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03月02日】
【原文】
帝至萬勝鎮(1),聞嗣源已據大梁,諸軍離叛,神色沮喪,登高嘆曰:「吾不濟矣!」即命旋師(2)。帝之出關也,扈從兵二萬五千,及還,已失萬餘人,乃留秦州都指揮使張唐以步騎三千守關。癸未,帝還過?子谷(3),道狹,每遇衛士執兵仗者,輒以善言撫之曰:「適報(4)魏王又進西川金銀五十萬,到京將盡給爾曹。」對曰:「陛下賜已晚矣,人亦不感聖恩。」帝流涕而已。又索袍帶賜從官,內庫使(5)張容哥稱頒給已盡,衛士叱容哥曰:「致吾君失社稷,皆此閹豎輩也。」抽刀逐之,或救之,獲免。容哥謂同類曰:「皇后吝財致此(6),今乃歸咎於吾輩,事若不測,吾輩萬段,吾不忍待也。」因赴河死。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七十四 後唐紀三》)
【注釋】
(1)萬勝鎮:胡三省曰:「萬勝鎮在中牟縣東,拒大梁不過數十裡。」
(2)即命旋師:馬上命令回師。
(3)罌(音英)子谷:在成皋,即汜水縣。
(4)適報:剛才得到報告。適,剛才。
(5)內庫使:胡三省曰:「內庫使亦莊宗所置內諸司使之一。」
(6)皇后吝財致此:皇后吝嗇財物不賞賜給諸軍。
【語譯參考】
後唐帝(李存勖)到達萬勝鎮,聽說李嗣源已經占據了大梁城,各路軍隊紛紛背叛,神色非常沮喪,他登上高處嘆息說:「我不行了!」於是馬上命令回朝。後唐帝當初出關時,隨從的部隊有二萬五千人,等到回師的時候,已失去一萬多人,於是留下秦州都指揮使張唐率領三千騎兵把守關口。二十七日,後唐帝回來時經過罌子谷,道路狹窄,每逢遇到拿著兵器儀仗的衛士,後唐帝就用好話安撫他們說:「剛才有人報告說魏王又進貢西川的金銀五十萬兩,等到了京師就全部分給你們。」士兵們回答說:「陛下賞賜已經晚了,人們也不會感激聖恩了。」後唐帝聽了,只是流淚而已。又尋找袍帶賞賜給隨從的官員,內庫使張容哥說頒賜的東西已經用完了,衛士們罵張容哥說:「導致國君失去江山的,都是你們這些太監。」於是拔刀追逐他。幸好有人救了他,才免於一死。張容哥對他的同夥說:「皇后吝嗇財物到了如此地步,現在歸咎於我們。如果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我們一定會被碎屍萬段,我不忍心等到那一天的到來。」於是跳進黃河淹死了。
【研析】
後唐莊宗李存勖寵信優伶宦官,誅殺郭崇韜、朱友謙等功臣,造成國內人心惶惶。魏博指揮使楊仁政的部下皇甫暉在鄴都發動叛亂,李存勖派成德節度使李嗣源率領軍隊討伐,李嗣源乘機起兵。李存勖親自帶領軍隊前去招撫,但去平叛的軍隊得不到軍餉,民怨蓄積過多,各路軍隊紛紛背叛。眼看大勢已去,即使想做最後的挽回,欲以獎賞來攏絡部屬,豈知要不是不領情,就是無財物可賞賜,弄得張容哥這些太監,也遭池魚之殃,逼得先自己自殺,免得橫死。其實李存勖之所以人心離散,寵信宦官的確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
李存勖是後唐的建立者,他繼承了父親的勇猛和自己與生俱來的戰爭智慧及冒險性格,所以每次戰鬥,他都能打贏,可說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在前半生,他用熱血與勇氣打造了一個國家;後半生,他用樂器和吝嗇摧毀了一個王朝。可見一個人建立大業固然不容易,更難的是如何守業,李存勖無疑就是一個守不住大業的人。
【延伸思考】
1.李存勖最後得到的是眾叛親離的慘境,請你參考其它資料,分析他的功與過。
2.歷史的殷鑑亦可推論至當今的企業,如今亦有許多企業,祖父輩辛勤創業,但到了子孫卻毀於一旦,請舉例與大家分享不能守業的原因。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鑑》(66)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今注》(十四)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3.《白話資治通鑑》(第十九冊)沈志華 張宏儒 主編 建宏出版社
4.《資治通鑑輕鬆讀》4 歐惠章編寫 希代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