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9月28日】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一次,釋迦牟尼佛來到了竹門村,住在村子北邊郊外的身恕林中。竹門村裡的居士們,聽說大覺者釋迦牟尼佛來了,於是大家紛紛的群集,來到佛陀的住處,有的上前禮敬佛陀,有的問候寒暄,有的只是默默的坐在一旁。
待大家都坐定後,其中一人代表大眾問釋迦牟尼佛:大師!我們都期望過著兒孫滿堂,臉上有上好的檀香擦,頭上有花綴戴,身上有香料塗,有充裕金銀財寶收入的幸福在家生活,而且,期望死後能往生到更好的世界去,請教導我們達成這些願望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聽後便講道:「居士們!我就來教導大家一個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請大家注意聽了!什麼是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學習聖道的弟子們,應當這樣的思惟:我想要活著,我不想死,期待著幸福,而排斥著缺憾的痛苦,所以,我不喜歡被殺。我自己不喜歡被殺,同理,其它眾生也不喜歡被殺,這樣,我怎能去殺害眾生呢?作了這樣的思惟與抉擇後,便要求自己離於殺生,也能勸人離於殺生,讚嘆離於殺生。如此,其肢體行為就能在自己離殺、勸人離殺、讚嘆離殺這三方面獲得了清淨。
同樣的道理,我不喜歡被偷、被搶,不喜歡別人與自己的妻子通姦,不喜歡被詐欺,不喜歡親友被挑撥而與自己疏遠,不喜歡別人以粗話罵我,不喜歡別人對我說話輕薄,所以,便要求自己,也勸別人不偷不搶,不與人通姦,不詐欺,不挑撥離間,不罵粗話,言語不輕薄,也讚嘆這些行為。如此一來,肢體與語言行為,就能在這三方面獲得清淨。這七種約束自己肢體與語言的行為,就是通往聖道的戒行」。
宇宙是有因果報應這樣一個法理的,人對別人做了什麼,其實也就是對自己做了什麼。我個人悟到:釋迦牟尼佛講了「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就包含了這樣的含義在其中,其實古代西方的大覺者耶穌也說過:「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句話,我想同樣也是包含了這樣的含義在裡面,儒家的孔子也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但是呢,我又從這幾位過去的覺者聖人的話中悟到,他們講的「推己及人」也好,「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也好,「己所不欲」也好,統統都帶有私的因素,出發點都是自己的利益,先想到的是自己,這不是說過去的覺者們不好,而是說從中反映出了舊宇宙都帶有為私的特點。現在新的宇宙是無私的,大法弟子一定要嚴格按照師父講的法去修,最終「修成無私無我,先他後我的正覺」。 (《法輪大法 精進要旨》- 佛性無漏)
(資料來源:《雜阿含第一○四四經》、《相應部第五五相應第七經》)
下載方法:按滑鼠器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目標文件保存為…」(Save Target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