易發生傳染病,為了驅邪避毒保平安,因而形成了各種習俗。

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在家門前懸鐘馗像、掛艾蒿和艾草(艾葉菖蒲)來去除各種毒害。端午節包粽子饋贈親友,稱為送節。龍舟競賽是端午節最具民俗意義的活動,其目的也在於祈求平安。

重陽登高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又稱“重九”。古人將數字也分陰陽,而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月日並陽,所以稱為“重陽”。

重陽節的由來,根據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相傳東漢時,汝南縣有一個人名叫桓景,向費長房學道。

有一天,費長房告訴他說:“九月九日,你家中有難,你趕快回去,告訴家人做一袋囊,裝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處,喝菊花酒,就可以消去災禍。”桓景如實地照著師父的話去做,全家登山。等到晚上回來時,發現家中的雞、狗、牛、羊全都暴死了。

後來,故事流傳開來,人們九月九日這天過起重陽節來,並有了重九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風俗。

【動動腦、想一想】

◎ 中國幅員廣大,各地的端午節習俗都不相同,找一找資料和大家分享。
◎ 在端午節的時候,觀察一下中國各地,都舉辦了哪些活動?吃了哪些食物?其中你最喜歡哪一項?為什麼?

附錄

◎ 相關的詩詞

1、宋・陸游《重五》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懷盤。

2、宋・郭功父《龍舟競渡》

競渡傳風俗,旁觀亦壯哉!
棹爭飛鳥疾,標奪彩龍回。
江影渾翻錦,歡聲遠振雷;
輕生一晌樂,時序密相催。

3、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唐・劉長卿

九月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裡,山翠現樓西。

備註
本段原文參考三民書局發行之《幼學瓊林》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