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庭訓格言(十一):立志於道義理為主

三新


【正見網2008年07月05日】

【原文】

訓曰:子曰:「志於道①。」夫志者,心之用也。性無不善,故心無不正。而其用則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縱之聖②,猶必十五而志於學。蓋志為進德之基,昔聖昔賢莫不發軔乎此③。志之所趨,無遠弗屆④;志之所向,無堅不入。志於道,則義理為之主⑤,而物慾不能移,由是而據於德,而依於仁而游於藝⑥,自不失其先後之序、輕重之倫⑦,本末兼該⑧,內外交養⑨,涵泳從容?紛獵(10),不自知其入於聖賢之域矣。

【註解】

①「子曰」句:見《論語•述而》。志:志向,立志。
②夫子:孔子。天縱:意為上天所賜。
③發軔:拿掉支住車輪的木頭,使車前進。比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軔,剎車木。行車必先去軔,故稱「發韌」 。
④屆:至,到。
⑤義理:經義名理。宋以後稱理學為義理之學,簡稱為義理。
⑥游於藝:即遊藝。《論語•述而》:「志於道,據於德,游於藝。」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游於藝,言置身於六藝的活動,後來泛指學術修養。
⑦倫:道理,次序。
⑧本末:指主次、先後。 兼該:包括兩方面或兩方面以上。
⑨交: 交互。養:陶冶,修養。
(10)涵泳從容?紛獵: 品味陶冶。

【語譯】

孔子說:「立志於修道。」所謂「志」, 就是心的功用。人性沒有不善的,所以人心也沒有不正的。但人心的功用則有正和不正之分,這一點我們不能不清楚。 孔聖人有著天賦絕頂的聖明,尚且在十五歲時就立志於學。 這大概因為「志」是提升道德修養的起點之故吧,昔日的聖賢修道無不是從「志」開始的。無論多遠,沒有「志」達不到的:無論多堅,沒有「志」攻不破的。立志於修道,首先必須以義理作為根本,這樣物慾就改變不了修道者堅定的志向。在此基礎上再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活動,自然不會失掉修道的先後輕重的次序,使道德之本和才藝之末都能得以照應,內心、外事交互得以陶冶,從容不迫的去品味薰陶,這樣自然就會不知不覺的進入了聖賢的境界。

【心得】

近幾年,我們看到中國大陸有些教授將《論語》、《老子》等典籍進行通俗化解釋,搞些道德教育,儘管那些解釋自然免不了離道甚遠,有說金成銅之嫌,但中國人似乎也很是歡迎。由此觀之,中國人求道之心還是很迫切的。令人痛心的是,馬恩列斯毛的流毒還在我們大陸人身上和心中,這就不能不引起重視了。如果《論語》、《老子》等原著是精金美玉,那麼為什麼大陸的專家學者們只能把原著炒成粗銅碎瓦呢,如果《論語》、《老子》等原著是原汁原味,那麼為什麼我們大陸人就只願意品嘗人工製品呢?不是專家學者們不想洞悉經典奧義,不是大陸人不想直接感受真經,是多年來的黨文化的教育把人搞糊塗了,一刀切一鍋煮的教育模式,教育模式中無孔不入的黨文化,黨文化中對唯物、經濟基礎的大肆宣揚,整個的教育就是顛而倒之、倒而顛之的:「義理」不能為主,「物慾」足以移人, 教育原則上「失其先後之序、輕重之倫」,「本末」不能「兼該」,「內外」不能「交養」,大陸人自然離「聖賢之域」漸行漸遠。名為專家教授講不清本民族先哲之理,身為炎黃子孫聽不懂本民族聖賢之言,不折不扣的在自己的國土上做了文化上的亡國奴。其實人們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人們說:「就連搞個奧運,我們都沒有一套本民族的禮儀拿出來,實在是悲哀。」是呀,如果到現在,到這個份兒上,還不退出這個邪黨,後果就更加可悲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