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周濟貧困 關注學生(外四篇)

大法徒


【正見網2010年06月25日】

一、為人師表

浙江有一個指揮使(管理一個省的軍事長官),為他的兒子請了一位家庭教師。有一天,這個老師病了,渾身發冷,他讓學生去抱被子來。指揮使的妻子,連忙從臥室裡,取出一條被子,不巧誤將一隻鞋,卷進到被子裡面。

後來老師的病好了,把被子還給了東家。但是,那隻鞋卻掉到床下。師徒二人,都沒有發現。

後來,指揮使來看望老師,忽然看見自己妻子的鞋,在床下,便懷疑妻子與老師通姦。便命女婢夜裡去敲老師的門,假裝說是自己的妻子邀請,而他(指揮使本人)卻手握尖刀,站在門後。

老師聽到敲門聲,便問:“什麼事敲門?”女婢說:“女主人想讓你過去。”老師怒不可遏的說:“這是什麼話?告訴你家主人,有事明天再說。”

指揮使又逼自己的妻子去敲門,老師斷然拒絕,說:“我是你們請來的老師,自當為人師表,怎能與你夜裡往來呢?”一直拒絕開門。指揮使怒火稍減,但仍疑雲未消。

第二天,老師去向指揮使辭職,指揮使殷勤勸留,老師堅決不願再留下來。指揮使這才發覺:是自己誤解了老師,連忙賠禮道歉,誠懇的作出檢討,承認了自己的誤會,請求原諒。老師才答應繼續留下。

指揮使感嘆的說:“先生真是正人君子啊!”

這位老師,後來中了進士。

二、厚待竊賊

曹州的於令儀,是個普通的市民,待人忠厚,家境比較富裕。

一天晚上,有個小偷來他家行竊,被抓住了。於令儀一看,是鄰居的兒子。令儀便問他:“你平時看著挺好的,幹嘛要偷東西?”並詢問他的情況,當即送他十千錢,供他衣食之用。又擔心叫他半夜回家去,會被巡捕抓住,便留他住到天亮,才送他走。

這個小偷羞愧難言,從此改邪歸正,成為良正之人。

三、周濟貧困,關注學生

吳全琮的父親吳柔,是桂陽的太守,吳柔讓吳全琮押送數千斛米到吳地市場上賣。吳全琮則把米都無償賑濟給了那裡的貧窮的讀書人,空手而返。

父親吳柔剛聽了,非常生氣,而吳全琮則對父親說:“去市場賣米並非急事,而那些學生卻正困苦不堪,所以我才救人所急,賑濟給他們。因為時間倉促,來不及稟告你。”

父親弄清了原因,非常高興,對兒子的這種義舉,驚讚不已。

四、 恤死扶生留美名

李昆,是明代高密(今山東高密)人。官至兵部左侍郎。

李昆在甘肅當巡撫時,一天偶爾見都司監獄拐角處,堆滿了人骨,便問何故,部下回答說:“這些都是被判死刑者的遺骨。”

李昆聽後,不由皺起眉頭,說:“這些罪犯被處死,已經受到懲罰了。他們的遺骨,怎能隨便亂扔在這裡?”立即令人在城外挖了公墳,將白骨妥善埋葬。

甘肅是邊遠偏僻之地,當地風俗,結婚需要許多彩禮,因此有許多士兵,拿不出彩禮,結不起婚。

李昆查明未婚者達千餘人,便分給他們錢、布,幫助他們許多人結了婚。

後來李昆離任時,不少人帶著妻、兒,跪在路邊,哭著為他送行。他們都是被李昆所救濟、並為之婚配者。

五、嚴以律己 寬以待人

張悅,明代松江(今上海松江)人。官至兵部尚書。

張悅雖為尚書,但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保持清操。他曾對四川的監司官員說:“去四川做官,行程非常難險,這些州縣小官,都是帶著妻子兒女前去上任的,確實是用一家性命,來換取微薄的俸祿。萬一出事,則全家都要葬身魚腹。你們作監司的,一定要體察下情,謹慎用刑,切不可輕意毀掉他們的前程。”

周圍的人聽到後,都為之感動。

(以上均據鄭瑄《昨非庵日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