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家詩》―五絕(十九)秋風引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10月05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qiū fēng yǐn
秋風引

liú yǔ xī
劉禹錫

hé chù qiū fēng zhì,xiāo xiāo sòng yàn qún。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zhāo lái rù tíng shù,gū kè zuì xiān wén。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ㄑㄧㄡ ㄈㄥ ㄧㄣˇ ㄌㄧㄡˊㄩˇㄒㄧˉ
秋風引 劉禹錫
ㄏㄜˊㄔㄨˋㄑㄧㄡ ㄈㄥ ㄓˋ,ㄒㄧㄠ ㄒㄧㄠ ㄙㄨㄥˋㄧㄢˋㄑㄩㄣˊ。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ㄓㄠ ㄌㄞˊㄖㄨˋㄊㄧㄥˊㄕㄨˋ,ㄍㄨ ㄎㄜˋㄗㄨㄟˋㄒㄧㄢ ㄨㄣˊ。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作者】

劉禹錫,字夢得,唐彭城(在今江蘇)人,為匈奴後裔,官至太子賓客。生於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卒於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享年七十一歲。世代儒學相傳,禹錫又天資聰敏,從小就氣度不凡。雖官場上多次被貶,幾經調動,仍樂觀豁達,勤政愛民,受到人民愛戴,和當過蘇州刺史的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人們為他們建了三賢堂。禹錫詩作清新通俗,充滿豪氣,富民歌特色,被白居易譽為“詩豪”,與白居易並稱“劉白”,同為中唐的著名詩人。

【注釋】

(1)引:樂府詩題。樂府詩為歌體,原為民間歌謠,常用歌、吟、曲、調、行、引、操、弄、謠、思、唱、怨等字為標題,如〈長干行〉、〈白頭吟〉等。
(2)蕭蕭:風聲。
(3)雁:一種候鳥,形狀似鵝,頭大嘴扁,叫聲嘹亮,秋天往南飛,春天往北飛,雁群排成人字形飛行。
(4)朝:早晨。
(5)聞:聽到。

【語譯】

從哪兒吹來了秋風,風聲蕭蕭送走了南飛的雁群。清晨吹動了庭院的樹,我這孤獨的旅客最先聽聞。

【詩中有話】

樂府詩題的“引”字,暗示了秋風引發遊子鄉愁。詩中句句秋風,滿耳的秋聲,又看到北雁南歸故土,引來鄉愁,北雁知秋,詩人當然也想回鄉。異鄉孤客難以入眠,一大早風吹樹葉的聲響,自然又是最先聽見了。

禹錫屢次被貶,仕途坎坷,在遠鄉仍希望能時來運轉,發展他的政治抱負。但人各有命,命乃天定,也由不得人。禹錫是位修佛居士,一生中有許多高僧朋友,一位禪師為點化他求名心太重,讓他入靜看見玄關開啟,悟到世間人身的虛幻短暫。(注)後來他去掉了對名利的執著,不再強求,對世事的變遷也更能坦然面對了。

註:劉禹錫的《謁柱山會禪師》:“吾師得真如,自在人環內。哀我墮名網,有如翾飛輩。曈曈揭智燭,照使出昏昧。靜見玄關啟,……悟理言自亡,……色身豈吾寶,慧性非形礙。”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