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70):卓藺屠蒙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7月31日】

卓(ㄓㄨㄛ?)。(zhuó)

【歷史來源】

1、根據《戰國策》、《姓氏考略》記載,戰國時楚大夫卓滑之後,以名為姓。

2、根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蜀郡卓氏,原本趙人,秦時遷入蜀之臨邛,以鐵冶至富。

3、出自他族。滿、台灣土著、黎等民族均有卓姓。

【郡望】

1、西河郡:戰國時魏置,治所在今山西離石。

2、南陽郡:秦置,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轄境相當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間和湖北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間地。
  
【堂號】

1、褒德堂:後漢卓茂,是當時學識最淵博的人。為人寬厚、仁愛、恭敬,最初在丞相府當吏(小官),負責宮裡的給事,後升密令,關心百姓像疼愛自己的兒子,舉善而教(遇到好人好事就立即舉出來做大家的榜樣)。沒用幾年,把社會風氣治理得很好。漢武帝升他做太傅,封褒德侯。

2、忠孝堂:宋代戶部尚書卓得慶,元兵逼城,得慶與二子規、權同死於難,黃仲元銘其墓,稱為忠孝父子墓,卓姓後世子孫以此為榮,遂以忠孝為堂號,紀念這位先人。

3、其它堂號:西河堂、南陽堂。

4、自立堂號 傳經堂、近青堂、清壹堂等。

【歷史人物】

卓茂

卓茂,字子康,是漢朝南陽宛人,性格寬厚仁愛謙恭。當初被朝廷徵召出任丞相,當他從相府走出來時,有人指認他騎的馬匹是自己的。卓茂問說:「您的馬遺失多久了?」那人答道:「大約有一個多月!」卓茂有那匹馬已經多年,他心裡知道對方誤認,仍默默解開韁繩將馬牽給對方,自己拉車離去時,回頭告訴他:「如果發現這匹馬不是您的,請您來丞相府還我!」隔了幾天,那位馬主另外找到遺失的那一匹馬,於是他便來到丞相府歸還馬匹,並且向卓茂叩頭道謝。

後來,卓茂因精通儒家學術被舉薦為侍郎,調任密縣縣令。卓茂對百姓生活、道德憂心苦思教誨不倦,視百姓為自己的孩子,任用賢良教化百姓。有人曾告一亭長接受他的米肉,卓茂屏退左右問那人:「是亭長找你要的?還是你有事託付他而給的?」那人說:「我私下聽說賢明的君主,使百姓不懼怕官吏,官吏不向百姓索取。而今我害怕他,所以送他米酒,亭長既然最終接受了,所以我來告他。」

卓茂說:「你是鄙陋的人啊。大凡人之所以比禽獸尊貴,是因為人們講求仁愛,懂得互相敬重。現在鄉鄰間尚且表達饋贈之禮,這是人們之所以相互親近的原因,更何況官吏與百姓之間呢?官吏只是不能乘勢求取饋贈罷了。你又不想修行,豈能遠走高飛脫離這個世俗不與人交往呢?亭長平素就是個好官,過年時送些米肉,這是禮節。」

那人說:「假如這樣的話,法律為什麼禁止那樣做呢?」卓茂笑著說:「律條的設定要合乎大的準則,禮制的理順要合乎人間真情。而今我用禮教導你,你必定沒有怨恨;用法律來懲治你,和處置自己的手足有什麼不同呢?」

於是那人接受了卓茂的訓誡,亭長也很感激他的德惠。過了幾年,教育感化普遍實行,東西掉在路上都沒人撿走據為己有。那時光武帝剛剛登上王位,就下詔說:「先前密州縣令卓茂,約束自己加強自身修養,堅持自己的節操純潔不變,的確能做好別人所作不到的。而今任他為太傅,封為.鐧潞睢!?

卓茂曾經學過詩經和禮記,對儒學頗為通達,生活恬淡、逍遙,崇尚自然、性情真誠。他從少年到老年,從來沒跟別人發生爭執。卓茂出任密令時,非常關心百姓的福利,經常發覺人民的優點而加以教導,自己的嘴裡從不說難聽的話語。數年後,教育和道德的感化廣被,每個人都路不拾遺。

漢平帝時,發生了蝗蟲災害。河南省二十幾個縣的受災情形都十分嚴重,但蝗蟲卻不進入卓茂所管轄的區域。

漢光武帝即位後,先拜訪卓茂,說他名冠天下,應當接受重賞。漢光武帝請他出任「太傅」,封他「褒侯」,並且賜他兩個兒子官爵。(出自《後漢書》卓茂傳)


藺(ㄌㄧㄣ?)。(lìn)

【歷史來源】

出自於韓姓,而韓姓又出自於姬姓。而藺姓乃是黃帝的後裔。根據《中國人名大辭典・姓氏考略》中有以下記載,「藺,姬姓。晉韓厥玄孫曰康、仕趙,食采於藺,因以為氏。」這意思指,藺姓是姬姓的後裔,確切地說是后稷的後裔。晉國的大臣韓厥的玄孫韓康,在趙國任大夫之職。另外一說是由於戰國時,韓氏在晉國失勢,韓康逃到趙國,被封在藺邑(今山西離石縣,或今陝西省渭南縣附近)。於是韓康便以地為姓,把韓改為藺,人稱藺康。由此可知,藺姓是以封地藺邑而來。另外,藺邑的得名則是源自於當地廣泛生長的一種植被,它具有狹長中空的長枝,葉生於莖的根部,花側生於莖之上部。它對環境具有極強的適應性,不僅節水抗旱,還耐貧 、抗雜草、抗病蟲、鼠害。它不僅容易管理,還有極強的經濟價值,即莖可編席,莖髓可作燈心。它的名字就是藺草,又稱燈心草,馬藺。因此藺姓的來源也與這種植物息息相關。

【郡望】

1、中山郡:西漢初於古中山國地設置中山郡,轄境相當於今河北省狼牙山以南、滹沱河以北地區,治所在盧奴(今河北省正定縣)。

2、華陰郡:唐代改華州置太州,改華陰郡,治所在華縣(今陝西)。

【歷史人物】

藺相如

藺相如是戰國時期趙國人,生卒年不詳,位列上卿。他流傳的最廣也最久遠的是「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及「廉頗負荊請罪」等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也充份說明了藺相如是一位真正為國為民、大智大勇的胸懷。

完璧歸趙

秦昭王聽說趙惠文王有一塊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就想要得到這塊寶玉,於是派遣使者送信給趙惠文王,表示願意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趙王收到信後,命藺相如為使臣,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

到了秦國後,藺相如雙手捧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仔細端詳良久,發現不愧是稀世之寶,非常高興。可是過了很久,秦王都絕口不提以城換璧之事,於是藺相如假意要指出和氏璧上的瑕疵給秦王看,把和氏璧拿了回來,並且義正詞嚴地說:「大王答應以十五座城交換和氏璧,可是我一直看不到大王的誠意。如果大王要寶玉卻不肯實現諾言,我就以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秦王怕他真的把璧玉撞碎了,就含糊其詞的表示自己會實現諾言,並請藺相如先回賓館休息。回到賓館後,藺相如知道秦王不會真的以城換璧,就秘密派人將和氏璧送回趙國了。

當秦王知道和氏璧已送回趙國時,非常震怒。可是在藺相如大無畏態度的面前,也就無可奈何地將他奉為上賓,然後讓他回趙國去了。後來,秦國一直沒有把十五座城池割給趙國,趙國自然也就沒有再把和氏璧送給秦國了。

澠池之會

有一回,秦昭王想和趙國講和,以便集中力量攻打楚國,於是約趙王在西河外的澠池見面,互修友好。藺相如也隨著趙王一起前往。

到了澠池,筵席上秦王對趙王說:「聽說你喜歡彈瑟,我這裡有個瑟,請你彈一首曲子來助助興吧!」趙王彈了一曲,於是秦國御史就在簡上寫著:「某年某月某日, 在澠池宴會,秦王命趙王彈瑟。」藺相如見狀,就拿著缶走到秦王面前,請秦王擊缶助興,秦王不肯答應,藺相如就說:「現在我離大王只有五步之遙,如果大王不答應,我拼著一死,也要濺你一身血。」秦王不得已只好勉強在缶上敲了幾下。藺相如於是叫趙國御史記下:「某年某月某日,在澠池宴會,趙王命秦王敲缶助興。」

筵會進行到一半時,秦國大臣忽然對趙王說:「請趙王獻出十五座城地,為秦王祝壽!」藺相如也不甘示弱地說:「請秦王獻出咸陽,為趙王祝福!」

廉頗負荊請罪

藺相如本是一介平民,可是自從出使秦國完璧歸趙,以及陪趙王赴澠池之會以後,隨即被拜為上卿。

大將廉頗知道藺相如被拜為上卿後,很不服氣。他認為自已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才得到現有的職位,而藺相如只是耍耍嘴皮,結果職位竟比自己還高。於是他公開地說:「將來有機會的話,我非好好羞辱藺相如一番不可。」藺相如聽到這件事情後,默不吭聲。

有一天,藺相如的馬車在街上與廉頗相遇,藺相如即命車夫趕緊避到小路,讓廉頗的馬車先過。車夫覺得很奇怪,就問道:「相爺的官比廉頗還大,為什麼還要怕他呢?」藺相如答道:「並非我怕廉頗,而是現在趙國強鄰環伺。我與廉頗,一個在朝、一個在沙場為趙國效力,如果我們兩人不和的話,那趙國就危險了。」廉頗聽到後非常慚愧,自行到藺相如家負荊請罪。後來兩人成了莫逆之交。

藺相如兩次面對秦王的表現,都令人刮目相看。當時趙國與秦國的實力相差懸殊,可是他不但敢從秦王手中取回寶玉,也敢在澠池之會時迫使秦王擊缶,這些表現在在都顯示出他確實有過人的智慧和勇氣。

但是後來面對廉頗的挑釁,藺相如的行為看起來卻像是一個怯弱、怕事的人。為什麼前後判若兩人呢?實際上,他是把國家擺在第一位。否則,以他面對秦王時的機智與魄力,要羞辱廉頗亦非難事。

由此可見,藺相如為了國家安危,可以置個人的死生於度外,也可以不顧自身的榮辱。而面對藺相如的大公無私,廉頗能很快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並且勇於負荊請罪,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總之,終究兩人都能以國家為重、以社稷為重,因此才能留下了這一段留芳百世、永垂不朽的歷史佳話。


屠(ㄊㄨ?)。(tú)

【歷史來源】

1、出自於九黎族,蚩尤的後代。相傳,黃帝與炎帝兩個部族聯合起來,在涿鹿與九黎族大戰,擒殺了九黎族的首領蚩尤。後來將蚩尤的部落裡的族人收入自己的部落。只是其中一部分人願意歸順的,便遷到鄒、屠兩地定居,形成鄒、屠二姓,均以居住地名為姓。鄒、屠二地均在今山東境內。

2、以職業技術命姓。古人有屠宰為業者,其後便姓屠,稱屠氏。

【郡望】

1、陳留郡:秦始皇置陳留縣,漢代改制陳留郡。在今河南省開封地區。

2、廣平郡:漢景帝置。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縣一帶。

【歷史人物】

屠勛

屠勛(西元1446-1516年),字元勛,號東湖,明代浙江平湖清溪(今林埭)屠家柵人,後居浙江秀水(今嘉興)。成化五年(1469)進士,授工部主事,升刑部郎中。弘治初遷南京大理寺寺丞,進少卿。

當時正值漳州溫文進煽動作亂,屠勛奉命前往招撫,他對那些叛亂者曉諭利害,懲辦首惡,寬免饒恕被脅迫附和的亂民,於是事態迅速平息。旋即因功被拔擢為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永平、整飭薊州諸路邊備,功績尤著。

正德三年(1508年),屠勛進刑部尚書。此際宦官劉瑾專權,凡有奏章須先向他通報,屠勛執意不從,劉瑾懷恨在心,尋機報復。不得已託病還鄉,加太子太保。卒後贈太保,諡康僖。亦善詩文,著有《東湖遺稿》、《太和堂集》等。 


蒙(ㄇㄥ?)。(méng)

【歷史來源】

1、以山名及官名為姓。周朝時期,有個官職名叫東蒙主,職責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這位官吏的後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並且以山名為姓。

2、源自於高陽氏,以地名為姓。夏朝建立後,顓頊的後代被封在蒙雙(另外一說法是雙蒙),他的後代便將封地的名作為姓,作為蒙姓與雙姓。

3、為他姓所改。有一支蒙姓改自東蒙氏。元朝時有複姓蒙古氏,後來其子孫逐漸以單姓蒙。南詔國姓蒙,居於蒙舍州,其後進入中原,定居於安定(今甘肅省定西一帶)。

【郡望】

安定郡:漢武帝時期設置,相當於今天的甘肅省平涼地區的一部分和寧夏西部。

【堂號】

獻典堂:春秋時期,楚國復國以後,楚昭王決定重新治理國家,壯大楚國的勢力,卻發現楚國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沒有了。這時楚國大夫蒙谷又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獻給楚王,使楚國的治理有了新的標準。

【歷史人物】

蒙恬

蒙恬是秦朝的武將,他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年輕時曾經獨自帶領一支分遣隊攻克楚國;被起用為將軍後,又率兵大敗齊軍。

一將功成萬骨枯

秦朝兼併天下後,蒙恬率領30萬大軍征伐匈奴,擊退匈奴700餘裡,並收復河南等地,威震匈奴。後來他吸取戰國時期據險防禦的經驗,連接了燕、趙、秦5000餘裡舊長城,並且修筑北起九原、南至雲陽的直道,構成北方漫長的防禦線。為了修築萬餘裡的長城,他駐守上郡十餘年,不畏風吹雨打、烈日寒霜,深受到秦始皇的推崇與信任。

蒙恬與其弟蒙毅都是秦朝的重臣,蒙恬在外擔當軍事重任,蒙毅在內為始皇出謀策劃。有一回,佞宦趙高犯罪當誅,蒙毅依法將他判處死刑,可是後來秦始皇念及趙高平時辦事盡心盡力,又赦免了他。從此兩人結下了仇怨。

秦始皇的長子扶蘇被派到蒙恬軍中做監軍。秦始皇巡遊會稽途中駕崩,李斯、趙高封鎖消息,並暗中運作擁立幼子胡亥為二世皇帝。為了消除後患,又下令賜死公子扶蘇,蒙恬因與扶蘇關係密切,也同時被賜死。接到詔令後,扶蘇自殺,蒙恬則認為自己有功於朝廷,拒絕自殺,從而被解除兵權關押了起來。

扶蘇死後,胡亥想重新啟用蒙恬,但趙高怕他對自己構成威脅,就造謠說:秦始皇原來想立胡亥為太子,但蒙恬的弟弟蒙毅極力阻止,才打消立他為太子的念頭。胡亥信以為真,於是下令處死蒙恬、蒙毅。

蒙恬臨死前,嘆息道:「天啊!我竟然沒有犯錯,就要被處死了。」良久,才又緩緩地說:「我本該罪當萬死。起自臨洮連接到遼東,築長城、挖掘壕溝一萬餘裡。一將功成萬骨枯啊!」說完後,就服毒自殺了。

司馬遷在《史記》中認為:「蒙恬當時位高權重,而秦朝初立,人民才剛脫離戰亂之苦,須要休養生息,他不但不勸阻秦始皇濫用民力,反而積極的修築長城,這麼做其實是有罪的。如此說來,他們兄弟遭殺身之禍,不也順理成章嗎?」

由此可見,居上位者的一舉一動,對百姓都有重大的影響,能不慎乎?

改良毛筆,造福後人

相傳毛筆是蒙恬發明的。但近代挖掘出的甲骨片上,發現有毛筆沾墨書寫的痕跡,因此考古學家認為早在商朝就已經有毛筆了,蒙恬只是把本來不好寫的毛筆作了一番改良,讓毛筆寫起來比較舒服、順暢而已。就像紙張早就有了,只是品質粗糙且無法大量生產,東漢蔡倫在材料上做了改良,使其方便使用且能大量製造而已。

縱使如此,因為紙與筆是書寫不可或缺的用具,所以蒙恬與蔡倫一樣,都對中華文化的承傳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