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勇於盡責而不矜己功

智真


【正見網2008年04月05日】

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謙讓、禮讓”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傳統道德信條。然而“謙讓”並不是一味講退讓、忍讓,在古人的觀念中,“謙讓”是指在名位上的讓,謂之“君子不爭”,推功及人。而在原則問題上,古人又推崇“當仁不讓”。所以,“謙讓”是建立在勇於負責基礎之上而不言己功的高尚道德風範。
春秋時期,晉國部隊在鞍(今濟南市西)戰敗齊軍,凱旋而歸。上軍副帥士燮最後進入國都,他的父親說:“你不知道我盼望你嗎?為甚麼不能早點回來?”士燮說:“一般軍隊勝利歸來,國內的人們必然高興的歡迎。如果先回來,一定會特別引人注意,這豈不是要代替主帥領受殊榮嗎?因此,我不敢先回來。”父親對他的做法很讚賞。論功行賞時,晉景公對統帥郤克說:“這次我軍大勝是你的功勞啊!”郤克回答:“這完全是君王的指導和幾位將帥的功勞,我有什麼功勞呢?”晉景公稱讚士燮的功勞與郤克同樣大,士燮說是聽從荀庚命令、接受郤克統帥的結果。晉景公稱讚欒書,欒書說:“這次勝利有賴於士燮的指揮和士兵的努力。”晉軍將領的不爭功反映了他們互相謙讓、推功及人的美德,這也是戰敗齊軍的關鍵所在。

一次,晉景公派遣士丐率領中軍,士丐辭謝說:“荀偃比我強,請派荀偃吧。”於是讓荀偃率領中軍,士丐輔佐。晉景公又派韓起率領上軍,韓起要讓給趙武,晉景公就派遣欒黶,欒黶推辭說:“我不如韓起,韓起願意讓趙武在上,君王還是聽從他吧。”於是趙武率領上軍,韓起輔佐。晉國的將帥在名位面前互相禮讓,晉國百姓因此而和睦共處,幾世受益。

老子說:“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說:有功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失去。又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確實凝聚了我們民族深邃的智慧與博大的胸懷。在社會群體中,如果人們爭權奪利,好居人上,並為此不擇手段,那麼社會將充滿紛爭、猜忌、動盪不安。反之,人們若能提高道德涵養,在每一念上都能首先為別人著想,氣度恢宏,以禮相待,才會形成寧靜祥和的社會環境。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