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7月23日】
【原文】
míng gāo lín gé ,gōng xiǎn yún tái 。
名高麟閣,功顯雲台。
ㄇㄧㄥˊㄍㄠ ㄌㄧㄣˊㄍㄜˊ,ㄍㄨㄥ ㄒㄧㄢˇㄩㄣˊㄊㄞˊ。
名高麟閣,功顯雲台。
【注釋】
(1)麟閣:即西漢未央宮中的“麒麟閣”,一說漢初蕭何所造,一說漢武帝獲麒麟時所建。漢宣帝命人畫霍光、蘇武等十一位宮臣圖像於閣上,以表彰其功績,後指繪有功臣形像的樓閣。
(2)雲台:東漢明帝命人在南宮雲台畫了鄧禹等二十八將,追念漢光武帝時建立東漢最具戰功的將領,後指紀念功臣名將之處,史稱雲台二十八將,常和麒麟閣十一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唐太宗時所繪)並稱。
【語譯】
西漢宣帝時,畫十一位功臣於麒麟閣,以彰顯其名;東漢明帝時,畫二十八位名將於雲台,以顯耀其功。
【人物故事】
據《漢書•李廣蘇建傳》,甘露三年,匈奴歸降,單于才入朝進見漢朝天子。漢宣帝念及往日功臣輔佐之功,就圖畫這些功臣於麒麟閣,描繪他們的樣貌,並記下官爵和姓名。唯獨霍光不記其名(為表尊重),稱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其次是張安世、韓增、趙充國、魏相、丙吉、杜延年、劉德、梁丘賀、蕭望之、蘇武,共十一人,都有功德,聞名當時,所以表彰而宣揚其功德,彰顯其中興漢室輔佐有功,與輔佐周宣王的方叔、召虎、仲山甫都是名列中興王室的功臣。丞相黃霸、廷尉於定國……,都是漢宣帝時著名的大臣,但不能並列於名臣圖中,就是這個原因。
據《後漢書•列傳》,評論曰:中興漢朝的二十八將,當時被認為是對應天上二十八星宿的下凡轉世。有些人反對漢光武帝沒有繼續以功臣任職,但光武帝為矯正歷代的缺失,知道選用賢德之人不必功高,舉用有功之人未必賢能,所以給功臣優厚的封賞,但嚴密深細的法令則是官吏的職責。永平年間,漢明帝追念前朝功臣,就圖畫二十八位大將在南宮的雲台,此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共三十二人。
【說明】
麒麟閣功臣之首霍光,是名將霍去病之弟,三朝(漢武帝、昭帝、宣帝)重臣。因為昭帝的信任,霍光得以採用休養生息的政治措施,發展農業,減輕賦稅,並與匈奴恢復和親政策。漢武帝的窮兵黷武已使國力耗空,昭帝、宣帝在霍光輔佐下又恢復了漢朝國力,史稱昭宣中興。西漢王莽廢立君主,最終篡漢,而霍光廢棄荒唐的昌邑王,改立漢宣帝,安邦定國,忠於漢室,確實有其不可抹滅的功勞。
漢宣帝表彰十一位功臣中的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壯年出使,回來鬚髮都白了。寧可捨生取義的蘇武,不願歸降匈奴,曾自殺又被救回,單于也欽佩其節操。後來被放逐到北海牧羊,沒有糧食,只能挖掘野鼠藏的果實來吃,仍每天拿著漢朝符節去牧羊。投降匈奴的李陵,勸降蘇武不成,漢昭帝與匈奴和親時,蘇武得以回歸漢朝,李陵與蘇武訣別時,賀喜蘇武說:“如今您歸漢還鄉,將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蘇武名高麟閣,有其特殊的意義,並非名臣就能選入。《漢書》評論:孔子稱揚“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 “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蘇武就有這樣的節操啊!
東漢明帝追念開國功臣,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可能與前朝光武帝的作風也有關係。漢光武帝禮遇功臣,知人善任,有政治才能的功臣如鄧禹,仍使其參議國事,但大部分有戰功但難以治國,就給予豐厚的封賞,安享天年。有人反對光武帝賞賜功臣封地過多,功臣坐大有造反的危險,但光武帝說:“古之亡國,都因為君王無道,未曾聽說功臣地多而滅亡的。”同為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驕慢侮人,大殺功臣,韓信死前感慨的說:“果然如人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當然要被烹殺了。”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功臣,卻被劉邦如此忘恩負義的對待,難怪世人常說漢高祖不如光武帝。光武帝以仁德待人,大封功臣,自己則力行簡約,是個勤政愛民的皇帝。有父如此,漢明帝感念功臣之恩,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