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山中宰相陶弘景(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0月08日】

【原文】
三月,戊申,丹陽陶弘景(1)卒。弘景博學多藝能,好養生之術。仕齊為奉朝請(2),棄官,隱居茅山(3)。上早與之游,及卽位,恩禮甚篤,每得其書,焚香虔受(4)。屢以手敕招之,弘景不出。國家每有吉凶徵討大事,無不先咨之,月中(5)嘗有數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將沒,為詩曰:“夷甫任散誕,平叔坐論空;豈悟昭陽殿,遂作單于宮(6)!”時士大夫競談玄理,不習武事,故弘景詩及之。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七·梁紀十三》)

【注釋】

(1)陶弘景:(456年- 536年 )字通明,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附近)人。自稱“華陽隱居”,死後被稱為“貞白先生”。
(2)奉朝請:官名,散官。
(3)茅山:今江蘇省句容縣東南四十五裡,周回一百五十裡,一名句曲山。相傳漢朝茅盈、衷、固自咸陽來,得道於此,世號三茅君,因名山曰茅山,亦稱三茅山。
(4)焚香虔受:點香恭敬拜讀。
(5)月中:一月之中。
(6)夷甫任散誕,平叔坐論空;豈悟昭陽殿,遂作單(音蟬)於宮!:詩意是提醒人們要提防北方政權的侵擾,不要只顧空談玄理。夷甫,即王衍,晉代司馬;平叔,即何晏,三國魏侍中尚書,兩人都是當時的風流美男子,性情高傲散漫,喜談空洞玄理,興起一代空談之風。昭陽殿,梁朝宮廷所在,比喻梁朝政權。單于宮,北方存在的鮮卑族政權,即東魏、西魏。陶弘景妙解術數,故預測此詩,後來侯景篡梁,果然在昭陽殿。

【語譯參考】

三月,初七,梁朝的丹陽人陶弘景去世。陶弘景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愛好養生之術。在南齊擔任過奉朝請的官,後來辭職,隱居在茅山。

梁武帝早年曾經和他交遊,等到登上皇位以後,總是給他不尋常的恩惠和禮遇,每次收到他的書信,都要點上香恭敬地拜讀。多次親筆寫信請他到朝廷做官,陶弘景始終不出來。每當國家出現吉凶和出征討伐的軍事大事,無一不先徵詢他的意見,往往一個月中要通好幾封信,當時的人稱他是“山中宰相”。臨死之前,陶弘景寫了這樣一首詩:“王夷甫任情放誕,何平叔議論虛空;豈能想到昭陽殿,竟然作了單于宮!”當時的士大夫都競相談論玄學性理,不學習練兵打仗的事,所以陶弘景寫這首詩來警醒朝廷士大夫們。

【研析】

陶弘景出身於南朝士族,從小就受到良好教育,且聰明異常,十歲就讀了《神仙傳》,十五歲就寫了《尋山志》,表現出隱逸志向。二十歲時,被引為諸王侍讀,當小老師。大約三十歲前後,拜東陽道士孫游岳為師,學習符圖、經法和誥訣,還開始遊歷名山,收集醫書,集煉丹家、醫藥家、文學家和學者於一身。到了三十六歲,辭去了侍讀的職務,到茅山隱居,梁天監元年(502年)梁武帝即位後,屢請不出,但兩者始終保持著密切書信來往,故有“山中宰相”之譽。

從他前半生的經歷,就可看出陶弘景的品格,他是個淡泊名利的人,不喜歡出仕,但他又具有聰明才智,不貢獻於國家,實在浪費人才,所以梁武帝退而求其次,改採權宜措施,用書信徵詢方式。遇到重大決定,即寫信請教,而且收到回信,都很慎重的拜讀,充分表現出尊重的態度。能博得皇帝如此器重,可見其才華非比尋常,當然他也相對回應,略盡棉薄之力,臨死之前還做了預言詩警惕朝廷士大夫,但往往預言都是事情發生了,才恍然大悟,此時為時已晚矣。

【延伸思考】

1. 陶弘景不肯出來為官,梁武帝採取變通策略。如果你碰到棘手問題,解決不了,會如何因應?
2.人各有志,有人喜歡追逐名利,有人喜好恬淡清靜,有人……,想一想你自己的性向為何,是否該做調整?
3.如果社會風氣興起空洞玄理之風,你認為會產生什麼問題?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鑑》(37) 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今注》(八)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3.《白話資治通鑑》(第十一冊)沈志華 張宏儒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