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3年12月13日】
【原文】
liú chén cǎi yào ,zhōu yí guān lián 。
劉晨採藥,周頤觀蓮。
ㄌㄧㄡˊㄔㄣˊㄘㄞˇㄧㄠˋ ,ㄓㄡ ㄧˊㄍㄨㄢ ㄌㄧㄢˊ。
劉晨採藥,周頤觀蓮。
【注釋】
(1)劉晨:傳說中人物,相傳為東漢永平年間浙江剡縣人。
(2)採藥:採集可做為治病的藥材。
(3)周頤:北宋哲學家周敦頤,字茂叔,別號濂溪,宋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原名敦實,為了避開宋英宗趙宗實的名諱改為敦頤。生於宋真宗天禧元年(一零一七), 宋神宗熙寧六年(一零七三)因病去世,得年五十七歲。宋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零),賜諡元,稱元公。宋理宗淳佑元年(一二四一),封汝南伯,從祀孔子廟庭。周敦頤從政三十餘年,雖然始終是地方官吏,但卻是一位正直、清高、愛民、勤政的好官。周敦頤博學行力, 一面做官,一面潛心於儒家學說的研究和傳授,所以也是一位出色的儒學大師。主要的著作有《太極圖》及《通書》(又稱《易通》),兩書都是解《易》之作,但重點不同。他是宋代理學的鼻祖,他的兩大弟子程顥、程頤更是開拓宋代理學的大師。周敦頤生平最愛蓮花,他的行為也正如蓮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
(4)觀蓮:觀賞蓮花。
【語譯】
漢人劉晨到天台山採集藥材,宋人周敦頤喜愛觀賞蓮花。
【人物故事】
東漢永平(公曆五十八—七十五)年間浙江剡縣人劉晨與他的好友阮肇一起到天台山去採集藥材,因為迷路而不能回家。在山中經過了十三天,所帶的乾糧都用盡了,就開始尋找食物。他們發現了一棵桃子樹,吃下桃子之後,立刻不餓也不累了,於是就背起藥材往山下而來,他們在山溝中發現順流而下的新鮮菜葉和一個有芝麻屑的杯子,這個發現讓他們大喜過望,他們判斷這附近一定有人家,有人家就可以問到回家的路。
他們翻過一座山頭來到一條大溪旁,只見溪邊有倆個漂亮的女子,那女子一見到他們,便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好像見到老朋友一樣,熱情地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家中。倆女的家中,陳設典雅華麗,每人都有幾名丫環侍候,招待的飲食也很精美,飯後,忽有一群女子手中拿著桃子,向倆女笑說:“恭喜你們的丈夫到了。”隨即為他們拜堂,行夫婦之禮。
時光一晃半年,劉晨和阮肇想起了山下的家鄉,於是提出想回家的要求,倆女不忍見到他們思鄉的苦惱,就答應讓他們回去,並且告訴他們回鄉的路。回到了家鄉之後,只見家鄉已經不是原來的模樣,變得零落不堪,而且也沒有一個熟識的人,自己的家還在,可也是一個都不認識,經過一問,才知道已經傳了十代了。據說到了晉太康八年(二八七),劉晨忽然不見了,沒有人知道他的去處。
周敦頤是宋朝的理學鼻祖,十四歲的時候,隨著母親從營道到京師開封,投靠舅父龍圖閣學士鄭向,在鄭的撫育下成長。二十四歲時,被朝廷任命為洪州分寧縣主簿。該縣有一件久不能決的疑案,周敦頤到任後,一訊立辨。縣裡的人都驚嘆地說:“老吏不如也。”初次顯示了他的才能。不久之後,他被推薦為南安軍司理參軍。當時有一個囚犯,法不當死,但是嚴酷強悍的轉運使王逵卻要從重治罪,大家都不敢跟他建議,只有敦頤與王逵激辯,王逵不聽,敦頤就打算棄官而去,他說:“這樣還能當官嗎!以殺人來討好上級,我是不會做的。”這時王逵也悟到自己的不是,便放棄原來的堅持,那個囚犯因此得免一死。
二十九歲的時候,他調任郴(chēn、ㄔㄣ)州郴縣(今湖南郴縣)縣令,三十三歲改任桂州桂陽(今湖南桂陽)縣令,都有很好的治績。郡守李初平非常器重他,跟他說:“我想讀書,你看何如?”敦頤說:“你年紀太大了,現在要學來不及了,讓我來替你謀劃吧。”二年下來果然卓有成效。當他三十七歲調到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時,南昌人都高興地說:“他就是當年那位能判定分寧縣懸案的主簿,我們不再擔心有冤無處申了。”
五十一歲,周敦頤被拔擢擔任廣南西路刑獄,到任後以洗去沉冤,澤化萬物為己任。他到處巡察,不憚勞苦,雖然遍地瘴癘,路途險遠,他還是一件一件的查看案卷內容,再三斟酌量刑輕重,務求公正、公平,不枉、不縱。次年因積勞成疾請求調任南康軍。
南康軍屬江南東道,轄有星子、都昌、建昌三縣,周敦頤到任後,就住在廬山腳下的星子縣(在此之前的北宋嘉佑年間,周敦頤曾在廬山蓮花峰下居住),廬山自古以來盛產蓮花,尤其是白蓮最出名。生性喜愛蓮花的他就在城東辟池種蓮,每當盛開時就會前去觀賞,並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如附註)。
宋朝著名的文學家黃庭堅稱讚他“人品甚高,心地光明潔白,就像廣大的和風,明朗的皓月一樣。少於追求名位而勇於立定遠大的志向,不追求自己的福祉而以造福民眾來贏得民心,奉養自己非常微薄而照顧孤寡之人卻毫不吝嗇,不肯阿附醜陋的世俗而寧可與千古聖賢為友。”是很中肯的寫照。
【附註】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ㄓㄨㄛˊ)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xiè wàn、ㄒㄧㄝˋㄨㄢˋ)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之後鮮(xiǎn、ㄒㄧㄢˇ)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