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4年07月30日】
一、王充辭官,回家教書
王充在太學裡學了幾年以後,回到了家鄉。地方官知道王充有學問,就請他出來做官。王充年紀輕,正想有一番作為,就到會稽郡(在浙江省)作了太守的助手。
有一年趕上天氣大旱,糧食嚴重減產,奸商乘機抬高物價,逼得農民離鄉背井,到外地去逃荒。可那些人有錢的富人,不但不幫助窮人,還照常大吃大喝。官府還拿出大批糧食造酒,供給富人們享用。
王充看到這些情形,就向太守建議說:“今年遭災,糧食減產。您應該下令,禁止造酒,省下糧食來,以應付饑荒。再說,對那些富豪之家,也應該讓他們節制一下,讓他們拿出些錢糧,周濟窮人。這樣才好啊!”
太守看了王充一眼,搖了搖頭,什麼也沒說,轉身就走了。
有些人聽說王充碰了一鼻子灰,就幸災樂禍地在背後議論說:“王充可真沒眼力,現在誰不想吃好的呢?他偏偏要幹這些不合時宜的事。他的建議,好比是夏送火爐、冬送扇:最討人厭!有他倒霉的一天!”
後來,又有幾次,他和上司意見不一致。他才知道,自己和這些人合不來。他想:與其在這裡混飯吃,還不如回家一邊作學問,一邊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於是,他就辭了官職,回家教書去了。
二、身後粗米二十石
任昉在擔任新安太守時,在府衙穿戴不太講究,出門也是隨心所欲的拖拉著拐杖,步行在城鎮、鄉間。有人向他告狀,他在路上就給予決斷。他處理政事,清廉簡便,官員和百姓都感到合情合理,心情舒暢。
後來,任昉死在新安太守的任上,當時他的全部遺產,只有粗米二十石,根本不夠安葬的費用。他臨終時留下話說:不准帶新安的任何東西回老家,只用雜木做棺材,用舊衣服做葬衣。
整個新安境內的人,都為任昉去世而痛惜,人們自覺聯合起來,在新安城南,為任昉立了一個祠堂,年年祭祀。
梁武帝聽到任昉去世的消息時,正在西苑吃西瓜,便把西瓜放進盤裡;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而放聲痛哭起來。
【附錄:小辭典】
任昉(460—508年)南朝梁臣、學者,字彥升,樂安博昌(山東壽光)人。先仕宋、齊。入梁後,官至御史中丞、秘書籃:梁代齊,禪讓文誥,多出其手。為蕭子良西邸舊友。善屬文。他與沈約詩,並稱為“任筆沈詩”。嗜藏書。明人輯有《任彥升集》。《南史•任昉傳》稱其節操高尚,為政清省,樂人之樂,憂人之憂,……行可以厲風俗,義可以厚人倫。”
三、何旱之有
唐懿宗咸通十年,陝西觀察使崔蕘,沉溺於玩物歌酒,不理政事。老百姓到府衙訴說旱情,崔蕘指著院子裡的樹,不以為然地說:“此樹尚且有葉,旱情從哪裡來?”還把百姓們痛打了一頓。
這一下激怒了當地的老百姓,他們聯合起來把崔蕘趕跑了。崔蕘飢餓難忍,來到老百姓家討水,老百姓便把尿給他喝。
四、李贄的一次講課實錄
李贄辭去姚安知府以後,便回到湖北麻城縣龍湖的寺廟芝佛院裡,跟和尚住在一起。他一面招收學生講學,一面讀書寫作。李贄講學,生動有趣,吸引了很多人,甚至有的婦女,也從遠地來寺院聽講。
當有人問:“現在做官的人,怎麼樣呢?”
李贄一下子火冒三丈,他脫掉一件上衣,怒氣沖沖地說:“雖然不能說所有的官都是壞蛋,但是,絕大部分的官,都比吃人的老虎還厲害。傳說有一個叫封邵的官兒,後來變成老虎經常吃人。我覺得現在的不少官,比他還厲害。因為封邵變成老虎才吃人,現在的官不變老虎就吃人啊!對這個故事,唐朝有人寫了一首詩,題目叫《封使君》,現在,我讀給你們聽聽:
昔日封使君,
化虎方食民,
今日使君者,
冠裳而吃人。
昔日虎使君,
呼之即慚止;
今日虎使君,
呼之動牙齒。
昔日虎伏草,
今日虎坐衙;
大則吞人畜,
小則遣魚蝦。”
五、疏廣論財
疏廣和疏受二人,辭去太傅、少傅的職位,回家養老,每天都要家裡人,把皇帝太子賞賜的金子,拿出一些,去賣了,來置辦酒席,請本族人、故友、賓客一起娛樂。
有人勸疏廣:用這些金子,為子孫購置一些產業。
疏廣說:“我還沒有年老糊塗到不念子孫的程度。我想我家原有的土地房產,已有一些。如果子孫們能夠辛勤經營,完全可以保證溫飽,和普通百姓一樣。現在要是再增加一些產業,使他們有些寬餘,就只能引導他們走向懶惰了。他們要是有才有德,錢多了會腐蝕他們的志氣;他們要是無德無才,錢多了會幫助他們犯更大的罪過。再說,錢多了,會引起大家的怨恨。我既沒有辦法教育子孫都有德有才,也不想增加他們的罪過而成為眾矢之的。還有,這些金子,是皇上給我養老的,所以我樂意和鄉親家族,共同享受這種恩賜,以此安渡晚年,這不也是挺好嗎?”疏廣的這番話,把族人們說得心悅誠服。
六、裴矩據實直言,固守本性不移
在隋朝時,裴矩一生都在朝中供職,無論是居廟堂之高,亦或處江湖之遠,他都始終兢兢業業,勤於職守,表現出一種忠貞不渝、直言不諱的為官品質。
大業十二年,裴矩護駕隋煬帝,第三次南遊江都。當時,隋朝已岌岌可危,到處都燃起了農民起義的烽火。
隋煬帝荒淫無度,驕橫妄為,並且頑固地以“殺”拒諫。他說:“我生性不喜歡人諫,如果已是達官,還想進諫,那一定貪圖名利,我定不能饒他。如果是卑賤之人,我還可以饒他,但不能讓他有出頭之日。”
裴矩跟隨皇帝身邊,當然知道他的脾氣,但他不怕殺頭,據實直言天下大勢。後果如他所料,隋煬帝一氣之下,傳旨將他解職。
裴矩的事跡,史書有專門的記載,得以名垂千古。這是因為他不說阿諛奉承的話,據實直言,固守本性不移。是個真君子呀!
七、上書不是為了做官
紀元1178年,陳亮給皇帝宋孝宗上書,提出了打敗金兵、收復失地的戰略和戰策。宋孝宗看過以後,高興得一拍書案,大聲說:“這樣的人才,為甚麼朝廷就不能重用呢?”
有個叫曾覿的壞官,他想搶先告訴陳亮,假說皇帝打算重用他,是自己極力推薦的結果。這樣,陳亮一定會對他感激不盡,自己在朝中也就多了一個幫手。
陳亮早就知道曾覿的壞名聲。心想,“我寧願不做官,也決不把自己和這樣的奸臣聯在一起!”於是,他假裝進廁,翻過後院牆走了。曾覿等了好久,不見陳亮回來,才知道自己被陳亮耍了,氣得咬牙切齒。
曾覿出了行館,連夜到一些大臣那裡活動,講了陳亮許多壞話。
第二天,這些人紛紛去見宋孝宗,一齊勸皇帝不要親自召見陳亮,先由尚書省的官員對陳亮進行一番考察,然後再決定任命他做什麼官。孝宗皇帝覺得這樣做也在理,就答應了。
過了幾天,陳亮被召到尚書省的總辦公處,大廳裡坐滿了官員。他們這個一言,那個一語,問陳亮一些當時最敏感的政治問題,故意和陳亮為難。陳亮激昂慷慨地講了自己的看法,那伙人聽他說話一點不講情面,更怕他和皇上見面了。考察以後,他們一起向皇上進言,說陳亮這個人,沒什麼大本事,皇帝沒有親自召見的必要,也不一定要給他官做。宋孝宗想表明自己重視人才,堅持必須給陳亮一個官職,這夥人沒有辦法,就商量給他個知縣這樣的小官。
陳亮聽說皇上不再召見他了,便哈哈大笑,義正詞嚴地說:“我給皇上上書,是為了大宋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不是為了換這麼個小小的官做。”
八、 以巧喪身
吳王一行人,乘船沿江而行,來到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見了,驚慌地躲進荊棘中。有一隻猴子,卻洋洋自得地跳來跳去。故意在吳王面前賣弄靈巧。吳王拾箭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飛箭接住了。吳王命令左右一齊上前追射,那猴子終於被亂箭射死了。
吳王扭頭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猴子,誇耀自己的靈巧,依仗自己的敏捷,向我表現它如何了不起,才招來這樣的殺身之禍。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千萬不要神氣十足地向別人耍驕傲!”
顏不疑回到家,就拜董悟為師,學習從神態上去掉喜形於色和愛好表現的壞習慣。
三年以後,全國都稱讚顏不疑是一位賢人。
九、孔子的學問從何而來?
孔子幼年就跟著母親顏氏,過著貧窮的生活。顏氏對兒子要求非常嚴格。孔子才六、七歲,母親就教他學習禮節,教他懂禮貌。孔子做遊戲總愛把一些用泥做的鼎、杯、盤、豆這些禮器,擺放整齊,然後學著大人們的樣子,做各種禮儀練習。到了十五歲,孔子就發奮讀書,立志做一個有大學問的人。
不幸十七歲那年,母親也死了。孔子成了孤兒,生活更苦了。他沒有錢讀書,只好去給人家管菜園,看管牛羊。儘管環境艱苦,他從沒忘記學習,不但抽空就讀書,而且經常向別人請教,對什麼新鮮事都要打聽。有一次,他跟著大人們到太廟裡去,一進門他就東張西望,逢人就問:“這是什麼?”“那是怎麼回事?”
有人見他問個沒完,就嘲笑說:“孔家的兒子,真不懂禮節,總是問這問那,多討厭!”
孔子聽了笑了笑說:“遇事不懂就問,這才符合禮節呢!一個人對什麼事,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才是真正有知識。不懂裝懂,才最沒知識。”
孔子在他的一生中,都是這麼做的。三十歲以後,他還向別人學過琴,問過禮,拜過師。到了晚年,他對自己的學生子貢說:“我讀書的時候,有時候都忘了吃飯;長了點見識,連什麼是憂愁都忘了。不知不覺,就這麼已經老了。”
(均據馮夢龍《智囊》)