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字文(四十四)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7月06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聆音(1)察理(2),鑒貌辨色(3)。
貽厥(4)嘉猷(5),勉(6)其(7)祗(8)植(9)。

【讀音練習】

聆(líng) 音(yīn) 察(chá) 理(lǐ),
鑒(jiàn) 貌(mào) 辨(biàn) 色(sè)。
貽(yí) 厥(jué) 嘉(jiā) 猷(yóu),
勉(miǎn) 其(qí) 祗(zhī) 植(zhí)。

聆(ㄌㄧㄥ?)音(ㄧㄣ)察(ㄔㄚ?)理(ㄌㄧˇ),
鑒(ㄐㄧㄢ?)貌(ㄇㄠ?)辨(ㄅㄧㄢ?)色(ㄙㄜ?)。
貽(ㄧ?)厥(ㄐㄩㄝ?)嘉(ㄐㄧㄚ)猷(ㄧㄡ?),
勉(ㄇㄧㄢˇ)其(ㄑㄧ?)祗(ㄓ)植(ㄓ?)。

【字詞義解釋】

(1)聆音:聆聽對方說話。聆,聽。音,聲響、聲音。
(2)察理:明辨道理。察,明辨、了解。理,事物的規律、意旨。
(3)鑒貌辨色:觀察人的臉色而隨機行事。鑒,審察。貌,外表、外觀。辨,分別、判別。色,面容、神情。
(4)貽厥:流傳、遺留。貽,遺留。厥,那個,在此指「嘉猷」。
(5)嘉猷:美好的訓示。嘉,美好的。猷,道理、法則。
(6)勉:勉勵。
(7)其:他們。
(8)祗:恭敬。
(9)植:本義為種植,在此引申為牢牢記住。

【譯文參考】

與別人相處,必須要懂得察言觀色,先聽聽對方說些什麼,想想看他說的有沒有道理,再看看他臉上的表情是否誠懇,如此才能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及他說話的動機。

我們應該儘量的把一些美好的典範遺留給後世子孫,鼓勵他們誠心誠意的牢記在心中,並且一直流傳下去。

【文字的故事】

聆:聆這個字是由一個「耳」和一個「令」組合而成,小篆寫作「 」,本義是聽的意思。聽聲音需要靠耳朵,而「令」有嘉美的意思,所以聆通常是指聽嘉言美訓之意。

貌:貌字目前最早是出現在陶文,寫作「 」,由「頁」和「馬」的古字組合而成。小篆的寫法「 」和現在的貌字寫法已經很接近,本義是指容貌。貌除了「豸」,另一邊像是人的頭加上身體和腳,所以貌字就被用來作為人的容貌的意思。

色:色字的小篆寫作「 」,是由一個「人」和一個「節」字的古文組合而成。人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經過節制之後,表現在臉上的就是色了,所以色的本義是生於心而表現於眉宇之間的種種神情。

【深入思考與討論】

中國人自古重視庭訓家教,歷史上有名的如北齊的顏之推、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鄭板橋、曾國藩等等,都留有家訓。

北齊的顏之推,為了告誡子孫不可自恃門第、驕逸怠惰,同時也希望子孫能將士族門風維繫不墜,於是寫下洋洋洒洒二十篇,約四萬多字的《顏氏家訓》。這本家訓在其後的一千三、四百年間傳誦不息,被後世尊為家訓之祖。

而「重德修身」一直都是各家家訓的核心內容。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訓》中指出:「有德者雖年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雖年高於我,我必遠之。」意思是說,有德的人雖然年齡比我小,我也會尊敬他;不肖的人,雖年齡比我大,我也必定疏遠他。從中可以看出朱熹對德的重視程度。朱熹還指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意思是指善事多麼小也要積極而為,惡事多麼小也不能為之。

這些著名的家訓中,都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德,所以也常被後人用來叮嚀子孫要牢記心中。

(1)為甚麼「重德修身」會是各家家訓的主要內容呢?
(2)教育後世子孫,除了「言傳」留下家訓之外,「身教」的表率更重要,請說說你的看法,或舉出歷史上曾出現的例子。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