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3月23日】
【原文】
chóng ěr bà jìn ,xiǎo bái xīng qí 。
重耳霸晉,小白興齊。
ㄔㄨㄥˊㄦˇㄅㄚˋㄐㄧㄣˋ,ㄒㄧㄠˇㄅㄞˊㄒㄧㄥ ㄑㄧˊ。
重耳霸晉,小白興齊。
【注釋】
(1)重耳:春秋時代晉文公,姓姬,名重耳,晉獻公之子。在外流亡十九年,後為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之一。
(2)小白:春秋時代齊桓公,姓姜,名小白,齊襄公之弟。曾出奔莒,襄公被殺後返國即位,以管仲為相,首倡“尊王攘夷”,為春秋五霸之首。
【語譯】
晉文公重耳使晉國稱霸諸侯,齊桓公小白使齊國大為興盛。
【人物故事】
據《史記‧晉世家第九》,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兒子奚齊立為太子,設計讓太子申生送祭肉給獻公,再派人在肉中下毒陷害申生,獻公聽信驪姬讒言而大怒,太子申生自殺。公子重耳也被驪姬誣陷而奔逃狄國,有賢士五人(趙衰、狐偃咎犯、賈佗、先軫、魏武子)隨行,此時重耳已四十三歲。
五年後晉獻公去世,裡克殺了奚齊、奚齊的弟弟悼子,派人迎立重耳,重耳怕被殺而推辭,改立逃至梁國的弟弟夷吾。夷吾怕有危險,請秦國護送,約定將給秦國晉河以西之地,於是秦繆公發兵送夷吾返回晉國。夷吾即位為晉惠公後,卻違反約定,不給秦國土地,又賜死裡克。晉惠公改葬太子申生之後,狐突遇見申生,申生搭載他並告訴他說:“夷吾無禮,我將請求天帝把晉國送給秦國,秦國將祭祀我了。”狐突回答說:“我聽說神不吃不是自己宗族祭祀的祭品,您的祭祀不就斷絕了嗎?您再考慮一下。”申生說:“好,我將再請求天帝,十天後,新城西邊將有神巫顯現出我。”狐突答應了,申生就不見了。狐突如期前往,又見到申生,申生告訴他說:“天帝答應懲罰有罪之人了,他將敗在韓原。”後來秦繆公、晉惠公交戰在韓原,晉軍大敗,秦軍捉住了晉惠公並帶回秦國。
當初晉惠公因為害怕重耳,就派人殺他。重耳和趙衰等人商量,齊桓公喜好做善事,何不前往齊國?於是重耳離開住了十二年的狄國。到了齊國,齊桓公施以厚禮,並以同宗之女嫁給他。重耳留在齊國五年,喜愛在齊國娶的妻子,不願離去。妻子說:“你是一國公子,窮途潦倒來到此地,多位賢士把你當成自己的命。你不趕快回國,報答這些勞苦的臣子,卻貪愛女色,我真為你感到羞恥。況且你不去努力,何時才能成功呢?”妻子就和趙衰等人把重耳灌醉,載他出行。
到了秦國,晉惠公去世,其子晉懷公即位。秦繆公派兵送重耳回晉國,重耳逃亡在外十九年才得以返國,當時已六十二歲了,晉國人民多歸附他。之後即位為晉國君主,就是晉文公,晉懷公逃至高梁被殺。晉文公整治國政,對百姓廣施德惠,賞賜功臣和跟隨他流亡的人。並且尊周王、敗楚軍,周天子派王子虎命為諸侯首領,於是晉文公稱霸,為霸主。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齊襄公濫殺無辜,荒淫貪色,他的弟弟們恐怕災禍牽連,公子糾奔往魯國,管仲輔佐他,公子小白奔往莒國,鮑叔輔佐他。齊襄公被國人所殺,之後魯國發兵送公子糾回齊國,派管仲帶兵遮擋莒國通道,射中公子小白衣服的帶鉤。小白假裝已死,管仲派人快馬回報魯國,魯軍護送公子糾的速度減緩,到齊國時小白已先進入,高傒立小白為國君,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派兵攻打魯國,要求魯國殺死公子糾,交出管仲。齊桓公本來要殺管仲,鮑叔牙說:“您的尊貴,我已無法再幫您增添什麼。您要治理齊國,高傒和我就足夠了。您若想成為霸主,非要管仲不可。管仲所居之國必強盛,不可錯失啊!”於是齊桓公聽從他的建議,以厚禮請管仲為大夫。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共同治理齊國政事,開展漁鹽事業,救濟貧窮,獎勵賢能,齊國人都很高興。
桓公五年,齊國討伐魯國,魯國戰敗,魯莊公請求獻地講和,齊桓公和魯國會盟,就要訂定盟約時,曹沬(mèi,ㄇㄟˋ)以匕首劫持齊桓公,說:“歸還所侵占的魯國土地!”桓公答應了。之後齊桓公後悔,想不還魯國之地且殺了曹沬。管仲說:“如果違背信約殺害曹沬,只是滿足一時之快,卻對諸侯丟棄了信義,失去天下人的支持,千萬不可。”於是齊國把曹沬戰敗三次所失之地還給魯國。諸侯聽聞,都信任齊國而想要歸附。桓公七年,諸侯與桓公會盟,齊桓公開始稱霸諸侯。
【說明】
起初,晉獻公將討伐驪戎時,占卜說“齒牙(讒言)為禍”,攻破驪戎後擄獲驪姬,獻公對其非常寵愛,竟因此禍亂了晉國。獻公聽信驪姬讒言,要殺害太子申生,有人勸申生說出實情,但申生考慮父親年老,沒有驪姬將寢食難安,說出來會讓父親為驪姬發怒。有人勸他逃往其它國家,但他想到自己背負的殺父惡名,有誰肯接納他呢?於是在新城自殺身亡。
終究是人算不如天算,驪姬之子奚齊雖然被立為太子,卻在獻公還沒安葬時就被殺了。晉惠公夷吾無禮,不講信義,被申生上訴天帝而遭天譴,戰敗被俘,繼而病死。始終不願捲入君位之爭的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遍及狄、衛、齊、曹、宋、鄭、楚、秦等國,最後卻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的諸侯霸主晉文公。人都想自己說了算,但是天意自有安排,神將懲罰無德之人,枉費人機關算盡又能如何?
管仲輔佐齊桓公,以誠信立足,糾合諸侯,一匡天下。不過桓公雖然貴為春秋五霸之首,最終卻落得死後淒涼,只因不聽管仲之言,重用三名佞臣(易牙、開方、豎刀)。桓公病重時,五位公子就已爭立太子,桓公死後,易牙、豎刀進宮殺害眾臣,立公子無詭為齊國君王,太子昭奔逃至宋國。互相攻戰之下,以致宮中空乏,不敢將桓公裝棺入殮。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爬出了屋外。桓公的悲哀在於識人不清,討好自己的人固然令人高興,但以史為鑑,偉大的功業經常就是敗在這種佞臣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