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蘇軾與民奮戰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11月04日】

【原文】

徙(1)知徐州(2)。河決曹村,泛於梁山泊(3),溢(4)於南清河,匯於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5),富民爭出避水。軾(6)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7)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塗潦(8),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9)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台,尾屬於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10)。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出自《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傳第七十一》)

【注釋】

(1)徙(音喜):遷移。
(2)徐州:今江蘇徐州。
(3)梁山泊:今山東梁山。
(4)溢:水超過一定容量而滿出來。
(5)敗:毀壞。
(6)軾:蘇軾(1036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書畫家。生十年,父洵遊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
(7)詣(音譯):到。
(8)塗潦(音老):路上積水。塗,路。潦,雨後路上積水。
(9)畚鍤(音本查):畚箕和鐵鍬。畚,用木、竹、鐵片做成的收垃圾、糧食等的器具。鍤,鐵鍬,掘土的工具。
(10)三版:古代築牆用的夾板,每塊兩尺高,三板六尺高。

【語譯參考】

蘇軾遷官徐州作知州。不久黃河從曹村決堤,泛濫於梁山泊,水滿流入南清河,匯集於城下,水大漲來不及排泄,城將被毀壞,有錢的財主爭相出城避水患。蘇軾說:「財主出去避災,民心都動搖了,我與誰守城?有我在這裡,決不讓大水淹城。」使他們重新回到城裡。

蘇軾到武衛營,招呼卒長說:「河水將要淹沒全城,事態緊急,你們雖是禁軍,暫且為我出一把力吧。」卒長說:「太守尚且不顧道路上積水,我輩小人,應當聽命效力。」於是率領眾人拿著畚箕、鐵鍬出發,修築東南長堤,從戲馬台築起,一直到城為止。

大雨日夜下個不停,河水上漲離城只有三板。蘇軾日夜在城牆上巡守,經過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別守城,終於保全了徐州城。

【研析】

從災難與重大變故中,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應變能力與操守。當蘇軾在徐州為官時,正好碰到黃河決堤,泛濫成災,有錢人較貪生怕死,想要出城避水患,若如此一來,想必人心惶惶,無人守城將加速災害蔓延。此時蘇軾當機立斷,信心喊話,要求大家回到城裡,共守家園,同時請求軍隊協助,修築長堤。而自己更是日夜巡守,隨時了解狀況,不敢疏忽,終於保住了徐州城。

每一次的災難呈現的狀態都不同,救助的方式也因事件而異,但領導者的作為是決定災難損失多寡的另一關鍵因素。單從此一事件就可看出蘇軾此一北宋名人,是個有為有守、負責、以民為主的父母官。

【延伸思考】

1.身為一個領導者,應具備哪些特質,才能得到人民的認同?請簡述之。
2.為甚麼富民願意聽蘇軾的話,回到城裡,共同守城?
3.當世界變成一個生命共同體時,就凸顯出敦親睦鄰的重要,故平時應如何與別人保持良好關係?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