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宇文泰重用蘇綽(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0月07日】

【原文】

泰(1)用武功蘇綽(2)為行台郎中(3),居歲余,泰未之知也,而台中皆稱其能,有疑事皆就決之。泰與僕射周惠達論事,惠達不能對,請出議之。出,以告綽,綽為之區處(4),惠達入白之,泰稱善,曰:「誰與卿為此議者?」惠達以綽對,且稱綽有王佐之才,泰乃擢綽為著作郎(5)。泰與公卿如昆明池(6)觀漁,行至漢故倉池,顧問左右,莫有知者。泰召綽問之,具以狀對。泰悅,因問天地造化之始,歷代興亡之跡,綽應對如流。泰與綽並馬徐行,至池,竟不設網罟(7)而還。遂留綽至夜,問以政事,臥而聽之。綽指陳為治之要,泰起,整衣危坐,不覺膝之前席(8),語遂達曙(9)不厭。詰朝(10),謂周惠達曰:「蘇綽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11),參典機密,自是寵遇日隆。綽始制文案程序,朱出、墨入及計帳(12)、戶籍(13)之法,後人多遵用之。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七・梁紀十三》)

【注釋】

(1)泰: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獺,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鮮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實際統治者,西魏禪周后,追尊為文王,廟號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為文皇帝。
(2)蘇綽:(498年-546年)字令綽,北周武功(今屬陝西)人,魏侍中則之九世孫也。父協,為武功郡守。
(3)行台郎中:行台屬官,郎中本為六部各司的主官,因行台可別置官屬,形同丞相府,故有行台尚書、行台郎中之設。
(4)區處:各別處置。
(5)著作郎:秘書省屬官,職掌編寫國史。
(6)昆明池:漢武帝時所開穿,今已涸,在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南。
(7)網罟(音古):捕捉鳥、魚的網狀工具。
(8)泰起,整衣危坐,不覺膝之前席:胡三省曰:「初臥而聽,繼起而整衣危坐,又不覺膝之前席,蓋綽之言深有以當泰心,久而愈敬也。」古者席地盤膝而坐,移身就客,則膝脫席而前,故曰前席。
(9)曙:天剛亮。
(10)詰(音結)朝:第二天早上。
(11)大行台左丞:大行台屬官,左丞本為六部尚書副職之一,與右丞分掌庶務。
(12)計帳:就是現在所謂的預算。
(13)戶籍:登錄戶口之簿籍。

【語譯參考】

宇文泰任用武功人蘇綽為行台郎中,一年多以後,宇文泰對蘇綽還不大了解。但是行台官署中的人都稱讚他有才能,遇到有疑難的事都去找他幫忙解決。宇文泰與僕射周惠達討論事情,周惠達不能回答的,就請求允許他出去跟別人商議。周惠達出來後告訴蘇綽,蘇綽為他分析解答,周惠達進入後按照蘇綽的分析做了回答,宇文泰覺得很好,說:「是誰和你做出了這番分析解答?」周惠達說是蘇綽,並且稱讚蘇綽有輔佐君王成就帝業的才能,宇文泰便提拔蘇綽為著作郎。

宇文泰和公卿一起到昆明池觀賞捕魚,走到漢代傳下來的倉池時,回過頭來詢問左右隨行人員,沒有一個知道倉池的情況。宇文泰把蘇綽叫來詢問,蘇綽一一作了解說。宇文泰很高興,就接著詢問天地萬物最初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歷代興盛滅亡的經過,蘇綽始終對答如流。宇文泰與蘇綽一道騎馬慢慢並行,到了昆明池,竟然沒撒網就返回了。於是把蘇綽一直留到晚上,就一些軍政大事徵詢蘇綽的意見,蘇綽講述,宇文泰躺著傾聽。當蘇綽分析陳述治理國家的關鍵所在時,宇文泰從睡榻上起來,整理好衣服端正的跪坐著,不知不覺中雙膝移動到坐席的前端,兩人一直談論到天亮毫無厭倦。

第二天早上,宇文泰對周惠達說:「蘇綽真是個奇特的人才!我正準備讓他擔任重要的政務。」隨即任命蘇綽為大行台左丞,參與掌管機密大事,從此蘇綽越來越受宇文泰寵信。蘇綽開始制定文書案卷的程序格式,如用紅筆批出、墨筆簽收,以及計帳、戶籍等方面的法規,後世的人們大多沿用他這些程序和法規。

【研析】

西魏建立後,宇文泰成為大丞相,他在三次戰役中大敗東魏大軍,奠定宇文氏在關中的基礎。任用蘇綽等人改革,使西魏更強盛。甚至攻入南梁的成都,奪取西川盤地,稱得上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及統帥。而蘇綽則是西魏政治家、散文家。早年因從兄蘇讓薦舉,被宇文泰任命為行台郎中。剛開始,宇文泰對他也不甚了解,但發現行台官署中的人有問題都去找他解決,周惠達稱讚他有成就帝業才能,才逐漸重視蘇綽,再經過幾番測試,發現他熟知歷史,所提問題均對答如流,陳述有條不紊,深深被他的談話內容所吸引,覺得他真是個奇才,遂重用他,任他為大行台左丞、大行台度支尚書領著作兼司農卿等職。蘇綽也不負他所託,對西魏貢獻良多,如:制文案程序、計帳及戶籍之法、革晉代以來文章浮華之弊,仿《尚書》作《大誥》,而最有名的當屬作「六條詔書」,為西魏及北周施政的綱領。

【延伸思考】

1.從哪幾點可看出,宇文泰深深被蘇綽的談話內容所吸引?
2.蘇綽樂意替人解決難題,周惠達向宇文泰舉薦蘇綽,他們同朝為官而能相互欣賞,實屬難能可貴。你從他們的行為,學到什麼?
3.你曾經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經驗嗎?若有,請你向大家推薦分享此人的才華。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鑑》(37) 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今注》(八)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3.《白話資治通鑑》(第十一冊)沈志華 張宏儒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