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魏崇奉佛教(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9月23日】

【原文】

十一月,己丑,魏主於式干殿為諸僧及朝臣講《維摩詰經》(1)。時魏主專尚釋氏,不事經籍,中書侍郎河東裴延雋上疏,以為:「漢光武、魏武帝,雖在戎馬之間,未嘗廢書;先帝遷都行師,手不釋卷,良以學問多益,不可暫輟故也。陛下升法座,親講大覺,凡在瞻聽,塵蔽俱開(2)。然《五經》治世之模楷,應務(3)之所先,伏願經、書互覽,孔、釋兼存,則內外俱周,真俗斯暢矣!」

時佛教盛於洛陽,沙門之外,自西域來者三千餘人,魏主別為之立永明寺千餘間以處之。處士南陽馮亮有巧思,魏主使與河南尹甄琛、沙門統僧暹擇嵩山形勝之地,立閒居寺,極岩壑土木之美(4)。由是遠近承風,無不事佛,比及延昌(5),州郡共有一萬三千餘寺。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七・梁紀三》)

【注釋】

(1)《維摩詰經》:佛教經典名,全稱為《維摩詰所說經》最早為前秦時鳩摩羅什譯。
(2)塵蔽俱開:茅塞頓開。
(3)應務:應世之務。
(4)極岩壑土木之美:極盡山巒岩壑和寺院建築之美。
(5)延昌:北魏宣武帝於公元五一二年四月改元延昌,公元五一六年三月再改熙平,延昌年號使用近四年。

【語譯參考】

十一月,十五日,北魏宣武帝在式干殿為眾僧及大臣講解《維摩詰經》。這時魏宣武帝專心崇奉佛教,不留心儒家的經籍,中書侍郎河東人裴延雋上書,認為:「漢光武帝劉秀、魏武帝曹操,雖然忙於戰爭,但是未曾廢棄書籍,本朝先帝孝文帝在遷都洛陽和行軍之間,手中的經書都不肯放下,實在是學問有很多益處,不可以臨時中斷。陛下您親自登上法座,為臣民講授佛法奧義,在場的人瞻聽之際,都覺得茅塞頓開。但是《五經》是治理天下的典範,處理世務所應首先研讀的,所以乞求陛下各類經典交替閱讀,孔學與釋教兼蓄並存,那麼內聖外王之道就全部俱備了,教義和世務也就完全暢通無礙了。」

當時洛陽盛行佛教,除寺廟裡的和尚外,從西域來的僧人還有三千多人,魏宣武帝另外建了永明寺一千多間禪房來安置他們。品德高尚的平民南陽人馮亮思維靈巧,魏宣武帝指派他和與河南尹甄琛、沙門統領官僧暹選擇嵩山風景優美之處,建造閒居寺,極盡山巒岩壑和寺院建築之美。於是遠近受影響,沒有不信奉佛教的,到了延昌年間,全北魏境內共有一萬三千多座寺廟。

【研析】

北魏一直都在實行漢化政策,亦即將儒家學說推行於民,但到了宣武帝卻獨尊佛學,甚至還登堂為眾僧及大臣講解《維摩詰經》。一時上行下效,全國風行,甚至也有遠從西域而來的,魏宣武帝還特地為他們蓋了永明寺。之後在嵩山又蓋了極岩壑土木之美的閒居寺,因此遠近受影響,全國興建寺院大為風行。於是中書侍郎裴延雋上書,對宣武帝提出建言,首先肯定他登堂講授佛法,可以讓人茅塞頓開,是件好事,但儒學經典乃傳統文化內涵,亦不能廢,所以儒學與佛學應兼蓄並存,那麼內聖外王之道就能具備,教義與世務才可暢通無礙。但崇奉佛學在當時已蔚為風氣,恐怕一時難以改變當時社會現狀。

其實崇奉佛學並非不好,歷代君主也都尊佛崇道,只是常人應有常人的社會狀態,否則全國皆成了和尚、尼姑,脫離人的社會,那也不允許的。所以裴延雋上書的言論,是相當中肯的。處理世務還是應先研讀正統典籍,內化於心,當作待人接物基礎,再佐以佛學,將自己當作不脫離社會的修煉人,那麼整個社會道德高尚,才是合乎社會原則。

【延伸思考】

1.儒家學說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從古至今都是讀書人必修的課程,你覺得他對華人有什麼重大影響?(如待人接物、性格、思考模式……)
2.佛教是從印度傳過來的,它讓人了解生命的本質、人生的真諦……可是為什麼至今只剩宗教形式,少了真正內涵?
3.宣武帝崇尚佛學,全國起而效之,跟從流行的風氣,從古至今,如出一轍。因為影響深遠,你想執政者及傳播媒體該如何做才能導正社會風氣?

【參考文獻】

1.《資治通鑑》(33) 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今注(八)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3.《白話資治通鑑》(第十冊)沈志華 張宏儒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