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孝宗論理財與恢復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03月19日】

【原文】

一日奏事,上曰:“今夏蠶麥甚熟、絲米價平可喜。”雄(1)奏:“孟子論王道始於不飢不寒。”上曰:“近世士大夫好高論,恥言農事,微有西晉風。豈知《周禮》與《易》言理財,周公、孔子曷嘗不以理財為務?且不獨此,士夫諱(2)言恢復,不知其家有田百畝,內五十畝為人所據,亦投牒(3)理索否?”
(出自《宋史 卷三百九十六.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注釋】

(1)雄:趙雄,字溫叔,資州人。為隆興元年類省試第一。虞允文宣撫四蜀,辟幹辦公事,入相,薦於朝。幹道五年,召見便殿,孝宗大奇之,即日手詔除正字。
(2)諱(音會):避忌,有顧忌不敢說或不願說。
(3)投牒(音跌):告狀。牒,文書,證件。

【語譯參考】

一天趙雄向皇帝奏事,孝宗說:“今年夏天蠶絲收成很好、絲米價格平穩是可喜現象。”趙雄奏到:“孟子論統治天下的道理從不飢不寒開始。”孝宗說:“近代士大夫喜好高談闊論,以談農事為恥,稍有西晉時的風氣。他們豈知《周禮》與《易》也談理財,周公、孔子何嘗不是以理財為時務?並且不只這些,士大夫忌諱談恢復中原,不知道他們家有田百畝,其中五十畝被人占據,是否也向官府告狀來索回失地呢?”

【研析】

自古以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士農工商”,士排首位,士大夫觀念一直牢固於人們心中,而以談農事為恥,殊不知“民以食為天”,基本的生活需求,若無法滿足,其他事焉能進行。趙雄特舉孟子治國之道,呼應孝宗重視農桑乃可喜現象,於是孝宗更進一步引用古書《周禮》與《易》、古人周公、孔子並不恥談理財之事,來論證自己的看法是與古代聖賢不謀而合的。話鋒一轉,又論及士大夫避談恢復中原之言,而以田畝若被侵占一半,將如何應對之語影射那些主張議和的士大夫。若是屬於自己私有的,一定會想法子索回,而國土失去了,卻只求苟安,可見多數人為公著想的少,為自己謀利的多。同時也道出孝宗他想有所作為及恢復中原的決心,可惜天不從人願,那些主張收復失土的好官紛紛凋零之後,企圖心亦隨之被埋葬了,最終無法實現願望,註定了宋朝國勢衰弱的命運。

【延伸思考】

1.財富是國家富強的根本,歷代以來,執政者是如何建立財富?請舉例說明之。
2.時下流行理財規劃,你自己如何理財呢?
3.宋朝對金的政策,一直處於主戰與議和之爭,請你就兩種思維,分析其利弊。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話續資治通鑑》(第八冊)沈志華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