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68):蒲邰從鄂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7月29日】

蒲(ㄆㄨ?)。(pú)

【歷史來源】

1、源自於封邑名。相傳夏朝時,舜帝的子孫被封在蒲阪(今山西省永濟西蒲州一帶),於是他的子孫就把封邑名蒲作為自己的姓氏。

2、來源於一種稱為蒲草的植物。東晉時期怔北大將軍、冀州刺史苻洪的家中有一個水池,裡面長了茂盛的蒲草。很多人看到以後都感到訝異,於是人們便把他家稱為蒲家,因而得到蒲姓。

3、出自於少數民族,扈氏的後代,同樣來源於蒲草。根據十六國春秋《前秦錄》記載,古時西羌族的扈氏酋長的家中有一個池子,其中生長的蒲草長約五尺,節子象竹節一樣,讓人感到奇怪,於是人們把酋長一家稱為蒲家,後來他們家也以蒲為姓。後來再根據《路史》記載,蒲姓出自姒姓,是有扈氏的後代,世襲為西羌的酋長。

4、出自於中東人後裔。宋、元時期,西域阿拉伯人東來經商居住後,即有以蒲作為漢姓的。

【郡望】

河東郡:秦朝時期置郡,地點在今天的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
  
【堂號】

揖讓堂、帝師堂:均源出舜帝的時候,十八歲的蒲衣是舜帝的老師。舜帝要把天下送給他,他不接受,後來就消失了。

【歷史人物】

蒲元

蒲元,三國時期蜀國人,是劉備的大臣。是一個鑄造刀的能人。相傳那時的西南民族很善於鑄造刀,蒲元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為諸葛亮鑄造三千把刀,他說漢水不能使刀很鋒利,於是派人去蜀江取水。水取來以後,他告訴取水人說這水要是不純就不能用,取水人說是純水,蒲元用刀劃了一下水,就斷定其中有八升不是蜀水,取水人馬上承認了。後來重新取回蜀水,打造的刀子果真鋒利無比。以下就是「蒲元造刀」的詳細經過:

蒲元是諸葛亮手下的一員大將,專管造刀、軍械之類的武器。相傳他造的刀能夠削鐵如泥,把雞毛放在刀口上,吹口氣就齊嶄嶄的把它切斷,用它殺敵,刃上不留一點血跡。據說諸葛亮老是打勝仗,就是因為軍隊中用了他製造的武器。

蒲元選的材料極不尋常,造刀用的鐵、燒火用的碳、淬火用的水,都是精心挑選的,不能有半點劣質。那年,諸葛亮出師五丈原,讓蒲元領一支兵馬駐紮在陳倉道口鑄刀。陳倉道口緊靠渭河,有的是水,他卻不用,硬是要派兵千裡迢迢的到川裡去運都江水來。

運水的士兵盛滿了幾口大缸裝載船上,沿都江往下走。沿路灘險流急,風大浪高,寸步難行。眾士兵吃盡了苦頭,肚裡有氣,就口出怨言:「不信水會有什麼兩樣!讓人出這麼多冤枉的力氣,實在沒有道理!」不覺大意起來。忽然間船頭一晃,水缸一歪,裡邊的水灑出了一大半。

他們又氣又惱,叫苦連天。如果重新回頭取水,一定會延遲了行程。剩下的都江水又不夠去交差。怎麼辦呢?有人想出了一個餿主意,就地裝滿了江水,來一個偷梁換柱。神不知,鬼不覺,還怕他蒲元找出破綻不成!

水運到陳倉口,蒲元一看就搖頭,說:「裡邊摻了假水,淬火不能用。」運兵的士兵聽了,心裡慌張,可是嘴巴還是很硬,異口同聲的不認帳:「不會錯的,全是不折不扣的都江水。」

蒲元聽了順手拿起大鐵鉗,朝缸裡輕輕畫了一下,就像快刀切豆腐,裡邊的水便馬上分成了兩邊,分隔成一道深溝,露出了缸底。他說道:「七分是涪江水、三分是都江水,這不是一清二楚嗎?休想騙過我的眼睛。」

運水的士兵聽了各個目瞪口呆,心裡佩服不已,可是還是依然死鴨子嘴硬,一口咬定都是都江水。蒲元馬上讓人當場用同一爐鋼水,打了兩把刀,接著又分別在不同的江水裡淬火。果然,用都江水淬火的刀閃閃發亮,用涪江水淬火的刀卻黑不溜秋的。

蒲元又讓人拿來一顆鐵彈子,他先舉起用涪江水淬火的刀朝下一劈,這鐵彈子分毫無傷,刀口倒是卷了一大塊。他又舉起了用都江水淬火的刀一砍,只聽「喀嚓」一聲,鐵彈子剖成了兩半,刀口依然如新。

運水的士兵只好低頭認罪,從此不敢再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後來蒲元又造出了無數寶刀,相傳還拿了很多利器給羌人使用。


邰(ㄊㄞ?)。(tái)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姜姓,是周族始祖棄的後代,以國名為氏。邰姓始於堯舜時期,邰氏的始祖就是上古時期有大功於民族進化的賢人后稷,他是帝堯的農官,因治理農業有功,堯就封他為邰國的國君,從此便有了邰姓。根據《說文》記載,后稷為堯的大司農,因為功受封於邰這個地方,子孫便以邰為姓氏。當時邰地的位置,就是今陝西省武功縣的境內。我國的邰氏家族,就發源於這個地方。到了唐朝以後,邰氏主要繁衍于山東半島北部叫平盧的地方。

2、為大利稽氏所改。根據《周書》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大利稽氏,入中原後改為邰氏,後來又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大利稽(三字姓)之為邰。」邰姓望族居平盧(今山東省益都)。

【郡望】

平盧郡:治所在今天的山東省東益都縣。

【堂號】

1、翼親堂:翼親意思是像翅膀一樣護著母親。明朝邰茂質事親至孝。他母親怕雷,每到打雷,茂質就用自己的身子像張開的翅膀一樣護著母親。母親死後,每封雷鳴,茂質就用大傘遮蓋母親的墳墓。

2、思源堂:思源意思是臨清老家不得回,宜城青山父母不得祭奠。故祠堂西北向。

【歷史人物】

○邰茂質:明代著名孝子,慈利人。其母怕雷,每逢雷雨,茂質便以身護母。其母去世後,每遇雷雨,便赴母墓護之,雷止才歸家,茂質聞雷護母,後為「二十四孝」之一。

○邰格之:明代制墨者。安徽休寧人,墨工出生,是休寧派的創始人,亦是成套叢墨――集錦墨的創始人。現存有「文玩」、「世寶」、「蟠螭」等款墨。


從(ㄘㄨㄥ?)。(cóng)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以國名為氏。東周平王小兒子名叫精英,被封在樅國(今安徽省桐城東南),為侯爵稱樅侯。樅侯的後代便以國名樅為姓。直到漢代以後,便省去木字旁簡改為從,才產生從姓。

2、以祖字為氏,漢代將軍從公的後代。根據《元和姓纂》記載,漢代時,有位大將軍叫從公,所以他的後代便以其名字為姓。

【郡望】

東莞郡:晉武帝大始元年(西曆265年)置東莞郡。相當於今山東省沂水、莒縣一帶。

【歷史人物】

從諗

從諗(西元778?897年),唐代高僧,生於曹州(今山東省曹縣西北)郝鄉,俗姓郝氏。大師幼年時便於曹州扈通院出家。

唐武宗會昌五年,朝廷下詔毀寺滅佛,勒令僧尼還俗,史稱「會昌法難」。從諗隱居於徂徠山(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其時棲岩汲澗,衣草食木,生活極其艱苦,而從諗心志不亂,精進勇猛,其操守氣節,不讓古德。

隔年五月,唐宣宗即位,詔告天下,復佛弘法。從諗遂出山雲遊行化天下。

從諗八十歲,行腳至江西雲居山,遇洞山良價弟子道膺禪師。道膺說:『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從諗離雲居山北上,至鄂州(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茱萸山見茱萸禪師。茱萸說:『老老大大,住處也不知!』從諗答:『三十年弄馬騎,今日卻被驢撲。』從諗自以為五十開始行腳,而非七十。是年,從諗駐錫趙州觀音院, 結束了長期的行腳生涯。觀音院創於漢獻帝建安年間(公元一九六至二二○年),亦稱東院,即今之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

唐昭宗乾寧二年,從諗應成德軍節度使、趙王王熔之請,至鎮州。王熔欲營建寺院供養,從諗止之曰:『動一莖草,老僧即歸趙州。』王熔懼而遂止。其時,有行軍竇氏舍果園一所養,俗呼「竇家園」,從諗遂寓居於此,此地後號為「真際禪院」。

次年,趙王王熔將從諗的嘉德懿行表奏朝廷。朝廷以「真際大師」之號詔加和尚,並賜紫色袈裟一襲,眾情莫不歡悅,但從諗頗不為意。

唐昭宗乾寧四年冬,從諗自知將謝世,對身邊弟子說:『我去世之後,焚燒了,不用淨淘舍利。宗師弟子,不同浮俗;且身是幻,舍利何生,斯不可也。』又令弟子送拂子一枝與趙王,傳語云:『此是老僧一生用不盡的。』十一月十日,趙州從諗端坐而寂,其壽高達一百二十歲。其時,竇家園外車馬俗人多達萬餘,哀聲振動原野。


鄂(ㄜ?)。(è)

【歷史來源】

1、出自於S?眨?怨???鍘;頻鄣撓?兆鈾鋟庠詼豕??窈幽鮮∧涎羰斜保??納淌蔽?詈罟?I棠??鹺鈐誄?形?蟪跡?胛韃?Р?⒕藕畈⒘形???。商紂看中了九侯的女兒,娶為妃子。但九侯的女兒性情端莊,不願陪伴紂王作那些荒淫無恥的勾當,紂王一怒之下,殺死了九侯父女,還把九侯做成肉醬。鄂侯見九侯死得冤枉,便同紂王拒理力爭,結果也被殺死。後來鄂侯的子孫後代以國名為姓,稱為鄂姓。

2、出自於姬姓,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期,晉袁侯光曾封於鄂邑(今山西省鄉寧縣),所以他的子孫有的便以邑名為姓。

3、也出自於姬姓,以地名為氏。根據《名賢姓氏言行類稿》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頃父之子嘉父背叛晉,投奔到鄂,稱鄂侯。於是他的後代子孫便以鄂為姓。

4、出自於羋姓,以國名為氏。根據《史記・楚世家》資料記載,周夷王時,楚君熊渠自稱楚王,並封三個兒子為王,其中二兒子熊摯紅被封於鄂國(今湖北省鄂城),稱鄂王。所以他的後代子孫便以鄂為姓。

5、出自於岳姓所改,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後代。岳飛,被封為岳鄂王,他遇害以後,其四子岳震、五子岳霆避難逃亡江南,不敢以岳為姓。之後子孫散居各地,在黃梅縣住(湖北省)的一支便以岳飛的封號鄂為姓。

6、巴郡蠻族七姓中有鄂氏。

【郡望】

武昌郡:西曆221年三國吳孫權分江夏、豫章、廬陵三郡之地,設置武昌郡。不久改名江夏郡。兩晉太康初年又改為武昌郡。相當今湖北省武漢至江西省九江一帶地區。
  
【堂號】

1、安平堂:漢代時沛人鄂千秋,從漢高祖定諸侯有功。在漢高祖大封功臣的時候,一時位次不好決定。鄂千秋說: 蕭何是萬世功,應居第一。 這意見很稱劉邦心意,因此封鄂千秋為安平侯。

2、鄂姓的主要堂號有進賢堂。

【歷史人物】

鄂千秋

鄂千秋,(公元?~前190年待考),沛人(今江蘇沛縣)。漢初開國功臣。

劉邦立國後嘉獎功臣,鄂千秋不思高官厚祿,首舉蕭何有萬世之功,當封第一。劉邦聽其言後很高興,說道:「進賢受上賞,何功雖高,得鄂益明。」於是封鄂千秋為安平侯。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